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技巧,以读促写;在写作中领悟阅读的重要性,写中有读。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教学;高中英语
作者简介:程建红(1982—),女,江苏省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
读写结合是指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文章不断积累词汇,将所学语法、句型等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同时了解各种文体的写作方式与风格,从而提升写作水平与阅读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本分析能力、写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1]。
一、读中积累,灵活运用知识
大多数学生存在词汇储备量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在写作时只能用一些低阶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甚至有时无法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大大降低了写作的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汇,增加自己的词汇储备量,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从而实现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的提高[2]。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1“Back to school”的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不认识的单词、词组、谚语等标注出来,并将其摘抄到自己的词汇积累本上。比如,学生在阅读Reading板块的语篇时,看到“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这一句经典谚语时,可以用波浪线、横线或荧光笔对其作出鲜明的标注,并将这一句谚语摘抄到积累本中,以便于日后的记忆和复习。
此外,学生还可以在积累本中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比如,学生可以用红笔将语篇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词组、句型等标注出来,方便日后重点复习和记忆。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教师还需要着重讲解文章中出现的关键短语,如bring sth to sb、be different from、can't wait to do、lead to、take advantage of、take an active part in、do one's best、remind sb of sth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短语的正确用法,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短语的不同形式。比如,bring sth to sb和bring sb sth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但都具有给某人带来某物的意思。教师还可以对同义词进行拓展。比如,difficult、hard、tough、arduous意思相近,都有表示“困难的”的意思,但在困难程度上有细微的差别。通过了解短语的不同形式以及同义词,学生能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不同形式的短语来提高写作质量和表达效果。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后布置一项与单元主题对应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将在此单元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尝试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短语附近标注出其所有的形式,在具有同义词的词汇附近标注出其所有的同义词。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还有利于扩充学生的词汇储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以致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质量的效果[3]。
二、读中分析,习得语法结构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语法使用错误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着重关注与分析优质文章中语法的使用规则,并将其牢牢掌握,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实现写作质量的提高[4]。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int 1
“Wish you were here”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以旅游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旅游的好处与弊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单元中的语篇时重点标注以下几句话,帮助学生牢牢掌握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语法结构。
“More nature-centred tourist attractions, where man and nature live in harmony, can be greatly impacted or even destroyed by the flood of tourists.”。在这句话中,“where man and nature live in harmony”作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对“nature-centred tourist attractions”的补充说明。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可以了解到,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由关系代词which、who、whom、whose或关系副词when、whose等引导,且用逗号与主句隔开。
“Local festivals and customs, which may have deep meaning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can simply become entertainment for tourists.”。在这句话中,“which”修饰的是“local festivals and customs”,突出了这些节日和习俗在特定文化中的深远意义。通过以上例子,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先行词可以是单个名词、名词性短语,还可以是整个句子中的某一部分。这种结构不仅丰富了句子的信息量,还体现了英语表达的灵活性。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所有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以此加深学生对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印象。同时,教师可以布置有关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练习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My favourite place to visit is a little village near Shanghai.”“My grandma was born there.”这两个简单句合并为一个含有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复合句,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随意挑选一个自己喜爱的地点,要求他们必须使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来描述这个地点。比如,在描述公园时,学生可以这样表达:“I like to be in the park,where the scenery is beautiful all year round.”。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能够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用法,还能够促使学生实现由读至写的迁移,落实读写结合教学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优质文章中使用的语法、句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更多语法知识,使写作更为准确、表达更为流畅[5]。
三、读中归纳,了解多元题材
