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对于老一辈观众而言,这个名字却闪耀着迷人的光芒。1951年,田华因主演电影《白毛女》中的喜儿而家喻户晓,并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1958年,她参演电影《党的女儿》,在其中扮演共产党员李玉梅。影片公映后引起轰动,成为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品。很少写影评的茅盾先生破例发表《关于〈党的女儿〉》的评论文章,评价“田华塑造的李玉梅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表演,这部电影就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作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的田华,一生获奖无数,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并获第十九届金鸡百花奖“终身成就奖”。她直到桑榆之年仍然脚步不停,尽情挥洒着对艺术事业、对祖国和人民的一腔热爱。她说:“人都会老的,但艺术常青。我要把表演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只要生命不终结,表演事业就不会落幕。”9月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96岁的田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演《党的女儿》
田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唐县一户贫苦农家,原名刘天花,12岁成为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的一名小演员,并从此更名为田华。人小志高的田华学习刻苦,积极要求进步,经过剧社严格的业务训练以及残酷战争环境的锤炼迅速成长起来。她16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仅学会了唱歌、跳舞,还学会了演话剧,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话剧演员。
1949年,田华被选定饰演电影《白毛女》的女主角喜儿。这是她第一次拍电影,为了接近角色,她还专门去乡下体验生活,和村里一个同龄女孩同吃、同住、同劳动。她不怕苦、不怕累,挑水、砍柴、做饭、挖野菜,干啥都像模像样,很快就找到了角色的感觉,把一个善良、纯朴、勤劳又有着刚烈性格、不屈精神的喜儿塑造得栩栩如生。1951年,《白毛女》一经公映,首轮观众即达600余万,创造了当年电影播放的最高纪录,并获评文化部优秀电影一等奖,从此人们记住了喜儿,也记住了田华。1958年,田华又在电影《党的女儿》中扮演共产党员李玉梅。这部影片大获成功,使她的事业达到了巅峰。有人评价,这是党的女儿演《党的女儿》。田华觉得这是最贴切的形容,也是对自己最大的激励。
回顾自己多年来走过的艺术道路,田华说:“因为主演电影《白毛女》我被全国人民知道,但让我一辈子感到无比自豪、对我激励教育最大的还是在《党的女儿》中扮演共产党员李玉梅。战争让我从无知的孩子成长为有理想、有追求、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文艺战士。这样的经历让我塑造‘党的女儿’形象不是在表演,而是一种真情流露。所以,李玉梅与我水乳交融、交织在了一起。我的血液里,融入了李玉梅的血液!”
做党的女儿
《党的女儿》给了田华荣誉,也给了她不老的灵魂,她从此将做党的女儿当成了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田华扮演人物从来不分戏重戏轻、主角配角,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她都像演主角一样认真表演、一丝不苟。她的所有作品都与不同的时代主题同步而行,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道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以及为了信仰接续奋斗的脚步。
1983年,田华被任命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上任后,她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埋头苦干,很快使剧团的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多次受到表扬和嘉奖。1990年,62岁的田华突然想到:“现在党和国家正在强调干部队伍年轻化,我应该响应党的号召,把团长的职位让给年轻人,让他们尽早挑大梁。”于是,她很快提出了离职申请。面对领导的极力挽留,她说:“我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啦,把职位让给年轻人,是为党的事业着想。离开团长岗位后,我照样可以为党工作……”
离休后,田华如其所说,继续做党的女儿、为党工作,深入到广大群众中间,给他们送去精神食粮、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先后担任了中国老艺术家艺术团团长、关心下一代老艺术家委员会主任等社会职务,并经常参加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慰问演出和公益活动。当时,田华投入精力最大、付出最多的要数关心下一代工作。随着对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这一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萌生了要把几十年积累的艺术财富传授给年轻人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1996年9月,田华亲自担任校长的“田华艺术学校”成立了。
办一所学校不难,但办一所好学校很难。田华深谙这个道理,于是从办学那天起,年近七旬的她便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从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器材购置、学生伙食安排到教学进度设计、教学质量要求,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她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年新生入学,她都要亲自给孩子们上一堂德育课,告诉他们学艺先要学做人;她还亲自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聘请老艺术家和老教授来校授课;每次考试前,她都会搬到学校住,为孩子们减压;每逢节日,她也一定要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会餐、联欢……这种呕心沥血的付出让“田华艺术学校”越办越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新苗,还形成了中等教育、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格局,成为全国同等规模艺术学校中的佼佼者。
如今,已经96岁高龄的田华依然活跃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每次出现,她总是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一头蓬松的银发、一脸慈祥的笑容,已经成为她的标志性形象。有人问她:“在这个年纪,为什么还要让自己这么忙?”田华回答:“人民培养了我,我要还艺于人民。”正如她那段曾在网上广泛流传的获奖感言所说:“朋友,朋友们!不要看我们年过半百银发飘零,归根的落叶尚能肥沃泥土,将落的夕阳意在点燃繁星。我们为什么离休而不离伍?只要雄心不老就有无尽的潜能。”
致敬田华,致敬为时代放歌的老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