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深化,RCEP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对缔约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原始数据,采用LDA模型,通过计算主题一致性、主题强度及其阈值的方法,识别出RCEP下“数字经济与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经贸合作”以及“制造业的知识产权”的研究热点主题。基于此,本文对RCEP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加强对数字经济重要地位的认识,推动数字经济在RCEP中的高质量发展;第二,应加大力度普及RCEP规则,提高缔约国对规则的认知和遵守度,促进区域高质量经贸合作的实施;第三,应完善制造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RCEP下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关键词:RCEP;LDA主题模型;经贸合作;自由贸易;自贸区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1(a)--04
2012年,由东盟15个成员国发起并制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旨在建立一个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RCEP对于参与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RCEP涵盖全球人口和经济总量相当大的比例,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RCEP将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跨境投资和技术合作,为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里程碑,RCEP在东亚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诸多学者对RCEP的经济模式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研究。因此,本文对RCEP研究进行主题分析,挖掘其研究热点,掌握RCEP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未来发展导向,可以丰富区域经贸理论,加快全球经济与贸易一体化进程。本文将借助LDA模型,以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数据源,通过计算主题强度的方式,对RCEP进行热点主题的分析与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RCEP发展现状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为后续的RCEP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文献回顾
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背景下,相较其他贸易协定,RCEP的制定促进了区域贸易投资透明度的大幅提高,并推动了亚太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加速融合。然而,RCEP中仍存在成员国贸易区别对待、相关协定内容单薄且保守等问题。针对上述客观情况,一方面,目前很多学者围绕数字经济、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全球价值链、经贸合作、中日韩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另一方面,部分学者对RCEP的研究热点进行系统性的概述和总结。
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以下简称LDA),是由Blei等于2003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概率主题模型(Bleietal.,2003)[1]。此后,有学者运用其对阅读推广内容进行LDA主题建模,总结归纳出最符合当前主题下高概率特征词的主题标识(李倩、王帅,2022)[2]。有学者利用LDA建立审核问询函主题识别模型,进一步验证了LDA主题模型的合理和有效性(俞红海等,2022)[3]。有学者为研究网络游记中的城市记忆,通过LDA模型进行文本挖掘,从而得出城市文化传播优化的分析方法(吴世文等,2022)[4]。研究表明,LDA模型可以从海量的异构文本数据中快速挖掘潜在的语义信息,能够较准确地提取热门的研究主题,而且具有客观高效、不受章节和段落限制的特性,帮助研究人员能够全面了解RCEP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导向。
2 研究方法与LDA模型原理
2.1 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对涉及国内RCEP的文献进行了一系列文本预处理操作,然后运用LDA主题建模技术,通过量化评估主题的强度来确定主要热点。此外,本文将这些热点主题进行了可视化处理,以助于更加直观地分析。具体步骤:第一,收集RCEP研究领域的文献摘要; 第二,对文本进行分词和去除停用词处理;第三,确定最优主题数目;第四,进行主题识别;第五,计算主题强度及其阈值得到热点主题。
2.2 LDA模型原Jaqm8cZHk91dPnScvKt1CQ==理
结合有关学者对热点问题的研究(孙瑞英、陈宜泓,2022)[5],本文首先确定最优主题的数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计算主题强度和阈值,从而确定研究的热点主题。
2.2.1 确定最优主题数目
本文建立LDA模型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最优主题数目,通常来说,文本量越大,所对应的主题数目越多。本文采用的指标是主题一致性,一般来说,主题一致性越大,所选最优主题数目越可靠。
2.2.2 计算主题强度
主题强度是描绘所选主题在一定时间内所受关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θ表示主题z在文档d中所占的比例,Dt为一定时间周期t内的文本。计算主题强度后,设定一个主题强度阈值,以此筛选出关注性突出的主题。主题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与主题为文本集中的文本数,K为潜在的主题数量,θdk为文档d中主题k所占的比例。通过主题强度阈值与设定主题强度的大小判断热点主题,若主题强度大于主题强度阈值则为热点主题。
3 RCEP研究热点主题识别
(1)数据渠道。本文以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检索步骤为:以RCEP作为检索词,限定检索范围为篇关摘和CSSCI源刊文献,限定时间为2019—2023年6月份,剔除不相关文献,获得有效文献数504篇,以有效文献的摘要构建原始语料库。
(2)文本预处理。直接使用原始文本数据可能导致结果的不稳定性,因此,使用分词工具切分原始语料,设置停用词表剔除与主题无关词汇,设置关键词表保留与主题相关的专用名词。
