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商企业纷纷着力于低碳实践,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基于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发展中产品包装繁复、仓储能源消耗高、物流减排压力大、回收效率较低等现状,识别出其低碳发展的五个关键点:包装设计、数据计算、仓储管理、物流配送、闭环回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发展路径设计:改良包装设计,采用绿色包装;升级数据计算,减少算力消耗;变革仓储管理,丰富智能仓储;优化冷链物流,调整能耗结构;提倡闭环回收,建立回收体系。据此,本文提出基于“政策、技术、客户”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政策指引,正向驱动;技术支撑,数智推动;顾客参与,低碳响应,以推动其有序运行,实现生鲜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商;双碳目标;物流配送;冷链物流;智慧仓储
中图分类号:F762;Q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1(a)--04
1 引言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紧接着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提高绿色低碳效率,完成双碳目标做了总体部署,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打造绿色物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鼓励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废物回收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等行动路径,为电商行业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近年来,生鲜电商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2022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5 601.4亿元,同比增长20.25%,用户规模为4.6亿人,占网购用户的比例为38.5%。与此同时,网经社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鲜电商渗透率达10.28%,仍处于较低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在当前低碳经济成为主流背景下,电商行业正面临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升的转型压力,如何在此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针对生鲜产品中占比绝大多数的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转型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路径,以促进生鲜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 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发展现状
生鲜农产品通常指的是果蔬、肉类产品以及各种水产品等没有经过复杂加工的各种农产品,一般保鲜期较短,具有易腐性,且配送频繁,具有较高的时效性,相较传统产品而言,对包装条件、存储条件和运输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生鲜电商在产品包装上更为复杂,耗材更多,在仓储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同产品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能源消耗更多。同时,生鲜农产品在运输环节,需要配备冷链车、保温箱等技术手段进行配送和保存。
2.1 产品包装繁复,回收效率不高
目前,生鲜农产品一般采用瓦楞纸箱、泡沫塑料箱等一次性包装,包装成本较高,且主要通过垃圾站和物流企业回收,回收效率不高。一方面,由于生鲜农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类别产品对包装的要求不同,而商家出于利益考虑,通常会选取成本较低的一次性包装。以水果蔬菜为例,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降低损耗,商家一般会使用瓦楞纸箱、泡沫箱、木箱等作为外包装,再放上保鲜袋、充气袋或泡沫网袋等进行填充,最后进行大量胶带缠封,导致包装成本居高不下,且包装可回收价值较低,产生较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1]。另一方面,由于回收体系尚不健全,回收技术难度较大,且回收意识不足,虽然部分电商企业牵头进行了绿色包装设计,但整体来说当前各种生鲜农产品包装物的回收效率仍然较低。
2.2 仓储条件严格,能源消耗较高
生鲜农产品对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等各项环境因素的要求较高,且不同类型产品对储存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为了保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对仓储的硬件设备、能源供应、系统运行、技术检测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本文以肉类产品为例,仓储间既需要对温度进行精准控制,防止细菌生长和品质变差,同时也要保证仓储间空气流通良好,防止出现温度不均和冰冻现象,在照明、通风、空调等方面耗电量较大,能源消耗较高。虽然近些年电商平台也提出了绿色仓储、智能仓储等新方案,例如京东通过RF、电子仓单、电子运单、电子发票等实现无纸化仓储,并在个别仓储中尝试使用LED照明、物流设备延时开关等方式实现仓储设施的节能环保,但从整体来看,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电力消耗基数较大,碳排放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2.3 物流配送频繁,减排任务艰巨
