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立足于价值和路径的角度,剖析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依据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总体形势,提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性措施,以期为民办高校加强党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价值;路径
在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地民办高校在抓教育教学的同时,必须把党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强大政治保障。积极探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是为了回顾、总结、创新,给民办高校一些启发,给党建工作者一些建议,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符合教育改革理念,适应新时代、新环境。
一、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分析
民办高校抓好党建工作,有利于维护党的先进性,培养一批批高素质人才,有利于高校各项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民办高校在发展规划中,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的安排,关注每一项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具体分析如下:
(一)维护党的先进性。
民办高校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可以全方位地渗透党建内涵,维护党的先进性。当前,在党建工作中,包含一系列精彩的党建活动,如:红歌演唱、四史演讲、民族舞蹈表演、传统文化鉴赏等,这些活动可以吸引学生踊跃参与。青年学生的参与,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进步。在党建之路上,需要这样的活力,需要维护党的先进性。此外,维护党的先进性,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内涵,需要了解时代发展趋势。民办高校汇聚人才、汇聚知识,民办高校的每一步发展,都紧贴时代背景。在党建工作中,民办高校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可以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实践活动,丰富党建内涵。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都可以参与党建工作,支持党建工作,竭力维护党的先进性。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
基于党建工作,学生可以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对今后的职业,对社会主义建设,形成自己的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党建工作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持社会主义建设。具体来说:一方面,提升学生思想境界。民办高校开展党建工作时,思想教育是一项重点。民办高校致力于从理论、实践两条线索,让学生深刻认识集体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内涵,呼吁学生从“利己主义思想”转向“集体主义思想”,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开展党建工作时,民办高校可以通过讲座、论坛等,分析“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等先进理念,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指导学生树立长远而积极的职业观,提醒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做好服务的准备,做好奉献的准备。
(三)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党建工作可以传递先进思想,弘扬党的精神,不断深化党建工作,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民办高校的内部氛围,带动民办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举例来说,为了落实各项党建工作,民办高校要突出思政教育,定期组织“思政学习”“思政培训”,并建立相关的培训机制、管理机制。民办高校内部的师资建设、学科建设、文化建设等,不能停滞不前,需要通过“思政学习”和“思政培训”,不断取得进步,形成先进的师资队伍、学科体系和校园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党建工作的部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属于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另外,民办高校的每一步发展,需要指引,需要激励。在党建工作中,党的精神,就是一种指引;党的关怀,就是一种激励。民办高校可以坚持“两手抓”工作方针,一边开展党建工作,一边制订发展战略,在党建工作中体现民办高校的发展理念,在民办高校的发展理念中体现党建工作内涵。进入新时期,民办高校迎来新的发展环境,在寻求发展机遇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可以继续深化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为基础,以党的先进性为力量,铺好民办高校发展之路。
二、改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路径
(一)创新党建工作形式。
民办高校不能一直走老路,要从创新视角出发,采取新的党建工作形式。比如说,部署党建工作时,民办高校要慎重召开各种会议,不过度依赖会议模式,将一些基础性的对接工作转移到线上,通过“党建工作实效性对接群”,及时解决问题,加快党建工作进度。同时,以“微信小程序调研”的方式,聆听学生对党建工作的意见,让学生的精神状态活跃起来,积极融入党建工作,思考党建工作的意义。此外,策划党建活动时,民办高校要合理划分教师的责任,不给教师过多的压力,从“教师领导学生”的理念中走出来,树立“多主体协同策划”的理念,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党建活动的策划。学生参与活动策划环节之后,可以产生更深刻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心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对党建活动的重视程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诉求和想法可以直接融入党建活动,使党建活动个性化、新颖化,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取得更好的实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
民办高校要注意党建工作的氛围,增添活泼、有趣的元素,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党建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增加宣传物料。为了全方面地渗透党建内涵,民办高校不能仅仅依靠口头动员,要增加相关宣传物料。比如说,在各个教室,合理布置“党建海报”,以别具一格的图文信息,抓住学生视线。或者,在各个走廊,展示“党建展架”,分主题介绍党建信息,包括:爱国主题、奋斗主题、团结主题、创新主题等,在校园内部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平台。民办高校开通微信公众号之后,可以留出专门的版块,用于党建报道,将党建工作的情况及时传播出去,学生访问微信公众号时,可以很自然地接触党建信息。同时,民办高校可以运营“党建抖音号”,有计划地报道党建工作,从“党建宣传+学生生活”的视角切入,记录党建工作的难忘瞬间、发展历程。总之,民办高校要善于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将新媒体平台打造成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加强线上的党建氛围。
(三)完善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
民办高校要意识到考核的重要性,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完善党建工作的考核机制。比如说,建立“双模式党建考核机制”,包含“阶段性考核模式”和“期末考核模式”,严格把关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在“阶段性考核模式”中,主要考核内容为:是否完成阶段性党建任务、是否达成阶段性党建目标。在“期末考核模式”中,重点考核内容为:整个学期的党建工作成果、教师队伍的表现、学生群体的表现。在考核机制的督促下,民办高校内部的党建工作逐渐迈向规范化轨道。另外,民办高校还要意识到激励措施的重要性,在激励环节中,详细统计党建工作量,公平展示党建工作成绩,让各个主体感受到一视同仁。例如,建立“党建工作精准激励机制”,针对不同主体,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实施精准化激励。如:党建工作的策划者,可以颁布“创新奖”,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可以颁布“管理奖”,党建工作的参与者,可以颁布“杰出表现奖”……民办高校要通过激励措施,给予各个主体荣誉和奖励,树立党建工作榜样,不断壮大党建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许小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111-113.
[2]李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J].黑河学院学报,2019(01):81-82.
[3]崔凤,高戈.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研究[J].学周刊,2019(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