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NCA和fsQCA方法分析,发现单独的营商环境要素并不是形成高质量创业的必要条件,但公共服务在所有促进高质量创业的组态中起到主导作用,而人力资源起辅助作用。研究识别出两种产生高质量创业的营商环境组态,一种是公共服务为主导的政府、法治、人力、创新、金融融合型,另一种是公共服务和创新为主导的市场、人力融合型,两种组态分别展示了不同城市实现高质量创业的具体路径,尤其是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对高质量创业起重要作用。本文建议不同城市应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营商环境优化策略,以提升创业质量并推动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创业质量;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创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1(a)--04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还体现了社会高水平共享的目标[1]。我国共同富裕水平正在稳步提升,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区域间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创业对于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扩大就业机会以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营商环境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创业企业而言,营造合理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至关重要[3]。持续建设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仅是当前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还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以浙江省为例,整体创业氛围浓郁,但创业活跃度和创业质量在不同城市之间还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深入研究营商环境对创业影响机制,理清高质量创业所需的营商环境要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区域营商环境优化建议,以提升创业质量,推动共同富裕和区域协调发展。
2 研究框架
2.1 创业与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引发了学术界对实现路径的广泛探讨[4]。其中,创业被视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1.1 创业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
首先,创业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多数学者认为,创业活动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推动共同富裕。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创新创业能够提供更多创业机会,促进财富共享。其次,创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创业活动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进而推动共同富裕。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吸引创新资源集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数字创业能够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价值创造。最后,创业促进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创业活动能够为不同群体提供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进而推动共同富裕[5]。
2.1.2 创业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第一,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活动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从而推动共同富裕。第二,创业促进收入分配。创业活动能够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推动共同富裕。第三,创业促进社会创新。创业活动能够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推动共同富裕。
2.2 营商环境与创业质量
营商环境是创业时的外部环境综合系统,应综合考虑的要素包括: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市场环境、公共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等[6]。政务环境是企业创业的外部动力的要素。高效率的政务环境,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与提升经营效率,从而提高创业质量[7]。法治营商环境有助于营造地区内的公平、有序、平等的创业环境。公共服务质量对企业创业等经营活动产生资源影响,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金融服务水平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区域内的金融服务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经营。人力资源环境决定了企业创业时人力的供给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创新环境是生产要素的全新融合。创新环境高有利于企业间竞争,开拓创新生态环境,促进企业良性成长。市场环境有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对企业制造产品消费和市场需求规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关注两个因果关系。一是何种营商环境要素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创业的必要条件,以及该营商环境要素影响高质量创业的程度。二是营商环境各要素如何组态形成高或非高质量的创业。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利用NCA探索营商环境要素与高创业质量、非高创业质量的必要条件关系。其次,fsQCA适用于处理多种并发因果关系问题,它能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案例间的比较,找出条件组态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fsQCA突破传统统计方法的假设逻辑,全面看待多个原因对结果的复杂影响,认为要素的不同组合会产生相同的结果,没有控制变量的要求。fsQCA对样本数量要求灵活性高,本文利用fsQCA探索城市营商环境要素组合会形成高或非高质量的创业质量,对11个案例城市进行研究,属于小样本量。
