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编瞎话,该怎么纠正?

2024-11-18 00:00:00王雪梅
父母必读 2024年11期

家长的困惑

放学后,我和孩子聊天时,孩子告诉我:“老师今天批评我了,还把我拽到没有小朋友的教室去了,把门关上,让我一个人在那屋里待着,说什么时候承认错误,什么时候让我出来,不承认错误就别出来了,就在幼儿园住吧。老师还说幼儿园的晚上可吓人了,半夜有耗子出来咬人。我可害怕了,哭了半天,老师也没进来。”

我向班级老师求证,也问了其他小朋友,知道孩子说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最近,这孩子回家总是说一些这样“瞎编乱造”的事情,而且张嘴就来,我该怎样应对呢?

家园常沟通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确实处在一个想象和理性共存的时期,幻想出很多事情,还讲给别人听,听上去像在“撒谎”,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孩子的品质问题,也不能将其上升到道德层面去审判,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但是,当我们发现孩子总是有意识地在一个方向上“瞎编乱造”,并想以此达到某些目的,和普通的漫无边际的幻想、想象有明显的区别时,可能更需要去了解孩子这么说背后的想法,引导他用诚实的态度表达自己的需求。

比如,在和这个小朋友的家长沟通中,老师了解到,原来孩子的爸爸对他的要求非常严厉,所以孩子从不敢在爸爸面前提要求,就学会了通过“编”一些看似合理,实则没有发生的事情来间接地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他总是说老师批评他、处罚他,就是为不上幼儿园找理由,他认为这么说,就不用去幼儿园了。

老师来帮忙

找到症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案例中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撒谎”的情况,主要是想要逃避上幼儿园这件事,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原因,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解法。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提问和交流的方式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比如“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不喜欢去幼儿园?”其次,家长要多引导孩子发现幼儿园里有趣、好玩的地方,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最后,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当老师,把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教给爸爸妈妈,增强孩子内心的成就体验。

当孩子对幼儿园的排斥甚至“敌对”情绪逐步缓和之后,自然就没有再为了不去幼儿园“编瞎话”的必要了。

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不喜欢撒谎的孩子。当感觉孩子的陈述有些不切实际时,父母应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再下判断。既不能固执地认为“孩子是不会说谎的”,也不能武断地对孩子的品质下“小小年纪不学好,不诚实”这样的结论。

父母要依据孩子撒谎的表象,挖掘其背后的原因,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对于合理的需要,及时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家长拒绝孩子的同时,也要对他讲明道理。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或者觉得事情无关紧要就放纵孩子,否则当撒谎的行为成为孩子达到目标的常用手段时,确实就会影响诚实这种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了。

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

奖励是帮助孩子兑现承诺最有力的一种形式,家长可以通过奖励机制对孩子表现诚实的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孩子明白诚实是值得鼓励的。建议不要过分使用物质奖励,有时候孩子可能更期待来自家长的一句肯定的话或一个温暖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