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感性艺术形态,音乐赋予城市独特的形象魅力和文化意义,塑造了人们对城市的独特感知,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情感依恋和精神享受。在深圳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都市,音乐与城市共生共融、共同生长。
作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地标,深圳音乐厅自2007年开业以来就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素养为宗旨,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走向公众。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支持下,深圳音乐厅创新性地推出“美丽星期天”公益音乐文化品牌,通过每周末举办古典音乐演出活动,源源不断地为市民输送精神养分,保障市民文化权利。经过十七年的沉淀,“美丽星期天”引领众多市民走进高雅艺术殿堂,让城市空间处处流淌着灵动旋律,为古典音乐如何服务城市文化建设交上时代答卷。
2024年6月至7月,“美丽星期天”奏响湾区艺术交融的和谐之音。深港澳三地艺术家因乐相逢,以歌相和,用音乐共同促进湾区文化交流与融合。6月30日,在喜迎“深中通道”顺利开通之际,“美丽星期天”推出了一场荟萃深澳两地合唱艺术的盛会。深圳飞越彩虹童声合唱团联袂澳门蔡高中学合唱团共同唱响《七子之歌》,触动人心。7月14日至28日,“美丽星期天”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合作推出三场不同类型的“巴赫的音乐世界”音乐会,引领观众走进巴赫构建的古典音乐世界,以艺术之名促进深港文化交流共建,为两地居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两个月内,无数不朽的经典曲目经演员的演绎得以呈现,深入百姓心灵。来自中国澳门、香港两地的优秀艺术团体代表与深圳本地艺术团体携手,用音乐之声构建起湾区人文交流的桥梁。
2007年,在“美丽星期天”初创之时,深圳音乐厅就开辟了“深港回音壁”板块,许多香港演艺团体纷纷前来深圳演出。近些年来,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共建人文湾区的价值深入人心。“美丽星期天”以推动湾区文化交流与融合、推进湾区演艺事业共同发展为重点,以音乐为纽带,为湾区城市的艺术家及优秀师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文化品牌的成长需要久久为功。“美丽星期天”公益音乐文化品牌从开始打造,到后来渐入人心,并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付出的努力不言而喻。
深圳音乐厅这座灿烂瑰丽的艺术殿堂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面向大众开展高雅艺术普及教育。2007年开业之初,面对大多数普通市民对高雅艺术的了解非常有限、对高雅音乐敬而远之的现状,深圳音乐厅在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下大胆创新,开全国之先河,创立了免费的、每周日举办的“美丽星期天”系列公益演出。这是当时全国首个真正免费的大型系列公益演出项目,目前也仍是国内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的公益演出项目之一。
迄今为止,“美丽星期天”已沉淀了十七年,共举办六百二十场演出,观众约八十万人次。项目携手七千余位艺术家,与市民共同分享了音乐带来的感动。虽为惠民文化品牌,“美丽星期天”却始终牢牢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品质、普及性、教育性”的特色,为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了“音乐大讲堂”“管风琴系列音乐会”“赏析音乐会”“线上音乐会”等系列主题,表演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民乐、合唱、音乐讲座等多种活动形式,致力于提升优质文化供给水平,带给观众不同层面的音乐享受。
如何让高雅艺术更加贴近观众,以音乐之美引发更深的共鸣,是“美丽星期天”一直在探索的命题。项目着力打造“讲演结合”的方式,在每场赏析音乐会中,艺术家在向观众展现古典音乐魅力的同时,对音乐展开个性化的“注解”与导聆,通过讲授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欣赏方法及音乐会观演礼仪等,让市民的音乐素养获得全方位提升。