3.2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营商环境、创业质量的原始数据来自EPS全球统计/分析平台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浙江省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等。其中,创业质量数据来自《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2》,该报告中创业质量的数据分别来自万得经济数据库、CBInsights数据库[8]。另外,营商环境数据来自《2022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该报告将营商环境分别为7个方面。将上述数据匹配并筛选产生了浙江省11个城市案例作为研究样本。
3.3 变量测量与校准
3.3.1 结果变量
创业质量是通过每百万人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和每万人独角兽企业数综合测量。通过对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值—最小值”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产生值域为[0,100]的创业质量,数值越接近100,说明该城市创业质量越高。
3.3.2 前因条件
营商环境分为七个指标,分别是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法治环境、政务环境[9]。每项营商环境要素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共有18个二级指标。在无量纲化处理时采用效用值法,效用值规定的值域是[0,100],即该指标下最优的效用值为100,最差值的效用值为0。
3.3.3 变量校准
本文采用常规变量转变为0~1的模糊变量进行校准。同时分别将案例样本描述性统计的25%、50%、75%设定为完全不隶属、交叉点和完全隶属的三个校准点,如表1所示。非高质量创业的校准通过取高质量创业的非集实现。
4 数据分析
4.1 必要条件分析
必要条件分析结果展示了结果变量的前因条件必要性的一致性结果,其中一致性数值均小于0.9,说明不存在产生高质量创业的必要营商环境条件,如表2所示。
4.2 组态分析
4.2.1 产生高质量创业的组态路径
首先将数据进行组态分析,设定原始一致性为0.8,同时PRI一致性为0.70,以及设置案例频数为1。通过标准分析,产生中间解和简单解。基于两个解的对比,识别核心条件和边缘条件。组态数据结果分析如表3所示。本文分别用G1和G2标识形成高质量创业的组态两条路径。
(1)公共服务为主导的政府、法治、人力、创新、金融融合型。组态G1之所以能形成高质量创业,是以高公共服务为核心条件,以高人力资源、高创新环境、高金融服务、高法治环境和高政务环境为边缘条件。组态G1说明:在公共服务优越的地区,政府主要通过提升区域基础建设等公共服务水平,兼顾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改善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和创新环境,从而有效促进创业质量提升。此外,市场环境的好坏对该地区没有影响。杭州、宁波和温州是组态G1的典型代表。以杭州和宁波为例,根据营商环境及相关统计数据,杭州、宁波分别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营商环境各方面都处于全省前列。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杭州、宁波要唱好“双城记”以来,两市于2022年协议签署了《杭州、宁波两市政协合力唱好“双城记”工作备忘录》,启动了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合作,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截至2022年底,两地实现了95项人社业务的异地办理,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2023年,杭州拥有独角兽企业42家,位居全省第一,平均年增长率为10.7%;宁波拥有104家单项冠军企业,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破百的城市。这些数据表明,杭州和宁波在民生服务、政府效率、人才吸引、金融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符合“公共服务为主导的政府、法治、人力、创新、金融融合型”的典型特征。
(2)公共服务l3pcGj9ymbNJUk8jkOuhTg==和创新为主导的市场、人力融合型。组态G2显示了另一种能产生高质量创业的营商环境组态,即以高公共服务和高创新环境为核心条件,以高人力资源、高市场环境、非高金融服务、非高法治环境和非高政务环境为边缘条件的营商环境。G2组态说明:在金融服务、法治环境和政务环境存在不足的城市,主要以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创新环境为驱动,兼顾依托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能促进当地创业高质量发展。处于组态G2的典型案例城市有嘉兴。嘉兴以创新环境和公共服务为核心动力,促进高质量创业。根据《浙江日报》和《嘉兴日报》,嘉兴始终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准则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设置率均居全省第一,同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10]。
4.2.2 产生非高质量创业的组态路径
本文利用fsQCA检验,发现产生非高质量创业的组态有1个。组态FG显示,在缺乏高公共服务、高市场环境、高创新环境和高政务环境下,即使该地区有高人力资源和法治环境,创业质量也不会高,即缺少良好的公共服务,提供的市场、创新和金融环境配套不足的情况下,即便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和法治环境,都会导致非高的创业质量。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首先,利用必要条件分析发现,不存在单个能形成高质量创业或非高质量创业的营商环境要素,城市管理者想要形成高质量创业的结果,需要综合各个营商环境要素。其次,应用fsQCA方法识别出两组产生高质量创业的组态,这些组态展现出不同城市实现高质量创业的具体路径。通过比较城市营商环境要素现状与形成高质量创业的营商环境组态,可以针对性地分析出提升城市各营商环境要素的具体路径,城市可以选择形成一种以公共服务为主导的政府、法治、人力、创新、金融融合型营商环境,抑或是选择另一种以公共服务和创新为主导的市场、人力融合型营商环境,以实现高质量创业并推动共同富裕。最后,研究发现在形成高质量创业的组态中,公共服务均以核心条件出现,人力资源均以边缘条件出现,这说明公共服务要素扮演者主导角色,而人力资源要素则起到辅助作用。