高中英语写作常常包括书信类型的写作,如道歉信、求助信、感谢信、申请信、投诉信等,也包括介绍节日习俗和自然风景的题型,还包括故事续写类的题型。这需要学生阅读各种题材的语篇,在阅读中进行归纳总结,深度掌握不同文体和文本语言风格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6]。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中Project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再详细讲解该板块的内容,如关于元宵节和元宵节活动的表达等。学生需要将其中的重点知识记录到积累本中。比如,“carry or hang up paper lanterns,and solve riddles written on them”“eat rice balls”“enjoy a family get-together”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摘抄其他介绍传统节日的范文,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让学生阅读并按照以上学习方式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摘抄和记忆。
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内容,将其中凸显传统节日重要性的表达重点标注出来。如“Traditional festival teach us a lot about our nation's history.”“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a source of national pride and help shape our national identity.”等。学生需要有选择性地摘抄与积累。在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教师需要布置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将积累的词组、句型、词汇等运用到写作中,同时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融入真情实感,写出具有个性化色彩、可读性强的文章。
学生阅读多种题材的语篇,在阅读中归纳积累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方式,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提高写作质量[7],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内涵,提升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
四、读中模拟,实现读写迁移
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中,读中模拟是一种典型的写作训练方式。模拟写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架构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学生搭建文章整体框架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读写迁移,培养创造性思维[8]。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1“Back to school”的Extended reading板块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该板块的语篇,概括语篇每一个段落的核心内容,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语篇的框架和思路,明确语篇分别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英国校园生活进行描写的—school timetable、subjects、1698efdc6e220afa87d4a59be45bd806class size、class discussion、homework、school lunch、clubs。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更具逻辑性。
在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语篇框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语篇结构进行仿写,以中国的学校生活为背景,模仿语篇中运用的句式结构,描述中国的学校生活。比如,学生可以“school timetable”为主题,仿照语篇的句式结构,详细介绍中国学校的作息时间,如“The Chinese school day commonly begins around 7 a.m. and ends around 10 p.m.”等。
通过这样的模拟写作训练,学生不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关于这类题材的文章框架范式,还能积累适用于这类题材的多种句型和高阶词汇。此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仿写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与情感体验,实现精神、思想、主题层面的深化以及语言风格的个性化,从而不断提高写作质量。
五、读后反思,优化写作技巧
读后反思一方面是指学生在阅读优质的文章后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在创作之后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反思。学生可以将优质文章中的优美语句或高阶词汇摘抄积累下来,运用到写作中,提升写作技巧;还可以将自己的文章与优质文章进行对比,找出自身文章的不足之处。此外,学生还要检查文章中是否有单词拼写错误、语法使用错误等情况,思考一些语句能否可以用更好的句型进行改写,一些单词能否用具有相近含义的高阶词汇来替代,以此提高文章的质量。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问:“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hip?”,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一单元的内容找出答案。在学生找到答案“they may comfort the heart,advise the head and help us achieve the goals we set for ourselves.”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用更好的句型或者更高阶的词汇来改写这个句子。教师可让学生对其进行改写,并将其摘抄到积累本中,为下一次的写作积累素材。
接着,教师可以“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hip”为
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于友谊的看法以及友谊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完成初稿后,先仔细阅读自己的文章,重点检查文章中是否有单词拼写错误、语法使用错误等问题,并进行纠正。在确保文章没有基础性错误后,教师可鼓励学生重新审视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试着用更复杂的句型、更多样和高阶的词汇进行替换,优化文章的语言表达。通过这样的反思和修改,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文章与教材中的语篇进行对比,从句型运用、思想深度、主题意义、语篇结构、标点符号、语法、词汇、创意等多个角度审视、找出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交换阅读各自的文章,让学生互相点评,指出对方文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同时将自己觉得对方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进行圈画与批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文章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丰富写作技巧,还能够吸收他人的优点并加以运用。
通过读后反思,学生不仅能够优化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批判性思维,为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丰富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提升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伟静.读写结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3(23):102-104.
[2]丁亚梅.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2):67-69.
[3]李明峰.以读写板块为依托高效开展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J].英语教师,2023,23(15):152-154,158.
[4]秦朝萍.读写结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6):44-46.
[5]姚彬.读写结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23,16(34):23-25.
[6]何爱莲.基于深度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索[J].英语教师,2023,23(15):77-80.
[7]邱爱娇.读写结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新路
[J].高考,2023(7):122-124.
[8]韩世进.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之探究[J].校园英语,2023(49):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