“音乐大讲堂”是“美丽星期天”推动实践全民美育的一块金字招牌,备受市民喜爱。“音乐大讲堂”致力于用普通观众听得懂的方式来讲音乐、讲艺术,并通过多媒体视听、访谈对话、穿插互动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带来更生动的现场体验。讲座内容以音乐为轴心,延伸横跨至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各个领域。从初窥古典音乐大门,到渐入古典音乐殿堂,“音乐大讲堂”搭建起高质量美育平台,引导观众领略高雅艺术的魅力,在2023年荣获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多项荣誉,在艺术普及教育实践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深圳音乐厅的管风琴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巨型管风琴之一,也是深圳目前唯一一架巨型管风琴,可谓“镇厅之宝”。依托宝贵资源,“美丽星期天”定期举办管风琴公益音乐会,通过邀请国内外管风琴演奏家为市民演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管风琴音乐作品,举办管风琴主题乐器展等,同时跨界融合多种乐器,为管风琴音乐会增添更多色彩与层次,展现管风琴艺术的多元魅力。
经过十七年的沉淀,高雅而亲民的“美丽星期天”与深圳音乐厅的融合无间,在深圳人民心中蔚然深植。自此,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精心孵化的又一文化名片持续擦亮,彰显了深圳多年来致力于打造文艺精品、推动文化惠民的自觉。近些年,“美丽星期天”公益演出更是不断探索新模式,与时俱进地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尝试与变革。
自2012年起,“美丽星期天”项目探索打造“移动舞台”新模式,推出“走进”系列,邀请艺术团体把高雅音乐带到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医院等单位,让不同群体都能切实感受到文艺的滋养。深圳音乐厅还主动将弱势群体请进剧院,创新艺术传播模式,创办了“美丽公益”项目,与社会非营利性公益机构联系,邀请残疾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外来务工者等走进音乐厅观看演出,用音乐向他们传达关爱。
为让高雅艺术惠及更多百姓,在“美丽星期天”创办之初,深圳音乐厅便建立了覆盖全市的三十三个派票渠道,涵盖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同时量身打造了电子票务系统,不仅实现了公益门票在手机端一键抢票,还加入了智能化管理,对观众的爽约、重复抢票等行为进行了有效监管,极大地提高了门票的有效入场率。
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音乐厅一直坚守音乐普及教育和助力保障市民文化权利的初衷。深圳音乐厅精心打造的“美丽星期天”虽为公益项目,但每场活动的策划却始终保持创新的动力及对高品质的追求,不断着眼于流程的优化和细节的完善,致力于让观众体验更为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深圳本土成功打造的文化品牌,“美丽星期天”不仅肩负着为深圳市民服务、普及推广音乐艺术的使命,还承担着扶持本土艺术人才的重任。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正加快推进高质量文化强市建设,对文艺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深圳音乐厅搭建起艺术展示交流平台,邀请名家带动本土文艺人才的发展,加强本土艺术之星的培养,为深圳文艺发展储备人才。
“美丽星期天”的节目策划在确保整体艺术品质的基础上,特别向本土演出团体倾斜。在节目编排与档期安排上优先考虑本地团体,积极为本土优秀音乐人及团体提供展示平台,为本土艺术创作、青年艺术家发展、对外艺术交流创造机会。十七年间,从院校艺术团体、合唱团,到各区教师乐团、音乐组织,无数爱乐之人在“美丽星期天”的舞台上燃烧梦想,许多艺术家因为“美丽星期天”从深圳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特别开设的“从深圳起飞”板块以推介深圳本地培养的、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拥有杰出演奏才能的青年艺术家为重点,见证并支持着一批又一批深圳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与成才。伊斯曼音乐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于世界一流音乐学府的他们,如今或作为职业演奏家活跃于国内外的舞台,奏响深圳之声,或任职于专业艺术院校,反哺音乐教育。
观众年龄最大九十四岁,最小两岁;参演艺术家年龄最大九十岁,最小五岁;单场全部门票线上抢空用时最快十七秒,单场演员人数最多六百零八人……历经时光打磨,“美丽星期天”已成长为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与深圳市民一同见证、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记录。在这个美丽的公益舞台上,数不胜数的音乐瞬间凝聚成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印记,丰富着深圳的文艺生态,为城市文化生活注入汩汩不息的艺术活力,为保障市民文化权利写下精彩注脚。
音乐爱好者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