5.2 建议
(1)重视公共服务要素对创业质量提升的基础作用。在所有形成高质量创业的组态中,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是一个共同特征,而在那些未能实现高质量创业的组态中,公共服务水平通常较低,反映出普及及普惠的公共服务对高质量创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是共同富裕判断标准。第一,无论选择何种组态路径,都需要重视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尤其是创业质量不高的地区,应考虑公共服务的乘数效应,优先加强当地公共服务质量。第二,持续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降低创业企业的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利用地域性便利的基础设施吸引创业项目和投资,进一步带动当地资源要素需求,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输、交易成本。第三,注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加强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保障,满足人民生活、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更多创业机会的产生,进一步促进创业质量提升。第四,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公共服务联动,形成区域公共服务的联合优势,尤其提升交通运输、贸易往来的便捷性,从而降低创业企业的交易成本,推动创业质量。
(2)强调人力资源要素对创业质量提升的支撑作用。良好的人力资源水平能促进地区创业高质量发展和飞升。人才是企业创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第一资源。要产生高质量创业的结果,不可忽视重视人才的作用。第一,应加强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积极开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储备和开发。做到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第二,完善创业型、实战型导向的人才教育体系,大力鼓励并发展全阶段创业教育,引入优质创业师资,从而有效支撑企业创业的人才需求,为共同富裕提供人才保障。第三,打造高质量的企业创业绩效,要持续做好本地院校的发展建设,以产学研融合为导向,不断推动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加深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融合。第四,持续做好创业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培训和创业教育,以多元化培训方式和培训机制,多方满足企业创业的人才需求。
(3)加强创新环境要素对创业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第一,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要素,弘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创新环境离不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推动者、应用者和建设者,是企业创业发展的灵魂力量。第二,要营造适合激发、唤醒企业家精神的文化环境,开展创业企业成长经验、企业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等主题宣传。倾力打造尊重创新、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第三,支持并推动企业持续性创业,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政策扶持机制,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研发人员引进,促进企业创业质量提升。
(4)因地制宜协调当地营商环境要素,协同推进创业质量提升。当地应根据自身营商环境特色,结合本土发展优势,协调金融环境要素、市场环境要素、法治环境要素和政务环境要素的关系。对于市场环境要素较有优势的区域,应选择整合并加强公共服务质量、人力资源水平和创新环境,走公共服务和创新为主导的市场、人力融合型发展策略。该策略区域的创业企业更能感知市场变化和创新要素,因此创业质量越高。市场环境要素较弱的区域应该在政府和法治主导下,扎实做好金融环境改革,提升当地公共服务价值,走公共服务为主导的政府、法治、人力、创新、金融融合型的策略。该策略区域的创业企业更能综合考虑创业成本,选择创业的可能性越高,产出高质量的创业绩效。
参考文献
徐越倩,葛佳楠.共同富裕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23(9):4-12+156.
卓泽林,龙泽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概念框架与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4(3):42-52.
刘健,李小雯.生态系统视角下数字营商环境与共同富裕: 基于长三角41个城市数据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4,38(6): 21-31.
杨渊浩.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之策及价值意蕴[J].江苏社会科学,2022(6):72-80.
杜运周,孙宁,刘秋辰.运用混合方法发展和分析复杂中介模型: 以营商环境促进创新活力, 协同新质生产力和“就业优先”为例[J].管理世界,2024,40(6):217-237.
杜运周,刘秋辰,程建青.什么样的营商环境生态产生城市高创业活跃度: 基于制度组态的分析[J].管理世界,2020,36(9): 141-155.
李晓娣,原媛.营商环境生态驱动制造业智能化的组态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4,42(4):746-756.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泽平宏观.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R]. 北京: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2022.
李志军.2022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M].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2023.
蔡舒安,施君源,沈晶.嘉兴聚焦“一老一小”绘就幸福底色[N].嘉兴日报,2023-08-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