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2024-11-12 00:00陶心怡
客联 2024年8期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环节,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整体进程与成效。辨明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梳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就其实践路径予以探讨,必将为文化振兴的顺利实现,为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带来更多助力。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村振兴;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重要突破,但是距离人民期盼的美好文化生活愿景还有一定距离。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要立足时代发展大势,抢抓战略机遇,把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重要奋斗目标,脚踏实地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打造乡村精神文化新高地,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发展为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对于文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来,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快速兴起,农民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视野日益开阔,更加关注平等、公正和个人权利的保障等问题,对文化供给的需求更高、也更加强烈。而我国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却导致了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供给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文化诉求长期以来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发展中的问题必然要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农民文化权利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以高度的责任担当不断解决农村文化领域的一系列突出问题。站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只有牢牢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农民与日俱增的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才能让农民充分享有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振兴,更是文化层面的振兴,需要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人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抓好“人”这个关键因素,要以“人”为核心,推动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发展。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中“人”的作用发挥的坚强保障。一方面,能够夯实乡村文化服务的物质基础,更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充分彰显“人”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

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社会各方力量调动不充分

一是社会参与程度不足,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文化服务依然完全依赖政府,并没有社会力量进入,有些地方虽然有社会力量进入,但是参与主体不多,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作用发挥不明显,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项目较少、模式单一,且往往分开行动,不能较好实现多方协同形成服务合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全面

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乡村文化建设的质量。但是当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并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文化学习创作的动力,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碎片化娱乐上,比如打麻将、刷抖音、看电视以及跳广场舞等。二是对于文化建设置身事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文化创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一是从人才队伍的学历水平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学历大多以高中、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少。二是就年龄结构而言,中老年为主,青年人才较少,年龄断层严重。三是通观培养现状,当前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并不明确,缺乏有力的指导和保障,人才的发展晋升也存在较大限制。

三、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破解社会化难题,构建多元服务新机制

一要提升社会力量的参与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进一步拓宽准入渠道,通过项目公平竞标的方式让社会力量更多参与到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以及服务资源配送等领域,鼓励有资格有实力的社会组织进行连锁经营。二要加强各方协同,不断提升多元服务建设成效。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协调和监管的作用,确保各方力量的有效发挥。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间的对话交流机制,通过固定时间召开碰头会、推进会和总结会等方式聚集各方组织及时进行项目交流,探索行业发展合作的有效途径,共同商议解决合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破除误解和差异,不断汇聚共识,在积极交流中建立信任友好的合作关系,凝聚共建合力。

(二)破解主体化难题,谱写农民创造新篇章

一要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首先,要加强宣传,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播放宣传片以及政策宣讲等方式,让农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于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服务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要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增强农民文化创建的动力。最后,要搭建好文化展示平台,鼓励农民进行文化创造、文化展示和评比。二要增强农民的主体创造能力。首先,要增强农民的文化感知力,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文化书屋改造升级和增加文化活动频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加优秀和丰富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让农民在文化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文化鉴赏能力和水平,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文化自信。其次,要增强农民的文化分辨力,通过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并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尺度衡量各类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增进文化自觉。

(三)破解专业化难题,打造人才引育新高地

一要提升招贤纳才的能力,做好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断扩充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库。首先,可以通过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打好“感情、服务、宣传”三张牌,动员在外的本地人员返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其次,可以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引入高水平专业化人才进入农村文化建设队伍,助力乡村文化发展。最后,可以通过增加设置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以及文化专员岗位等方式,吸纳更多年轻力量进入乡村文化建设队伍。二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教育机制。一方面,要为乡村文化建设人员提供给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让有经验的老同志在工作中教育引导新同志快速成长。其次,要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破除身份论、年龄论以及学历论等局限,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标准选拔一批敢干事、能干成事的人进入文化建设服务队伍委以重任,为农村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最后,要建立健全人才考核机制,根据岗位、职务职称、贡献以及业绩等因素确立考核指标,增强乡村文化人才干事创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