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小屋

2024-11-18 00:00:00杨连涛张明明
父母必读 2024年11期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老师们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个特别的“诚实小屋”。小屋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玩具和书籍,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贴满了彩色便签的“诚实墙”。每张便签上,都记录着孩子们对诚实的理解。透过一张张便签,老师们能够清楚直观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们已经对“诚实”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认知,接下来,老师希望通过故事和讨论的方式继续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并积极促成孩子的诚实行动。

通过故事感知诚实的重要性

在诚实小屋里,老师给孩子们分别讲述了《匹诺曹》和《狼来了》的故事。当听到小木偶匹诺曹因为说谎而鼻子变长时,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当听到放羊的小男孩因为故意骗人导致再也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甚至差点真的被狼吃掉时,孩子们都回应道:“不能说谎,不能骗人。”

为了进一步挖掘孩子们对诚实的理解,我继续问道:“你们在生活中还听过哪些和诚实有关的故事呢?一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抢答:“《这不是我的帽子》里面的小鱼撒谎被大鱼吃掉了。”“《好想吃榴莲》里面的小动物们为了面子故意说自己吃过榴莲,其实它们根本没吃过。”“我爸爸跟我说过‘城门立木’的故事。”“还有‘一诺千金’的故事。”……

思考生活中的诚实行为

当孩子们初步感知了诚实的重要性之后,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算诚实呢?”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如果遇到不想吃的菜,也要告诉老师,不能偷偷扔掉。”有的说“每次喝水,喝多少就接多少,不能为了奖励就接很多,浪费。”还有的说“诚实就是实事求是,反正就是不能骗人。”从孩子们的回答来看,我们能清楚地感知到即便是幼儿园的孩子,只要大人引导得当,他们对这个“抽象”的问题也有自己最纯真的理解。在热闹的讨论和分享中,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诚实品格的认识和理解。

在活动的最后,我引导孩子们一起喊出了诚实的宝贵誓言:“我承诺,做错事要勇敢说出来,不撒谎,不骗人,争做诚实的好孩子。”

案例中老师引导孩子理解诚实品格的方式值得家长借鉴和学习。孩子喜欢听故事,能够与故事中的角色共情,案例中的老师借助与诚实品格有关的绘本故事让孩子感知诚实的重要性,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能做到的诚实行为。

不过,家长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不诚实的行为就把问题上升到道德层面,认为孩子不诚实,是个坏孩子。诚实品格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只有真正地把诚实的原则和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帮助孩子形成真正的诚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