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不是压制情绪,而是学会处理

2024-11-18 00:00:00
父母必读 2024年11期

在重重压力之下还能保持情绪稳定的父母,肯定不是靠压制情绪做到的,而是会安放自己的情绪。

很多父母在对孩子发了脾气之后都意识到,其实孩子并没犯什么大错,而是我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情绪释放的对象。

父母都处在生活的压力之下,因此,情绪爆发的瞬间,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尤其对于女性来讲,身体的疲惫,养育的无助感,都会加大负面情绪。我们要做的不是强忍、不是压制情绪,而是要学会处理情绪。

“储蓄”积极情绪

要学会像存钱一样,平时去积攒一些积极的情绪,那么当我们再面临困境时,就可以把积极的情绪调动起来。

如何去存储积极的情绪呢?我建议父母多找一些爱好,比如运动、美食,每周给自己买一束花,等等,尽量让自己的心情是愉悦的。其实说得再直接一点,就是我们要学会爱自己,让自己的内心丰盈。这样在遇到糟糕的事情时,我们才有可能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更关心自己

有些父母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成绩单,孩子不好,等于自己的失败。这些观念让父母和孩子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当父母感觉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时,会委屈、愤怒,情绪问题也会比较多。所以我的建议是,把关注点多放在自己身上,学会关心自己,也是一种处理情绪的方法。

不盲目“联想”

从我这二十几年的工作和研究当中,我还看到,其实父母的情绪有时候不是来自于某件事,而是有灾难性、悲观性的联想,比如孩子一次没考好,瞬间想的是如果孩子连高中都考上不,人生就此没有希望了,等等。大脑突然出现的这些想法,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情绪,而并不是当下的事情本身。所以,遇到事情之后,不盲目联想,只针对当下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既是好的教育思路,也是很好的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的方法。

作家简介

兰海,上濒教育创始人,成长教育专家,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专业,曾担任《超级育儿师》栏目教育专家,策划并主持教学性访谈栏目《兰海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