(3)确定最优主题数目。需要计算主题一致性来确定最优主题数目,主题一致性越高,表明训练结果的合理性越强。表1呈现了不同主题数目下的主题一致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主题数目达到3时,主题一致性最大,因此,本文将LDA模型的最优主题数设定为3。
(4)LDA训练模型。首先,本文对预处理后的摘要文本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Python的gensim库能处理的文档-词,然后利用LDA模型进行主题建模,根据计算的主题一致性结果,将最优主题数目K设定为3,设置LDA模型的两个参数:α=50,β=0.01(孙瑞英、陈宜泓,2022)[5],抽取每个主题下概率最大的5个词汇,最后可以得到筛选后的主题。
(5)热点主题甄别。LDA模型训练完成后,得到两个文件:“主题-词”分布、“文档-主题”分布,对于“主题-词”分布进行主题识别和标注,优先依据该主题下权重排名靠前的词汇,确定主题内容和特征,准确识别每个主题的核心内容。并且忽略表达重复的主题和内容模糊的主题,然后根据识别的结果对该主题进行标识,最终得到RCEP下“数字经济与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经贸合作”以及“制造业的知识产权”的主题标识。
根据“文档-主题”分布得到每篇文档分属于不同主题的概率,以此来计算主题强度,同时利用公式(2)计算主题阈值。所计算的主题强度及阈值如表2所示。
表2的信息表明,主题1和主题2的主题强度略小于主题强度阈值,但由于概括的热点主题数目较少而且各主题强度与主题强度阈值的差距不显著,所以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把表2中的三个主题作为热点主题进行主题分析。
4 RCEP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4.1 数字经济与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数字通信网络支持和驱动的经济活动。在数字贸易赋能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发挥RCEP协定的理论优势,解决区域经贸合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可以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根据LDA模型训练的结果中的“数字经济”“产业链”“高水平”等词表明,RCEP驱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利于完善国内产业链布局。
有学者认为,RCEP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RCEP作为经贸合作的桥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第二,通过优化贸易流程和数字化手段,促进数字经济的区域协同发展;第三,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和产业链深度融合,降低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税壁垒(洪涛等,2022)[6]。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实现国内外市场的优势互补(杨曦、杨宇舟,2022)[7]。有研究团队采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得出,RCEP通过统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可以对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产生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2022)[8]。
RCEP协定在扩大对外开放、贸易便利化、区域一体化方面的规则优势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数字经济和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缔约国间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法制建设水平、利益追求等层面存在显著不同,这使RCEP框架下中国数字经济和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借助RCEP重构贸易体系、完善产业链布局,对我国数字经济和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2 区域高质量经贸合作
在模型训练结果中,“自由贸易协定”“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双循环“等词表明,RCEP的成员国注重通过发挥协定实现促进合作共赢的目的。
区域高质量经贸合作一直是成员国关切的问题。RCEP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为区域合作的深化发展创造了机遇。有学者认为,未来RCEP对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中日韩FTA推进、供应链与产业链一体化、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宋志勇、蔡桂全,2021)[9]。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学者实证检验并模拟了亚太地区不同路径下贸易协定整合的潜在收益,认为RCEP有助于亚太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韩剑、许亚云,2021)[10]。自由贸易协定方面,有学者提出完善中国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谈判策略(全毅,2021)[11]。
由此可知,RCEP通过制定各国关税承诺,更好地实现了贸易合作便利化,有效带动了区域高质量经贸合作。但是,RCEP对原未实现零关税的商品大多未能突破下限,这影响了经贸合作的高质量发展。为此,一方面,缔约国要按照规定进行贸易合作;另一方面,缔约国应加强对RCEP规则的宣传,同时夯实机制平台并促进多方联动。
4.3 制造业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RCEP的主要内容。在LDA模型的训练结果中,“知识产权”“制造业”“数字贸易”等词表明,RCEP的生效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贸易合规便利化水平。
现阶段的大量数据表明,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RCEP协定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加强对制造业专利的保护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科技差距,缓解制造业对科技效能抑制的状况。有学者认为,制造业生产经营应与知识产权密切结合,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单春霞等,2023)[12];也有学者认为要使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应提高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王坤,2023)[13];也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制度措施(张慧,2022)[14];部分学者还对RCEP协定下价值链与制造业中的知识产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张建平,2022)[15];有学者表示随着RCEP协定的生效实施,区域价值链的稳定性将更加稳固(魏龙等,2022)[16]。
