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我在逛街时,无意中发现,有家饭馆门口立着一个很大的旋转肉柱,上面紧实地码着一层层肉片。背后有通电的机器给它加热炙烤,肉柱在缓缓旋转中,发生着“美德拉反应”。旁边立着的招牌上有五个大字:土耳其烤肉。
我脑中立刻响起一首老歌:忧郁蓝色土耳其……虽然不搭界,但我仍不由自主停下了脚步,点了一份。高鼻深目的大叔用锋利的小刀,在肉柱上垂直地削下一小盘肉片。然后将其摆放在一张薄薄的卷饼中,加入洋葱丝,又摊了一勺糊状物,卷成卷后递给了我。
就这样,我吃到了平生第一份土耳其饭菜。
咬下一大口卷饼,乌鲁木齐街头的喧嚣顷刻退去——只有口中那薄饼的柔韧、烤肉的焦香、洋葱的甜辣,以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香味,真正是把人香迷糊了!
食过返寻味。乌鲁木齐有几家很有名的土耳其餐厅。有一次我欣赏完国际大巴扎上那琳琅满目的土耳其银器和铜器,便选择在附近品尝土耳其饭菜。不得不说,这种适配度十分高。
那家餐厅装潢得美轮美奂。弧形屋顶垂下水晶吊灯,墙上挂着精美壁毯,异域风情满满。我点了土耳其烤肉和羊排皮德。这次的烤肉又与上次不同,像是一排紧密连接的肉丸子,表皮焦黄,“滋滋”冒着油光,入口就有爆汁的感觉。那鲜嫩的牛肉汁水混合着某种香料的味道,萦绕舌尖,令人再三回味。而羊排皮德经过高温烘焙,酥脆的饼皮将羊排和奶酪包裹在一起,羊排鲜嫩多汁,奶酪绵密醇香,三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好吃得让人赞叹不已。
后来我便成为土耳其餐厅的常客。我吃过经典的船型皮德,“小船”里铺满牛肉、奶酪和各类香料,饼底薄脆,饼边香酥,切开的瞬间香气四溢,醉人心扉。我也点过土耳其小水饺,让人诧异的是,上面铺着酸奶酪和大蒜,我内心对此抗拒不已,但硬着头皮吃下去后,居然觉得味道还很不错。对了,我还享用到了巴克拉瓦,装在色泽明艳的碟子里,口感酥脆,甜蜜芬芳。这是一种甜点,由酥皮和干果碎层叠组合烘焙而成,上面还淋有一层蜂蜜。《风味人间》美食纪录片曾隆重推荐过它,称之为“甜品之王”。
我还在一个种着高大无花果树的小院子里吃过土耳其浓汤——用黄油和面粉熬成基底,里面加入香肠、洋葱、芹菜、青椒和玉米粒,撒入秘制香料,经小火慢慢炖煮而成。这种浓汤的味道极其鲜甜,主食是土耳其小馕,口感松软,与浓汤是绝配,非常落胃。
我一直认为土耳其和我国的新疆很像,比如两地都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地,都爱吃抓饭和馕。但现在,我发现两地菜系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主要就在于香料。新疆菜多用孜然和胡椒调味,而土耳其菜在烹饪时用的香料种类就很多,除了孜然和胡椒之外,还用藏红花、肉桂、薄荷、丁香、月桂叶等等,这些香料极大丰富了菜品的口味。另外土耳其人在烤制肉食时,还经常使用奶酪,这在新疆菜中几乎是没有的。
我想,这应该与其前身奥斯曼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有着无比丰富的香料有关吧。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香料集市,至今仍闻名于世。
作家、美食家汪曾祺说过:“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因为每种口味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
就好比现在,我在距土耳其4000余千米的乌鲁木齐,品尝着土耳其美食,仿佛吹到了地中海那微咸的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