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实践的沃土,是力量的源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万里疆场。基层稳则国家兴,基层兴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基层面临的形式主义困扰见微知著,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基层减负赋能,取得明显成效。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释放出从制度层面为基层减负的强烈信号。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由来已久,具有复杂性、顽固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近年来,形式主义披着“狠抓落实”的外衣发号施令、泛化问责、推卸责任、困扰基层。从表态多、调门高到行动少、落实差,从文山会海的卷土重来到督查检查考核的高频次、重复性,从工作过程的重痕留迹到效果验收的台账核查、材料佐证,形式主义无孔不入。“一人干,二人查,还有众人在拍照”,基层干部此种调侃与讽刺,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形式主义所谓“狠抓落实”的虚假“政治面孔”。
为基层减负,既是全党的责任,更是领导机关的职责。领导机关要严肃对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对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来一个大排查、大清理,以“靶向治疗”的对症下药,深挖思想根源、工作作风、领导方法等方面的沉疴痼疾。形式主义是党性不纯、作风不纯、政绩观不纯的产物,重拳治理之时就会形遁影消,稍有放松就有可能死灰复燃。领导机关要坚决扛起为基层减负的政治责任,举起反对形式主义的思想武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形式主义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查摆形式主义的政治勇气,绝不能以调门高、无实效的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更不能风声一过重现旧面孔。
为基层减负,领导机关要有自我革命的减负勇气。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上级与下级是紧密相连的行政单元,共同构成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纵向链条。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上级与下级在根本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工作既有分工又上下衔接,责任既共同承担又各有侧重。领导机关贯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必须厘清自身职责与下级责任,摒弃动辄发号施令、推卸责任、转嫁基层的错位权力观,展现出领导机关有错必纠的自我否定勇气。
为基层减负是一场硬仗,硬在领导机关能否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解决好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的根本性问题。只有领导机关牢记使命不推责、自我革命不停歇,基层才能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才能在松绑减负的实干氛围中干出一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