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实施价值分析

2024-11-19 00:00:00蒋娟梅李星
婚育与健康 2024年22期

【摘要】目的:评估肩袖损伤诊断中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实施价值。方法:2023年6月—2024年10月,选取疑似肩袖损伤患者为样本,对共计62例患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以MRI检查为诊断金标准。结果:62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中,MRI诊断阳性44例,高分辨率超声诊断阳性43例(P>0.05);高分辨率超声特异度(94.44%)、阳性预测值(97.67%)、准确度(95.16%)、灵敏度(95.45%)及阴性预测值(89.47%)均较高;各种类型的肩袖损伤诊断结果显示,MRI与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结果差异小(P>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实施价值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以有效分析各种类型的肩袖损伤情况,指导后续针对性治疗的实施。

【关键词】肩袖损伤;高分辨率超声;MRI诊断;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

Implementation value analysis of high resolution ultrasound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JIANG Juanmei, LI Xing

Tianshui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ianshui, Gansu 74102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value of high 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Methods:From June 2023 to October 2024,patients with suspected rotator cuff injury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The relevant data from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and MRI examination was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Results:Among 62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rotator cuff injury,44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positive by MRI,and 43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positive by high resolution ultrasound (P>0.05);The specificity (94.44%),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97.67%),accuracy (95.16%),sensitivity (95.45%)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89.47%) of 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were higher;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MRI and high resolution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various type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P>0.05). Conclusion:High 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has high implementation value and diagnostic efficacy,which can effectively analyze various type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and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bsequent targeted treatment.

【Key Words】Rotator cuff injury; High resolution ultrasound; MRI diagnosis; Specificity; Accuracy; Sensitivity

肩袖损伤是临床多发疾病,疾病发作后主要以肩周活动性受限、疼痛等为常见症状表现,对患者健康及生活产生消极影响[1]。临床研究结果显 示[2],肩袖损伤会降低患者肌力,随着疾病的发展及恶化,治疗难度增加,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因此,临床应对疾病治疗进行高度关注。肩袖在解剖学上是一种血液供应不足的肌腱结构,由于退变、外伤、劳损等因素,容易发生肌纤维损伤[3]。近年来,临床影像技术得到显著进步,促进肌肉骨骼和关节超声技术的发展,且应用较为广泛,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显著优势。研究显示,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实施对肌腱损伤诊断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观察肌腱的形态学变化,诊断价值高[4]。为研究该措施的诊断价值,本文以62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为例(2023年6月—2024年10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疑似肩袖损伤患者,共62例,样本选取时间范围:2023年6月—2024年10月。

62例患者一般资料数据显示,男性患者例数为32例,剩余3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大60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50.48±2.72)岁;BMI 22~30kg/m2,均值(26.12±1.51)kg/m2。

纳入标准:(1)疑似肩袖损伤,存在肩峰下压痛及肩前方疼痛等症状表现;(2)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在相关知情文书中签字;(3)病史数据完整。

排除标准:(1)既往肩关节周围手术史;(2)恶性肿瘤;(3)凝血功能异常;(4)器质性病变;(5)重症感染;(6)肩关节周围组织感染;(7)严重心脑血管疾病;(8)与本研究无关危急重症(;9)精神障碍相关疾病,无法配合研究;(10)慢性代谢性疾病;(11)妊娠期及哺乳期;(12)肩关节周围肿瘤。

1.2方法

MRI检查(SIEMENS Skyra 3.0T):检查过程中需确保肩部与中线接近,体位为仰卧位,依次进行斜冠状位、斜矢状位、轴位扫描。

高频超声检查(LOGIQ E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ML6~15MHz及PHILIPS EPIQ 5W eL18-4):选择肌骨超声检查模式对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前,告知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坐位,肩关节取中立位,医师面向患者,扫查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以及肩胛下肌腱,将肩关节内收至对侧肩位,扫描冈上肌腱。当进行肌腱扫描时,患者被告知进行主动或被动肌腱牵引以进行动态检查。在肩关节抬起后对腋窝关节囊进行扫描,在活动受限后对腋窝关节膜进行扫描(选择探头频率为3.5MHz)。当肩关节抬起时,观察到肩峰撞击征,并对所有肌腱进行纵向和横向扫描。