相比其他产品,生鲜农产品对物流运输条件、物流配送的时效要求更高,与此同时,生鲜农产品的消费以个体为主,呈现多单少量的特征,配送频繁且里程较长。具体来说,生鲜农产品运输主要包括中、长途运输及短途配送等物流环节。中长途运输主要使用陆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需要使用冷藏车、铁路冷藏车厢、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冷链运输工具。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稳定,冷藏运输工具的温度要维持在各种生鲜农产品适宜的温度,能源消耗较大,且生鲜农产品的供应商大多来自农村,还可能会因为道路不通畅而导致更高的油耗[2]。数据显示,冷链物流配送在我国的物流成本接近产品利润的50%。另外,短途配送则主要使用电动车、自提柜、移动自提车等工具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复杂化和生鲜农产品自身消费者众多的特征,这部分碳排量也不容小觑。总体来说,当前各大电商平台或物流企业都在有意识地尝试通过使用智能化工具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优化物流配送网络,但降低物流配送碳排量仍是一个巨大挑战。
3 生鲜电商低碳发展关键点识别
结合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发展现状,以及生鲜电商基本业务流程,本文认为农产品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包装设计、数据计算、库存管理、物流配送、逆向回收。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生鲜电商主要以B2C模式为主,因此文章以B2C生鲜电商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3.1 包装设计
目前,生鲜农产品主要采用瓦楞纸箱、泡沫箱、保鲜袋、胶带等包装物。蔬果类农产品一般采用PE/PVC的保护膜进行包装,然后加上充气袋,再放入泡沫箱或纸箱缠上胶带进行运输。肉类、水产品类产品一般采取真空包装,和冰袋一起放进保温袋,再用泡沫箱和纸箱进行外包装。各种包装物的过量使用,以及对包装材料环保性能的忽视导致生鲜农产品电商包装产生大量碳排放。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每年产生超900吨纸类废弃物,180吨左右塑料废弃物,且目前快递包装总体回收率低于20%,包装箱回收率小于50%,快递填充物、封装胶带基本没有回收。因此,如何通过选用新型包装材料,标准化包装设计,从而降低包装物消耗,提高包装物利用效率成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实现低碳的关键。
3.2 数据计算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许多电商平台通过建立大型数据中心来支持在线交易、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处理等业务,而持续膨胀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带来的行业能耗不容小觑。根据碳阻迹相关报告计算,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量为19 891 546.33MWh,总碳排放量高达12 135 832tCO2[3],而作为电商重要分支的生鲜农产品电商,每一笔订单背后同样是成千上万台服务器的高负荷运转。从信息发布、订单下达,到网络支付、交易评价等环节都需要依托互联网来完成,所产生的电子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必然会消耗大量电力。因此,通过推动硬件设施节能和软件结构优化,实现数据低碳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3.3 仓储管理
生鲜农产品在进行存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力,从而维持通风、照明、空调等功能。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市场销售、商品保鲜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生鲜农产品对冷库的设备环境、地理位置都有所要求。目前在用的冷库中,传统冷库数量占比最大,通常建设周期较早,建设理念和技术装备落后,冻库过剩而高标冷库供应不足、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冷库自身耗能较大[4]。另一方面,生鲜农产品时令性较强,产品周期短,交易较为频繁,且存储条件要求苛刻,如果存储管理不当则会导致商品出现折损,从而影响市场销售或者产品沦为废弃品,造成资源浪费,从而增加碳排量。《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推进绿色仓储和绿色物流”,并“引导企业加快转换为采用环保制冷剂的空调生产线”,为生鲜电商低碳仓储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佐证了仓储管理在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3.4 物流配送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冷链物流是品质保证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同时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量的重要环节。冷链运输过程中消耗的化石燃料和制冷能耗,制冷含氟剂的泄露,以及冷链断裂导致的商品变质毁损是生鲜农产品电商碳排放管理的重点。一方面,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商主要采用陆路运输和电动车配送的模式,加之运输过程中需要配置的制冷设备电力消耗,碳减排的空间整体较大[5];另一方面,冷链物流相比其他物流标准化要求更高,如果作业执行不标准、设备条件准备不充分,就会导致产品出现较大损耗,从而导致高碳排放量。根据碳狙迹相关数据预测,2025年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排放量将达到31 380 069tCO2e,占据总体碳排放量的27%[3],而作为对物流配送时效要求更高,且需要专门配置冷链环境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碳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
