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外语教学服务能源类高校人才国际化培养初探

2024-11-12 00:00曾益
客联 2024年8期

摘 要:在全球化语境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背景下,推动能源类高校复合型、创新型能源人才培养,推进外语教育支持服务石油类人才培养、创新跨学科融合,是新时代赋予大学外语教育的重要使命。我校作为能源特色类院校,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工科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亟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智力保障与人才支撑。

关键词:双碳背景;外语教学;能源类高校;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在碳中和目标下,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国际人才培养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我校作为能源行业特色类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因此,探究碳中和背景下的长江大学能源类国际化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现状与问题、人才培养的策略与保障条件对于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国内关于碳中和人才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成果较少,但低碳教育概念已在国内趋于成熟。国内学者已着手针对人才与专业等多方向进行探索,早在2004年,“环境教育”等名词就已经在国内兴起。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举行后,国内“低碳教育”便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石定寰(2010)针对可再生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要将新能源人才培养纳入到本科、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中。在能源类院校外语教学中,学者们提出相应培养策略,比如过度强调语言本体而轻视语言运用情境(王初明2010),与各个学科专业的融合不足(蔡基刚2011;黄萍2020),综合素养培养存在缺失(王守仁2013),教学内容“千校一面”(王海啸2018)等。为弥补这些不足,促进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外语课程体系须在新工科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重构,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为核心,着眼于语言应用与学科交融,推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培育改革。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探讨如何构建适应新工科建设、彰显校本特色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助力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创新型工科人才。

国内关于能源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石油精神育人与高校学生双创能力提升等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内能源类高校对育人质量提升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但分析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类高校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突出优势与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均较少,仍需继续探究。

三、外语教学服务能源类高校人才国际化培养措施及建议

为服务能源类高校人才国际化,可以从校本特色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建设、能源科技英语语料库的开发和高级别外语竞赛及能源类行业考试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

(一)“面向能源类专业校本特色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框架设计与内容拓展

能源类专业校本特色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含能源类外语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要求、课程体系框架设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群构建、教材遴选、教学材料补充、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应用。服务能源类学科建设的大学外语课程应注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获取能源学科前沿知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增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聚焦外语教学理念更新、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群构建、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思政实践、外语教育新形态建设等方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优质课程为目标,以专门用途英语教材遴选和课程建设为核心,开展有益的大学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

2.国际化能源类人才培养的融入思政建设方案

“碳中和”目标蕴含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能源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绿色理念的融入提供了新思路,并对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将其贯彻到能源类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具体而言,“双碳”背景下的能源类类大学外语课程标准主要涵盖以下核心素养和能力要素:①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互鉴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全球工作与交流需求;②专业领域外语(英语和俄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用外语有效进行专业沟通与国际合作;③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外语学习提升协同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全球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在国际职业市场胜任工作,实现个人职业发展;⑤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为学生参与全球事务赋能,使其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个人力量。

(二)开发能源科技英语语料库

在能源产业的跨国经济活动中,能源英语的翻译是交流合作的重要媒介和桥梁。能源英语术语具有专业性,并且部分词语来自普通英语,但是词义有变化,并且其意义具有专业性,与普通英语所表达的含义不同。面对能源英语如此庞大的知识储备量,能源英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事情,这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能源英语,还能帮助他们更高效地获取对应能源术语的翻译,为能源英语的英译和汉译工作以及论文写作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保证语料来源的可靠性与语料的准确性,我们会收集能源行业以及能源相关的学科,如油气地质(包括地质录井),地震勘探,测井射孔、井壁取芯、非地震勘探方法(重、磁、电、化探)、钻井工艺(包括中途测试、完井技术)、钻井设备、油气田开发及开采(包括试油)、油田化学、储运及油气田地面工程、海洋石油技术、石油炼制、炼油设备、石油化工、石油经济等专业领域的文献,将文献中的中英对照的摘要部分作为语料来源进行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三)高级别外语竞赛和能源类行业考试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基于新工科背景,重视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教育,关注石油、石化及新兴碳储行业应用,注重学科交叉,强化校企融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增加人才的就业竞争力。首先,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高级别外语竞赛。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已经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了“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阅读大赛和演讲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来,我们会进一步进行规划,争取获得更高级别的奖项。其次,我们会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能源类行业考试(国际人才行业英语考试(石油石化)ETIC—PPI)。国际人才行业英语考试(石油石化)秉承国才考试理念,有机融合外语能力与石油石化行业特色,考查石油石化行业所需的通用英语能力和行业英语能力,树立行业人才外语能力评价标准,服务企业人才招聘与选拔,是国才考试在行业专业人才选拔培养上的纵深推进,构建完整国际化人才培养格局。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服务能源类高校人才国际化培养有助于扩展能源类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深度,以人才培养的各过程作为切入点,利用碳中和背景为切入视角进行能源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丰富碳中和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思路,拓宽能源类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内容。另一方面,总结目前能源类高校碳中和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类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薄弱之处,并提出完善人才培养的建议与策略,有助于丰富能源类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黄萍."网络教学平台“WebQuest”在高职英语应用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现代职业教育.28 (2020): 200-201.

[2]王海啸."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探析——以9所高校为例."外语界.06 (2018): 36-43.

[3]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外语界.06 (2013): 9-13+22.

[4]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外语教学与研究43.04 (2011): 609-617+641.

[5]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42.04 (2010): 297-299.

[6]石定寰."加强产学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2.01(20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