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主题,为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辽宁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再次吹响改革冲锋的奋进号角。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注重”中,明确提出“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判断和深刻把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夯实改革的经济基础,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发挥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推动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锚定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重点带动全局,协同推进民主和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各领域改革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形成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强大合力,营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把握好进一步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立足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我国经济已经从要素驱动发展阶段转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要立足“四个面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以改革助推发展更平衡。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推动改革与开放互促互进,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辽宁全面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推动新时代“六地”建设,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辽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任务书。围绕“七个聚焦”目标任务,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深化各领域改革,坚决破除妨碍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为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清洁能源强省建设推进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差别,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优化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提高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健全对内交流合作机制。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要完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