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有效复习备考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2024-11-11 00:00:00缪雪梅
高考·中 2024年11期

摘 要:认真做好复习备考工作,是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助力学生高考胜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基本实现路径。本文将从合理确定复习备考方向、科学制定复习备考目标、全面夯实学生复习备考根基、注重复习备考方法教授、有效强化复习备考合作学习、强化仿真模拟等几个方面入手,就做好高中地理复习备考工作的具体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阐述可以促使地理教师同行全面重视起复习备考工作,逐步把握地理高质量复习的规律,为班级每个学生地理高考的胜利和后续的提升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备考;有效性;策略

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地理复习备考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因而,积极深化对新高考政策的研究,全面立足新高考政策的指引来转变复习备考的具体策略,也就成为每一名地理教师提升复习备考质量、助力学生不断提升所要讨论的热门议题。同时也在众多高中地理教师的持续探索和不断实践中,促进了高中阶段地理学科复习备考质量的提升。但目前的复习备考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复习备考方向不明确、复习备考目标制定不合理、不注重备考方法和技巧教授、不注重仿真模拟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复习备考目标的达成。高中地理教师要就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强化复习备考实施的对策,为更好落实学科素养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认真研究高考政策,合理确定地理复习备考方向

高中地理要复习哪些内容?新高考政策有哪些变化?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复习备考之前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的。也只有教师对新高考政策的研究是全面的、细致的和透彻的,才能正确定位复习备考的方向,找准复习备考的突破口,进而有效避免复习备考中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全面联合同行从不同的视角对新高考政策进行研究、分析和解读,全面厘清新高考政策对于地理复习备考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复习备考的方向,为后续复习备考实施指引方向[1]。

一方面,注重高考政策解读。教师要联合有经验的同行、教研人员,全面对新高考政策的具体内容,新高考政策下试卷构成、题型构成、不同题型的学习难度系数等进行研究,并着重分析地理新课标对于地理高考的基本要求,从大处着眼,初步明确地理高考复习备考的方向。另一方面,注重高考试卷分析。教师要认真研读高考试卷,全面对近五年,甚至近十年的高考真题内容进行研究,了解高考真题题型、试卷作答时间要求、试卷题型考查内容、题型解答难易程度等,并对题目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总结每年高考真题的变化,分析考试中不变的内容,并据此来合理推测和预估今年的考试题型、题目构成,进而在此基础上明确大致的地理高考考试内容,为后续的精准化复习备考实施指引明确的方向[2]。

二、全面注重学情分析,科学制定地理复习备考目标

全面注重学情分析,科学制定复习备考目标,是教师强化复习备考的重要讨论课题。教师要在地理复习备考中重视起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工作,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状态、学习困惑等,并在此基础上更为合理化与科学化的定位复习备考的目标,逐步提升目标设计的概括性、启发性和针对性,进而在合理目标的指引下推进地理复习工作的有序开展。

例如,在复习必修二第一章《人口》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情进行分析。一方面,注重学情分析。教师可以开展摸底检查。教师可以结合该章节的具体内容构成,设计关于考核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相关的试卷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作答,结合作答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个人能力提升情况等。同时,运用在线互动交流、师生面对面对话、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解,逐步深化对学情的把握。另一方面,科学制订复习备考规划。教师要结合学生情况设计合理的复习备考规划,并确保计划是可实施性较强的,且各个阶段任务明确、衔接紧凑、针对性较强的。如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应当注重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等内容的复习,第二段的复习要进行章节复习,注重进行知识框架梳理,第三段的复习则可以进行专项复习,第四段则可以进行仿真模拟复习,有效提升计划设计的合理性,为后续复习备考实施指引方向[3]。

三、注重基础复习,全面夯实学生复习备考根基

积极夯实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是提升复习备考质量的重要一环。从目前的复习备考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复习备考中不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使得学生在地理复习备考中产生了“空中楼阁”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高考中不仅不能较好完成基础题目的作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提高层次题目的作答。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理解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和提升学生复习备考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后续的复习备考中重视起对基础复习内容的讲解,合理借助各种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内容的理解,为后续从高起点进行复习备考打好基础。

例如,在复习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模块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复习。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具体的知识框架。如在思维导图的第一节点展示“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等内容,在第二节点则展示每个小节包含的知识点,如“城镇化”小节包含城镇化的过程及特点、城镇化的意义、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符号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难度进行标记,如可以运用五角星标记复习的重点内容,借助三角形标记复习的难点内容,让学生初步把握教材内容构成。之后,教师可以运用白板对上述各个知识点进行精准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展示对应的案例,如在讲解“城镇化”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关于城镇化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分析城镇化的意义,同时呈现对应的随堂复习练习题目,鼓励学生在课堂进行练习和归纳,逐步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点定期进行回顾,避免遗忘情况和知识回生,真正夯实学生基础,为学生后续的厚积薄发奠定坚实的基础[4]。

四、注重方法教授,帮助学生把握复习备考规律

地理的复习备考是一项规律性和技巧性较强的活动,如在复习备考中要求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进行解答,并进行复习归纳,梳理不同内容关联等,教师立足地理复习基本规律,在复习备考中结合具体复习内容、高考题型的不同,来为学生讲解复习的方法与技巧,全面帮助学生把握复习备考的规律,从而逐步提升复习备考的质量。

