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是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该历史时期中国经历了多个政权的更替。那么其他亚洲国家在封建时代是怎样的呢?《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以《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为单元,编排了《古代日本》《阿拉伯帝国》两课内容,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作为封建时代亚洲国家的代表进行讲述。为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对课本中知识的梳理,又要注重分析、解答相关习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解题技能。
一、古代日本
《古代日本》一课分“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三目对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其中“6世纪前的日本”简单介绍了大和国的统治、部民的地位等。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6世纪前的日本历史有初步的了解。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幕府统治”部分主要讲解了日本庄园、武士、武士团,以及幕府的形成、幕府与天皇的关系等知识。日本幕府统治时期长达近700年。
对于古代日本这部分知识,各种测试试题主要考查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大化改新的内容、作用和影响等内容。
例1.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大和政权的建立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D.明治维新的推动
解析:解答该题可以联系教材中与之相关的知识。教材指出:“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该题题目描述了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宫城的相似之处,可以看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大化改新的影响。故本题选C。
例2.大化改新前,部民是主要生产者,没有人身自由。大化改新后,国家占有土地,班给公民口分田,以租庸调的形式向公民征收国税和课以徭役,而公民紧缚在口分田上,以臣属关系依附于国家。这说明大化改新(")
A.提高了地方管理职能B.加强了武士阶层的力量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推动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解答初中历史选择题,需要认真审题,联系所学,分析各选项,看选项描述是否正确,是否与题干紧密相关。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大化改新对土地制度、国家和公民关系的影响,没有涉及地方管理职能,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武士阶层的力量变化,可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这种改革促使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并非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可排除C项。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前日本的生产关系主要是奴隶制,大化改新后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将土地国有化并分配给公民,公民以租庸调的形式向国家缴纳赋税和承担徭役,这种改革促使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D项正确。故本题选D。
二、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一课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以及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的创立部分,需要牢记的知识有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创立时间、创立者以及阿拉伯帝国的雏形等。阿拉伯帝国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阿拉伯统治者不断扩张的结果。在进行该部分内容学习时,需要明确阿拉伯国家扩张的时间点以及版图的变化,借助地图辅助记忆。阿拉伯文化是本课的重要内容,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牢记阿拉伯在代数学、医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在各种测试中,相关习题对该部分知识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文化方面。
例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说明阿拉伯人(")
A.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B.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C.垄断了亚欧之间的商贸
D.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解析:解答该题应注重理解题意。题干材料说明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的内容,材料并未涉及,均可排除。故本题选B。
例4.公元7—13世纪,阿拉伯学者们吸收了希腊、罗马、印度、波斯、中国等国的文化营养,与本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并加以发扬光大,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这表明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A.建立了伊斯兰教B.沟通东西,兼收并蓄
C.统一了阿拉伯半岛D.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解析:本题要求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解答该题需要联系所学,判断所给选项与题干的联系是否紧密。从材料中的“吸收了希腊、罗马、印度、波斯、中国等国的文化营养,与本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沟通东西,兼收并蓄,是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故本题选B。
学习《阿拉伯帝国》一课的过程中,为提高记忆效率,我们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进行有序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围绕该课内容设置的习题难度一般不大,但是稍有不慎容易出错,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仔细审题、谨慎分析、认真作答。
从对《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这一单元知识的梳理可以看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重重点知识的背诵与记忆,又要刨根问底,多思考、多对比,分析每一次政权更迭、社会变革的内在原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以及判断能力,真正地从历史中有所学、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