为了RCEP的顺利实施和协调发展,缔约国可以通过在原有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制度标准、加强协商和合作机制、强化信息和技术共享,全面发挥RCEP协定对价值链与制造业中知识产权发展的作用。
5 结论和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LDA模型对有关RCEP的研究主题进行研判,所得热点如下:
第一,数字经济与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得益于不受时间和实际距离限制的特点,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RCEP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降低关税水平等机制进行国际合作并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其结果自然会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区域高质量经贸合作。当前,尽管亚太地区存在不少互惠贸易协定,但发挥的作用远不及预期目标,RCEP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缔约国按规定进行贸易合作、加强对RCEP规则的宣传并夯实机制平台,以多方联动的方式促进区域高质量经贸合作。
第三,制造业的知识产权。本文的分析表明,制造业的知识产权是RCEP的主要内容,制定优惠条款,平衡地保护和促进区域内的知识产权,有利于贸易合规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并可以促进创新能力与制造业效能的提升。
5.2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对RCEP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放大数字技术对全球产业链分工作用,积极参与区域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扩大RCEP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程度,推进RCEP成员数字标准和信息安全合作,形成数字贸易规则的“中国方案”。
第二,加强对RCEP规则的完善与宣传。首先,成员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熟悉RCEP相关规定,搭建相关宣传服务平台;其次,成员国应深入贯彻实施RCEP相关规定,深度参与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同时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反馈和解决机制;最后,成员国要努力挖掘RCEP为本国提供的商机,借助RCEP协议带来的优势,增强国际合作,妥善应对挑战。
第三,完善制造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方面,成员国应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制度标准;另一方面,缔约各方应在制造业发展中融合知识产权的发展,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在产业发展中的研究,促进专利与标准的融合创新。
参考文献
BleiDM,NgAY,JordanMI.LatentDirichletAllocation[J].JournalofMachineLearningResearch,2003,3(Jan):993-1022.
李倩,王帅.LDA模型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阅读推广内容主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2(8):72-83.
俞红海,范思妤,吴良钰,等.科创板注册制下的审核问询与IPO信息披露: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本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22(8):45-62.
吴世文,房雯璐,贺一飞,等.网络游记中的旅行体验与城市记忆: 以深圳的城市旅行者为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2(4):116-28.
孙瑞英,陈宜泓.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国内智慧阅读研究热点及发展导向研判[J].图书馆建设,2023(3):82-93+103.
洪涛,陶思佳,卢思涵,等.RCEP助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22(7):48-54.
杨曦,杨宇舟.全球价值链下的区域贸易协定:效应模拟与机制分析[J].世界经济,2022(5):29-56.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贸易协定对全球价值链影响效应研究: 以RCEP为例[J].金融发展评论,2022(3):1-16.
宋志勇,蔡桂全.RCEP签署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21(5):68-82+127-28.
韩剑,许亚云.RCEP及亚太区域贸易协定整合: 基于协定文本的量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7):81-99.
全毅.CPTPP与RCEP服务贸易规则比较及中国服务业开放策略[J].世界经济研究,2021(12):30-41+85+132.
单春霞,李倩,丁琳.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驱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23(2):51-59.
王坤.进口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3.
张慧.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2.
张建平.全球价值链重塑下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J].当代世界,2022(12):10-16.
魏龙, 蔡培民, 王磊.价值链稳定性与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提升: 基于专业化投入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 2022(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