肩袖损伤的诊断标准为:肌腱健体存在局部缺失,肩袖肌腱纤维不连续,表面平坦,肱骨大小结节肌腱附着部位骨骼不完整。

1.3观察指标

计算不同诊断措施的阳性检出情况;诊断价值: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假阳性+真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假阴性+真阴性)×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00%;计算各类型肩袖损伤的阳性检出率:伴有三角肌下滑囊积液、冈上肌腱损伤、冈下肌腱损伤、肩胛下肌腱损伤。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阳性检出情况

62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中,高分辨率超声诊断阳性与MRI检查差异小,差异无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2.2 高分辨率超声的诊断价值分析

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价值较高,相关对比数据如表2所示。

2.3 两种诊断方法各类型肩袖损伤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MRI检查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各类型肩袖损伤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小(P>0.05),相关对比数据如表3所示。

3讨论

肩袖是稳定肩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肩袖损伤发生后主要是以肩关节功能障碍、肩部疼痛为特征。研究显示[5],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以往,临床上关于疾病的诊断措施较多,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MRI(核磁共振检查)、肩关节造影,其中肩关节造影是创伤性检查措施,对患者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患者接受程度不高[6]。

临床研究显示,MRI虽然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对疾病检出有积极意义,且应用较为广泛,但检查的费用相对较高,且不能进行实时动态检查,耗时较长,存在应用局限性。

超声诊断为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奠定了基础。超声是利用人体来观察超声反射,具有高清晰度、易于检查、高性能、多功能、重复检查、高分辨率等优点,是一种基于超声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使肌肉和内脏,包括其大小、结构和病理病变可视化[7]。超声频率的选择是基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患者进行深度的分析[8]。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应用更加广泛,且实施价值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有效确定撕裂的程度和类型、肩袖是否撕裂、观察肌腱在运动中的表现,进而更好地指导后续治疗,目前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9]。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显示MRI诊断阳性(44例)与高分辨率超声(43例)一致性较高(P>0.05);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94.44%(17/18)、95.45%(42/44)、95.16%(59/62)、89.47%(17/19)、97.67%(42/43);高分辨率超声各类型肩袖损伤的阳性检出率较高。由此分析可以看出,高分辨率超声诊断对疾病类型的检出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显著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进而更科学地指导后续治疗,改善疾病预后。其原因为: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实施作为临床常用诊断措施,是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对以往诊断措施的优化及改进,可帮助充分显现机体细微结构,进而使临床医生清晰观察病变情况。利用超声波原理进行局部检查,在肩袖损伤患者诊断中优势显著,可以有效了解局部病变情况,进而指导治疗[10]。并且,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分辨率高,且临床操作较为方便、简单,可重复进行操作,对患者肩袖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接受程度,而且可以更好地分析病情变化[11]。除此之外,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诊断价值高,有着较高的诊断效能,但仍存在部分漏诊、误诊情况,为更好地改善疾病诊断及预后情况,临床需对其进行高度重视。相关学者对出现的误诊以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与肌腱撕裂出现部分增生滑膜组织存在直接相关关系[12]。在对患者进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时,很容易将其误诊断为正常肩袖。此外,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能是由各向异性伪影引起的不规则波束散射引起的。为避免漏诊、误诊等情况,应对多个切片进行详细观察,并由几名专业超声学家共同分析检查 结果。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应用广泛,临床可加以应用,提升疾病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单洁玲,周倩,孙瑾,等.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1,37(5):337-339.

[2] 王逸乐,陈先进,钱利海.超声与磁共振在中老年部分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22, 60(11):135-139.

[3] 单洁玲,周倩,张静,等.肩袖损伤的超声诊断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0,26(6):594-598.

[4] 张杰,庄传鹏.高频肌骨超声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10):1964-1966.

[5] 何昌颖,方北,李开林,等.研究比较肩袖损伤应用高频超声与关节镜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药, 2019,32(2):456-458.

[6] 郝艳红,刘利平,张炎晶,等.高频超声及肩峰下滑囊超声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3,42(1):25-31.

[7] 陈燕娥,顾晓林,张忠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22):5524-5526.

[8] 邵佳娴,徐明民,季斌,等.单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前超声动态监测肩峰下间隙损伤情况分析[J].浙江医学,2022,44(18):1994-1996.

[9] 张景锋,李奇,张天,等.肌骨超声多个声学征象诊断部分性肩袖损伤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4):113-117.

[10] 毕蓓蕾,王海丽,郭皖豫.MRI与高频超声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4): 139-141.

[11] 张雷,赵剑锋,杨寅,等.高频超声与MRI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2):1028-1030,12.

[12] 李登华.MRI联合超声诊断肩袖损伤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1):4530-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