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林:十八岁的“老文物工作者”

2024-11-19 00:00
读报参考 2024年32期

李东林“火”了!李东林今年18岁,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河北省黄骅市年龄最小的文物普查员。不过,别看他年龄小,却是黄骅市有名的“老文物工作者”。

“文博小达人”

今年夏天,李东林作为最小的文物普查员“爆火”,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东林从小痴迷文物研究和收集,虽然只有18岁,却已经是“藏龄”长达十余年的“文博小达人”了。

李东林与文物收藏结缘于儿时。七八岁时,李东林在奶奶屋里发现了一件纹饰精美的青花样式的盘子,听父亲说“这个盘子是传家宝,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他被深深吸引。也是从那时起,李东林被好奇心驱使,经常缠着父亲给他讲述更多的文物知识。他从小就对游戏与动画片不感兴趣,最喜欢看枯燥的考古类纪录片。

一有空闲,李东林就跑到村子附近的遗址搜罗文物标本。一次,他在河边玩耍时,偶然发现河床上有很多陶器碎片,上面隐约能看到一些文字和花纹,他高兴坏了。为了弄清楚这些陶片的渊源,李东林催促着父母买来相关书籍查找资料,又通过上网查询及向村里的老人请教询问等途径,得知那里是古城遗址。他大胆猜测,这些碎片或许和遗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还将捡到的陶器碎片拿到当地的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研究证实了他的猜想,有些碎片经考证确实出自战国时期。

从小学起,李东林就开始到处搜集文物藏品,他收藏的文物标本多达百余件。为了让这些藏品得到妥善保管,李东林的母亲把家里闲置的三间平房收拾出来,用来陈列他收藏的文物标本。李东林总爱在闲暇时走进自己的“收藏室”,将这些文物标本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看着满屋子的陶瓷碎片、文物标本,李东林脑子里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决定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恢复文物原本的样貌,他翻阅资料,买来工具自学文物修复方法。他还积极参加由博物馆举办的文物修复知识大讲堂,向馆内资深的文物修复师学习,借鉴并改良自己的修复方法;同时,他还按照器物破损的纹理来修补打磨,使它们看起来更加和谐美观。如今,经他手修复的文物标本已经有几十件之多,这让李东林成就感“爆棚”,他觉得通过自己的双手修复文物,还原它们最初的样子十分有意义。

2022年8月份,李东林决定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百余件文物标本悉数捐赠给黄骅市博物馆。由于他捐赠的文物品类众多、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时间跨度很长,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民国时期,极具研究价值,为了表彰李东林捐赠文物的爱心行为,黄骅市博物馆还为他举办了“文博小达人李东林捐赠文物标本”个人展。

文物普查志愿者

李东林,目前是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中捷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年6月份,黄骅市启动以郛堤城遗址、刘氏古墓群、前街村石造像、刘常庄古井四处遗址为试点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在得知当地招募文物普查志愿者的消息后,李东林积极报名,并凭借自己对文物的热爱和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竞聘成为一名文物普查志愿者。

能作为文物普查志愿者参加文物普查工作,李东林感到既荣幸又激动。他每天早出晚归,跟随普查队伍奔走在乡间农田,小心翼翼地测量遗址本体边界的坐标,并详细记录每一个细节,从不敢有丝毫懈怠。“上一次全国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是在10多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娃娃。”

李东林原本以为文物普查工作就是到文物遗址转悠一圈,简单查看一下遗址是否遭到破坏、是否存在盗掘盗挖的情况,压根没想到文物普查工作会这么辛苦。“举个例子,比如今天要去旧城镇的东马闸口遗址,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检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记载的遗址情况,确定遗址位置后前往调查。先利用无人机对遗址全貌进行拍摄,再对遗址边界进行新一轮的卡边测量工作。”李东林解释,所谓的“卡边”,就是对文物遗址的面积进行测量,当地很多文物遗址都散落在农村的庄稼地里,边界不甚清晰,文物普查员需要借助专业的探铲工具进行探测。

在遗址卡边结束后,文物普查员还要把在遗址采集的文物标本带回去进行清理、洗刷、晾干、拍照等工作,方便专家根据文物标本的器型和纹饰来判断年代。此外,他们还要将当天调查的数据、资料上传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库。有时一天工作忙完了,天都黑透了,“667”的工作节奏虽然很辛苦,但李东林觉得非常值得,因为这份工作不仅让他了解到国家文物普查工作的基本流程,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向专业老师学习的机会,这正是他一直期待的生活。

(摘自《北京青年报》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