3.5 闭环回收
近年来,随着绿色电商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电商闭环回收也受到诸多关注。部分学者对电商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协调展开研究,但大都集中在手机、电脑等回收价值较高的电子产品上,而生鲜农产品由于其自身价值属性,以及产品周期短,容易变质等产品属性,产品回收价值不稳定,因此逆向物流主要关注包装物的回收。目前,一些电商平台或物流企业通过设置回收点、回收箱等方式回收包装物,但回收情况并不乐观。数据显示,快递站点每回收一个快递箱平均可减少大约37克碳排放量,但目前我国快递包装回收率不到20%,包装箱回收率小于50%,快递填充物和封装材料基本没有回收。因此,重视生鲜农产品包装回收,完成物流闭环,促进绿色循环,逐渐成为生鲜农产品低碳的重要实践。
4 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发展路径设计
基于上述关键因素分析,本文提出生鲜农产品电商的低碳发展路径如下:改良包装设计,采用绿色包装;升级数据计算,减少算力消耗;变革仓储管理,丰富智能仓储;优化冷链物流,调整能耗结构;提倡闭环回收,建立回收体系,如图1所示。
4.1 改良包装设计,采用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不仅意味着包装生鲜农产品时使用可降解材料,还包括设计回收再使用的包装。针对目前农产品过度包装、重复包装的现状,企业应当首先对包装“瘦身”,在结合物流快递方商品包装需求和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特性和寄送距离合理选择包装材料和填充物,减少二次包装,做到包装减量化。其次,企业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尽量选择可降解的材料,例如生物降解塑料包装、聚乳酸(PLA) 包装、木质纤维包装等,替代原本的传统塑料包装、泡沫塑料包装、塑料膜、镀膜纸等包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或可使用物流便利箱取代纸箱进行配送,做到包装可循环化[6]。最后,考虑到包装物后期回收,企业可以统一使用标准化的包装材料,或者标准规格的包装盒,一方面可以降低包装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后期逆向回收包装物,实现包装标准化。
4.2 升级数据计算,减少算力消耗
生鲜电商运作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和算力维系,为了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一方面需要转换能源结构,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另一方面则需要对数据计算进行升级和优化,提升能耗水平。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规模性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趋势,而广大电商平台也没有清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采购计划,因此未来探索可再生能源的批量化采购,促进数据计算节能化、低碳化势在必行。此外,电商平台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耗效率,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来预测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流程运转效率,通过边缘计算缩短数据传输距离,节省大量数据传输成本,或利用联邦学习减少数据处理和传输的压力。总的来说,降低电商数据中心PUE,转换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并从技术上升级算法,优化模型,从而降低数据处理的压力,是未来电商降低数据能耗的重要途径。
4.3 变革仓储管理,丰富智能仓储
生鲜农产品仓储的低碳实践,既需要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供应可持续化,也需要利用数智技术构建智慧仓储,减少能源消耗。一方面,低碳仓储需要“开源”,目前包括京东在内的诸多电商企业纷纷开始用屋顶光伏供电的仓储设施以降低排放,未来光伏供电将成为电商企业或仓储公司的重要实践。另一方面,低碳仓储也需要“节流”,首先,物流公司或电商企业可依托物流系统,通过对商品库存、配送、退换货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实现商品的“零库存”管理和“智慧仓储”系统,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其次,建设绿色节能冷库,利用绿色环保科技优化冷库制冷系统、冷藏工艺和围护结构,例如新月冷库生产的环保冷库板和保温门,汉钟精机生产的新型螺杆式制冷压缩机,都为行业节能环保、推动冷库绿色转型提供支撑;最后,推行并使用共享仓储,提高冷库的利用效率,减少冷库空置率,也能起到降低仓储碳排量的作用。
4.4 优化冷链物流,调整能耗结构
冷链物流作为生鲜农产品电商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从优化配送路径、提升设备能效、多式联运、智慧冷链等方面降能增效。首先,物流企业可通过模型算法计算考虑车辆排放、配送速度、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等因素在内的最优路径,减少不必要的运输距离和时间,缩短运输路线;其次,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使用高效节能的冷却设备和车辆,降低燃料和电力的消耗[7]。例如使用混合动力或新能源动力冷藏车,以及改变冷藏车结构和制冷系统都能为减碳降排提供支持;再次,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或多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通过配送集约化和规模化也能够实现降本增效;最后,建设智慧冷链也是物流低碳化的重要实践。通过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和管理冷链物流过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物流机器人、云仓等的推广也让冷链物流更加低碳、节能、高效[8]。
