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4-11-12 00:00张小宁
客联 2024年8期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和提升对海量信息和数据根据目的有效地搜集、筛选和分析整合,成为一个人的基本能力要求。而这样的基本能力,需要思辨和批判性思维的支撑。语文学科作为为各门学科的学习提供听说读写支撑的基础工具性学科以及最重要的文化载体,通过语言的教学承担思维培养任务更是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还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目的在于“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其全面发展和未来学习能力的关键。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深入理解文本。批判性思维能够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本,揭示出文本背后的更深层含义、主题、情感和意图。通过深入理解作者的修辞手法、隐喻和象征,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识别和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揭示作者在文本中传递的隐含信息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

(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还能够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识别问题本质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能够准确辨认问题,并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批判性思维强调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形成更全面的观点。

(三)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理性的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甚至从不同视角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假设,以缜密的逻辑、思辨的方式主动去探寻和验证,从而迅速并有效获取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同时不断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心智特征。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对文本的表面理解上,教师主导型掌控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答案,缺乏主动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还影响了其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二)问题

过度的重视课本理论,对教师过于依赖:在从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多数学生使用被动学习方式,教师则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主体。这种站位的错误,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师生没有重视批判性思维教学:因为教师不具备批判性思维意识,致使其语文教学也受到了影响。由于语文批判性教学的缺失,导致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上,逐渐养成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限制了学生空间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阅读教学方式不受重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方式不受重视,阅读教学实践难以开展。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与要求,这种以应试教育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导致学生思维僵化。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课堂氛围与教育环境形成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特点,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其在疑中生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与求知欲。问题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是促使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形成的出发点,巧妙的问题情境能启发与唤醒学生固有的知识与经验,激活思维能力。

(二)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学生敢疑。罗杰斯认为:“一个人批判思维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他感觉到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础上的,最终获得最优质的表现。”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有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和敢于质疑,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其良好心智特征的形成。

(三)传授质疑方法,引导学生会疑。有了问题情境和宽松的环境仅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基础,还需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提问是否有价值。教师要传授学生对文本质疑的方法,注重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含量。例如,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标题、副标题、段落和图片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思维的动力。

(四)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多元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可以让学生在探讨文本中的观点、情感和主题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论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轮流辩论,学生需要在辩论中提供清晰的论证和例证,同时能够有效地反驳对方的观点。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情感,还能锻炼他们的论证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辨析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选取具有争议性的文本或现实案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辨析问题能力。通过对比不同观点的立场、论据以及背后的逻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策略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锻炼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案例分析

(一)《天文学上旷世之争》案例分析。《天文学上旷世之争》一文讲述了古代和近现代天文学家的争论,包括地圆论和地平论等不同观点。这种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涉及多元的观点和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欲望。学生被引导阅读课文,了解不同天文学家的观点和理论,通过对比不同观点的立场、论据以及背后的逻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孔雀东南飞》案例分析。《孔雀东南飞》讲述了一桩爱情婚姻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并非男主人公的始乱终弃,而是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针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词,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比如,可以问学生:“词中描绘的孔雀东南飞有什么不同的象征意义?从情感、文化、历史等角度,你如何解读这幅意象?”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孔雀东南飞》这首词,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考能力。

(三)《归去来兮辞》案例分析。《归去来兮辞》讲述了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思想。选取《归去来兮辞》相关的主题,如人生价值、归隐思想、世俗与真实等,小组轮流进行辩论。学生需要在辩论中提供清晰的论证和例证,同时能够有效地反驳对方的观点。将学生的讨论和辩论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篇词的主题和情感,还能锻炼他们的论证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结论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宽松环境、传授质疑方法、组织小组讨论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等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的专家和教师进行探索和尝试。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可以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学生人生征程上的助推器,推动学生走向更加理性和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蒋萍.大单元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天津教育, 2024(4):120-122.

[2]周燕.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理解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J].新课程, 2023(8):139-141.

[3]杨万扣,任丽艳.劳动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中学语文, 2022(2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