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高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文章简述了在开展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时整合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讨论如何通过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制订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链等策略保障教学内容整合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内容整合
作者简介:杨景秀(1988—),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中学。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覆盖范围广、时空跨度大,但是部分高中针对高一高二学生安排的历史课时相对较少,导致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面临巨大挑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建议”提醒教师“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为了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特定的主题精心整合内容、创设情境、实施教学。
一、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内容整合的必要性
在当下,高中历史课程需要培养的是拥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家国情怀和较强思辨能力的人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适时改变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体系,不再以知识储备量和记忆史实的准确度作为评价标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也应从重点关注单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向关注大概念、大单元、大问题转变。统编版教材“通史+主题”的单元结构也适合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主题为引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提高综合能力。
二、大单元主题教学内容整合策略
(一)根据教材确定主题、整合内容
教材是教与学的工具。为了高效利用教材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在教学前分析教材具体内容和编写逻辑,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再围绕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在主题的引领下,教师可以更有效地筛选教学素材,更顺利地设计教学活动[1]。
1.依据课程标准提炼主题
课程标准将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划分为多个专题,并分析了这些专题的教学主题、内容。教师在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时,应在整合单元内容前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的相应片段,提炼出大单元教学主题,为整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找准切入点。同时,教师可以围绕大单元教学主题适当引入课外资源,如相关历史文献、影视资料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围绕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打造跨学科历史课堂。
下面,笔者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分析整合该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和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过程为教学重难点,教师需要适当收集有关的课外资料,辅助学生理解上述内容。其次,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条件和过程,并简要介绍了其他航路的开辟;“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具体分析了新航路的开辟如何使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涉及人口迁移、动植物交换、疾病传播、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等内容。最后,教师可以根据上述内容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全球联系的建立与时代的变革”,并围绕单元主题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大航海时代的全球联系和时代变革下的世界格局。为了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深度,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介绍航海家事迹的文学作品片段和影视资料;也可以适当补充介绍航海路线选择与地理环境、物种大交换之间关系的文章,让学生了解相关地理、生物知识。
2.聚焦核心素养
在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还应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确保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发展。而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从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出发分析教学内容,找出适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切入点。部分教师的教学困惑是,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在每次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都兼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方面培养目标。笔者以为,在每次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都兼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方面培养目标这一想法并不现实,可能导致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束手束脚,想不出如何设计高效的历史课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性、层次性、趣味性,教师可以聚焦核心素养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设计教学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以及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其他方面核心素养[2]。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师在教授这一单元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教师可以据此提炼“伟大转折显特色,巨大成就奔富强”的大单元教学主题。此后,教师可以结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并给教学内容划分层次,确保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根据上述目标,教师可以将该单元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的教学主题定为“伟大转折 特色出现—伟大的中国富起来”;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的教学主题定为“深化改革 砥砺前行—中华民族强起来”,然后从这些内容出发精心筛选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
(二)立足课程标准与学生学情制订教学目标
教师在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后,还应认真考虑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与教学主题有密切联系,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情。为了保证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探索自己可以如何有效制订教学目标、精简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系统化。
1.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重难点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深入研读其中的具体要求,找准教学的着力点与突破点[3]。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对比旧版本和新版本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变化趋势,重点解读新增内容。
下面,笔者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首先,相较于旧版本,这一版课程标准围绕“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以及“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等。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着重考虑以上内容。其次,教师应明确这一课在这一单元中的重要性,以及这部分内容既涉及中国史,也涉及世界史。最后,教师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从国内、世界两个视角出发整合知识。教师可以由此把本单元教学主题提炼为“浴火重生的中华民族”,把本课的教学主题提炼为“英勇不懈抗争 带来光明前景”。
2.给教学目标划分层次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还应确保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能推动不同水平的学生发展[4]。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细化教学目标:第一,分析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量与知识结构;第二,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与学习表现,合理预估其学习能力;第三,分析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总结教学重难点。
下面,笔者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为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知识结构,教师需要设计一些课前问题,如“隋朝灭亡与其他朝代灭亡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隋唐时期社会高度繁荣”等。在明确学生的实际学情后,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与学习表现,并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总结教学重难点。具体分析上述内容后,教师就可以逐步细化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更有层次。
(三)围绕核心概念设计问题链,开展拓展教学
在组织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应围绕核心概念设计问题链,把历史教学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推动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探索[5]。
下面,笔者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将大单元教学主题确定为“中国版图奠定 盛世潜伏危机”后,教师可以围绕“版图奠定”这一核心概念设计问题链。
【主问题】明清时期中国版图是如何确定的?
子问题1.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关键措施来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
子问题2.清朝建立后,统治者如何在继承明朝的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疆域?
子问题3.在明清时代,我国哪些重要的地理边界被确定下来了?
【主问题】版图奠定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子问题1.版图奠定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何作用?
子问题2.版图奠定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三、进行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内容整合时的注意事项
在整合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以下两方面内容,以确保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一)确保大单元教学主题的统摄性
大单元教学主题应该是教师整合教学内容的核心,在制订教学目标、筛选教学素材时,教师均应
以大单元教学主题为重要依据,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碎片化。
(二)注重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
在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后,教师还应注重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尽量通过一系列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6]。
结语
在进行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内容整合时,教师不仅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还应确保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清晰的大单元教学主题,制订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以及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链,并据此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以切实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李芮.深度学习下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探索:以“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为例[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3(12):7-9.
[2]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谷宇.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23(35):81-83.
[4]黄秋娟.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33):97-99.
[5]朱姗姗.立足学科素养引导深入学习:浅谈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9):35-36.
[6]陈志刚,杜芳.基于主题教学的高中统编教材内容整合[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