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四个方向阐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慢就业;大学生;归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
(一)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岗位数量有限、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对口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求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差事,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和广阔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大学生不再急于投身职场,而是选择耐心等待,希望通过更长的时间去寻找符合自己兴趣、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岗位。
(二)社会观念的转变。在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中,大学毕业后迅速步入职场被视为一种自然而然且不容置疑的选择。这种观念认为,只有立即就业才能体现出大学生四年学业的成果。然而,时光荏苒,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开始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对于职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包容。家长们开始意识到,孩子的幸福和职业满意度远比单纯的就业速度来得重要,因此,他们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接受度有了显著的提升。社会大众也逐步改变了以往对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期待,不给这些毕业生施加沉重的就业压力。这种态度的转变,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目标,更加深思熟虑地规划自己的事业。
二、教育体制因素
(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持续扩招,高校在校生急剧增加。这一现象一方面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众多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岗位竞争愈发激烈,这让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与困惑。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一些大学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慢就业”的办法。这种选择,既是对当前就业压力的一种回应,也是大学生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审慎思考和积极探索。
(二)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各高校持续扩大规模、增设专业,但在增扩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和自身办学条件的科学衡量,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趋同严重,就业竞争力大大削弱;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口径较为固定,而人才培养又有一定的周期性,很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到真正的“同频共振”。由此导致的就业专业相关度低、专业对口情况差等问题。
(三)高校职业教育的不足。虽然目前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旨在为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内容空洞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课程内容往往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和深入的分析,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同时,形式单一也使得课程缺乏吸引力,通常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面对众多的职业选择,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感到无比迷茫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便选择了“慢就业”的方式,试图利用这段时间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
三、个人因素
(一)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往往忙于应对各种课程学习和校园活动,却未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由于缺乏这样的自我认知,他们自然也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时,面对众多的职业选择和复杂的就业形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毕业后,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来深入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他们渴望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一条与自己兴趣、能力相匹配的事业之路。因此,他们毅然选择了“慢就业”,将这段时间视为自我成长和探索的重要阶段,为以后的事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心理压力与逃避心态。在当今社会,就业竞争之激烈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社会压力也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地压在大学生们的肩头。面对严峻的形势,一些大学生可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慢就业”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他们渴望通过暂时不就业,远离那紧张的求职氛围和残酷的竞争环境,以此来缓解内心如潮水般汹涌的心理压力。他们试图在这段看似“逃避”的时光里,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三)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持。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来说,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家庭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无需担忧经济上的压力,不用像那些家庭经济拮据的同学那样,一毕业就急于寻找一份能够维持生计的工作。正因如此,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在职业选择方面,他们也更自由从容。他们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深入了解不同的行业和职业,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亲身体验各种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从而更加精准寻找自己的事业方向。家庭的强大后盾,给予了他们选择“慢就业”的底气。他们可以在没有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意愿去探索未来的道路,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另外,部分家长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一味求稳,认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这类体制内的工作相对稳定。受家长就业观念影响,众多毕业生不约而同开启了考公、考编之旅。家长也在经济上、时间上全力支持孩子考公、考编,如此行径,加深了就业岗位的体制内卷程度,造成了“慢就业”。
四、新兴职业与创业热潮
(一)新兴职业的涌现。在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就像一股澎湃的浪潮,不断推动着社会快速前进。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的持续进步,一系列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新兴职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然而,这些新兴职业由于尚处于发展初期,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其行业规范和职业发展路径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深入了解这些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内容。同时,大学生也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些职业所带来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的转变。
(二)创业热潮的影响。当前,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潮流,无数机遇与挑战并存,吸引着众多勇敢的追梦者投身其中。在这股创业热潮中,不少大学生怀揣着炽热的创业梦想,渴望在广阔的商业天地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他们希望通过选择“慢就业”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同时,他们还在努力地寻找创业机会,他们时刻关注着市场动态,敏锐地捕捉商机。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他们期待着能够找到创业契机。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财富和成功,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是社会环境、教育体制、个人因素以及新兴职业与创业热潮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一方面,高校、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何珺,方晓田.Z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成因与纾解之道[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1):101-112.
[2]李金萍.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4,26(0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