4.5 提倡闭环回收,建立回收体系
对于电商逆向回收来说,通过拓展回收渠道提高回收积极性,通过技术升级提高回收效益是推动电商回收可持续的关键。一方面,拓宽生鲜农产品包装物的回收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回收便利,例如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回收需求,再结合上门回收、设置回收箱等方式,或现场配送后即时回收,配合环保宣传、积分激励、信用奖励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目前,部分电商企业已投入实践,例如菜鸟通过设置包裹回收台指引消费者留下快递包装兑换回收金。另一方面,包装的逆向回收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回收效益是影响逆向回收运行的重要因素。设计合理的逆向物流网络,优化回收路径,减少逆向物流成本。同时,充分发展可再生产业,例如开发以回收材料为原料的新产品,或经过筛选处理后二次投入使用,都可以提高回收效益。
5 生鲜农产品电商低碳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
从包装设计的绿色化到节能物流的发展,从智慧仓储的运行到逆向回收的实现,生鲜农产品低碳发展需要群策群力,既依托于数字技术的支撑,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更需要消费者的积极参与。
5.1 政策指引,正向驱动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政策对电商低碳化的引导趋向愈加明显。2019年发改委联合24个部门和单位提出《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强调通过绿色物流带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随后,国家市监局又针对绿色包装做出指示,提出加快包装治理“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相关政策的提出既为生鲜电商低碳发展提供指引,又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未来,随着电商的进一步发展,由政府牵头的标准制定、政策支持、监督体系也将不断完善。
5.2 技术支撑,数智推动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生鲜冷链物流的持续改进都离不开数智技术的支撑。在电子商务中,数智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被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帮助电子商务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在生鲜冷链物流中,数智技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鲜食品的运输和储存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确保食品新鲜和质量。电商的快速发展对数智技术迭代的速度,以及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是很大考验。
5.3 顾客参与,低碳响应
作为电子商务供应链的重要参与主体,消费者的积极响应是实现低碳电商循环运行的有力保障。从下单时主动选择可循环包装,到签收后积极参与包装的回收,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物流企业低碳实践的响应既体现在绿色行为的配合,又体现在隐性的低碳成本的分摊上。以包装材料为例,如果包装要更换为环保材料,每件快递估计付出2~3倍的包装费,这些低碳成本将部分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由消费者负担。因此,提高消费者对绿色电商的认识,鼓励消费者参与低碳实践对于生鲜电商低碳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李英,王文强.低碳经济下的电子商务回收物流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4):51-53.
胡大伟,刘成清,胡卉,等.基于低碳视角的两阶段开放式选址路径问题: 燃油车与电动车对比[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0,40(12):3230-3242.
碳阻迹公司. 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研究报告. https://www.carbonstop.net/reports, 2021-05-23. [CanbonstopCorporation. The GHG emmisions of e- commerce enterprises in China. https://www.carbonstop.net/reports,2021-05-23.]
丛亮,褚志亮.我国农产品电商渠道的发展趋势、问题与实现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23(24):142-145.
王东.数字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23,46 (14):41-44.
余金艳,张英男,刘卫东,等.电商快递包装箱的碳足迹空间分解和隐含碳转移研究[J].地理研究,2022,41(1):92-110.
李嘉博.供应链视角下绿色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物流科技,2023,46(14):133-135+139.
廖晶,谢如鹤,瑭杰,等.基于生命周期法的农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8,45(11):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