例如,在复习必修二《产业区位因素》模块内容时,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引导班级学生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的原则,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并在复习中注重知识复习和练习巩固相结合。同时,在复习过程中应当研究课标对该章节的考试要求,按照学习要求和学习标准进行复习,还要在复习中注重抓住重点。如对于《产业区位因素》章节,其中“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学习的要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进行认真梳理和归纳,并搜集对应的资料进行拓展和延伸学习。如搜集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讲解的微课视频资源、音频资源、课件资源、图片资源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逐步开阔学习视野和拓展学习空间。还要结合对应的随堂题目进行有针对性学习,及时结合学习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并撰写对应的学习笔记,归纳复习中存在的错题,分析错题的原因,探究解决的策略,进而真正借助正确的复习方法来助力学生复习质量的提升。

五、有效强化合作学习,逐步激发学生复习备考思维

以往的地理学科复习备考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具体知识技能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式听讲,这导致学生的个人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凸显,学习能动性很难得到激发。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转变复习备考的策略应用,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有效强化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开放式讨论中相互分享复习备考的经验,集中解决复习备考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效开阔学生复习备考的视野,激发学生复习备考的思维,促进学生复习备考质量的逐步提高。

例如,在复习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模块内容时,教师不妨让学生3~5人进行自由结组,并分小组讨论具体的复习内容,如讨论区域发展和交通运输布局的相互影响因素,讨论城市交通如何疏堵等,让学生结合复习讨论议题,相互说说复习的想法,分享自己的复习备考经验,并一起就复习备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解决。教师则应当立足学生的讨论情况,更加注重给予学生复习讨论指导。如学生A在讨论中对复习的方法把握不全面,教师则可以为学生讲解复习的策略,并鼓励该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有效的复习方法。学生B在讨论中对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内容理解不全面,教师则可以结合案例为学生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并展示随堂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展示对应的填空题目、判断题目、阅读理解题目等,鼓励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解决不同题型的对策和方法,强化问题驱动和启发,全面帮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总结和归纳,做到查漏补缺,进而真正启发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复习备考质量的提升和高考的最终胜利[5]。

六、强化仿真模拟,帮助学生适应真实考场状况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成绩往往很好,但是在最终的高考中成绩却不是很理想,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没有较好适应高考的考场环境。高中地理教师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并积极地在后续的复习备考中更加注重仿真模拟,为学生搭建真实的考试环境氛围,从而让学生逐步适应真实的地理高考考试环境,避免考试发挥失常情况的发生。

例如,在复习必修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模块内容时,教师要注重高考仿真环境的搭建。教师可以按照高考真实的考试要求,对考场的座椅排放位置、入场顺序、试卷发放过程、试卷判阅标准等进行优化设计,并在一阶段复习之后进行具体的仿真模拟。如每周进行周模拟,每月进行月模拟,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仿真模拟,并对仿真模拟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如学生A在仿真模拟之前总是出现拉肚子、精神紧张的突出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理解高考虽然很重要,但是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并鼓励学生以平常心看待每一次仿真模拟考核,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应考心态。学生B在复习备考中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够扎实,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全面,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对基础地理知识复习,如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地理基础知识框架梳理,鼓励学生边进行基础知识学习,边开展复习练习检查,同时,对基础知识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通过请教老师、自主查找资料、学生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解决。学生C在仿真模拟中存在不遵守考场纪律、随意交头接耳的问题,教师则要借助微课视频为学生讲解具体的考场纪律,让学生认真进行高考考场纪律学习,同时,展示因为违反考场纪律被取消成绩的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案例分析中逐步理解遵守考场纪律的重要性,并在后续的模拟考试中能够真正按照高考的标准来要求自我,真正做到遵守考场纪律,避免因为考场纪律而考试失利,进而逐步让学生适应高考的真实考场环境,为学生高考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理解做好复习备考工作的价值,逐步从自己内心深处重视起复习备考工作,并认真研究做好地理复习备考工作的方法,同时在后续的复习备考工作中全面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步改进复习备考方法和策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逐步提升高中地理复习备考的质量,助力班级学生高考的最终胜利,为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各项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嘉怡,刘恭祥.高中地理跨学科单元复习的设计路径与实践探索: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为例[J].地理教学,2023(9):47-51,60.

[2]李梁辉.高中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特质及其对进阶式复习教学的启示:以2021年湖南省地理选考第19题为例[J].地理教育,2023(1):37-41.

[3]沈梓滢,何亚琼.高考地理涉及“农业”的选择题情境设置特点分析与教学建议:以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4~6题为例[J].地理教育,2023(1):41-45.

[4]刘立昌,廖树山.彰显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广西高考地理2021年全国甲卷试题分析与2022年高考备考建议[J].广西教育,2021(48):44-50,54.

[5]温亚楠,张秋娈,宋泽颖,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以“工业区位因素”为例[J].科技风,2024(22):113-115.

[6]范美琪,户清丽.基于地理调查式学习的高中生地理调查实践力提升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37(4):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