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复习备考的质量,全面创新高中生物复习备考的组织形式和促进学生高考的最终胜利,教师要全面研究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复习备考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本文将在分析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复习备考中应用意义的基础上,从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知识框架、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趣味讲解、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授课、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专项突破、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仿真模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在线交流等几个方面着手,就借助信息技术优化生物复习备考的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复习备考;意义;策略
新高考实行“3+1+2”模式,即“3”包括语数外等主干科目,“1”为物理、历史科目二选一,“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四选二。而生物学科是“2”中包含的内容,做好生物学科的复习备考对于学生高考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积极在生物复习备考中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逐步转变生物复习备考的形态,不断提升生物复习备考的质量,为班级每个学生最终高考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复习备考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转变复习备考形态
传统的高中生物复习备考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使得生物复习备考的组织形态固定、单一化,通过全面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复习备考的各个环节之中,可以促使教师全面转变复习备考的策略应用,借助丰富多样化的信息化复习备考工具和资源,对目前复习备考的基本形态进行转变。如通过引入交互式白板来转变复习备考的互动策略,通过引入线上问卷星系统可以转变学情分析的方式,通过引入微课视频可以转变知识呈现的策略,从而为高中生物复习备考实施注入浓浓的新鲜感,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生物复习备考体验[1]。
(二)有助于提升复习备考质量
传统复习中制约备考质量提升的各种问题还有很多,如忽视知识框架整理、课堂复习备考讲解枯燥乏味、复习备考两极分化、忽视专项复习等,通过合理在复习备考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促使教师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对目前复习备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决,如当前复习备考中忽视知识框架的搭建问题,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则可以促使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或者逻辑大纲图等,为学生整理知识框架,并在知识框架中借助五角形或者三角形标记学习的重难点,从而有效补足复习备考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生物复习备考的质量和
水平。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复习备考中部分教师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使得学生更好发展受到了影响,通过积极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复习备考的各个环节,可以促使教师在信息化复习备考研究中转变复习备考的观念,并全面地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和提升学生各项能力作为信息化复习备考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积极借助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来强化对学生复习备考兴趣的激发,有效为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搭建,全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有利于在信息化复习备考中落实学科素养培养目标,让班级学生获得逐步发展和提升[2]。
(四)有助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积极开展生物信息化复习备考研究,其本身就是一次信息化教学教研实践活动,而在该研究中可以促使教师全面联合同行学习关于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复习备考的相关理论知识,全面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方法、应用特点,并在座谈讨论、备考实践中一起对信息化备考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解决。同时更加注重信息化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积极在复习备考实践中注重教学反思,从而有利于教师逐步把握信息化教学的规律,全面提升生物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复习备考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知识框架
为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搭建,是高中生物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复习的重要策略选择。而信息技术的图形化工具,如思维导图、逻辑大纲图、Xmind等,在知识点呈现、知识点关联方面具有条理化、清晰化的突出优势。高中生物教师要在信息化复习备考中重视起知识框架的搭建工作,并合理运用思维导图、逻辑大纲图等工具,来为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框架的整理和归纳,让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准确了解所要复习的具体内容,清晰把握不同基础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联,从而避免复习中产生混淆和知识回生等现象,促进学生复习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复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呈现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的主节点呈现标题“组成细胞的分子”,枝干节点呈现各小节的标题,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等,并继续详细划分,如对于“细胞中的无机物”内容,可以划分出细胞中水的呈现形式、细胞中无机盐的功能、水喝无机盐导致的健康问题等,同时借助五角星标记复习备考的重点,借助三角形标记复习备考的难点,还可以借助“→”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模块之间的关联。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知识框架搭建过程引入逻辑大纲图、Xmind等信息化工具,真正为学生搭建具体的框架,将学生的知识复习体系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复习备考质量[3]。
(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趣味讲解
全面对高中生物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趣味化、生动化和形象化的讲解,是激发学生复习备考兴趣、提升学生复习备考质量的重要策略选择。而信息化教学工具,如幻灯片、课件微课视频、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图片、多媒体音频等,在知识呈现、知识讲解等方面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的突出优势。高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来为学生更为趣味化的讲解对应的生物复习备考内容,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释放生物复习备考的潜能,进一步提升生物复习备考的质量。例如,在复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点构成,如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例,教师可以借助逻辑大纲图呈现多糖分子结构及作用、脂肪分子及作用、糖类与脂质的互相转化等,为学生梳理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分别借助幻灯片对上述的复习知识进行讲解,如在讲解糖的种类及作用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糖的图片,并借助微课视频分析不同糖的糖特点,并在讲解过程中运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示对应的随堂练习题目。如展示关于糖种类知识考核的题目,包括判断题目、连线题目、阅读理解题目、实验题目等,鼓励学生边学边练,真正借助趣味化讲解来深化学生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单元复习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复习备考的质量。
(三)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授课
班级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储备、个人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时候这种差异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复习效果。因而,强化分层复习备考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起生物分层复习备考研究,并在分层复习备考中引入包括问卷星系统、微课视频、课件资源、在线练习题目等多种信息技术,全面对当前复习备考的形态进行转变,有效提升生物复习备考的针对性、精准性,让班级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精准化和分层化的复习备考中跟得上课、不掉队。例如,在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注重分层复习备考。一方面,精准进行分层。教师可以合理运用“问卷星”系统对班级每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复习备课中的状态,分析学生复习备考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借助在线互动交流、在线模拟检测等方式,逐步深化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学困生、基础生和提高生,为后续的分层复习备考实施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分层复习备考。教师可以设计关于基础概念复习、提高内容复习、拓展延伸复习的分层任务,并将这些不同层次内容制作成分模块的复习备考资源,如制作成对应的思维导图资源、分模块微课视频资源、在线分层练习题目资源,鼓励学生结合这些资源进行分层复习。教师则要注重给予分层指导。如在复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小节知识时,教师可以注重给予学困生鼓励,注重教授基础学生学习方法,给予提高层次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真正在分层复习备考中让人人跟得上课,人人获得发展[4]。
(四)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专项突破
积极开展专项练习,有效进行专项突破,是进行生物复习备考的基本形式,也是强化学生查漏洞和补短板的基本实现路径。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提供专项复习资源,积极给予及时化、精准化的专项复习指导,还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专项复习档案,真正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来提升专项复习的质量和水平,让每个学生在高质量的专项复习中获得新的收获和新的突破,从而提升生物复习的效益。例如,教师要注重实验模块内容专项复习和突破。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对应的考纲分析讲解视频等方式,全面将高中阶段所包括的全部实验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归纳出考试重点实验内容、非重点实验内容,并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图进行展示,如考纲中规定的实验内容包括显微镜观察类实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调查类实验等,同时借助微课视频讲解典型实验内容,如讲解“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实验的原理、现象、步骤、结论等,并归纳每个模块的考点,分析考查的步骤和思路,并继续借助幻灯片展示实验类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验练习和巩固,真正实现专项突破。
(五)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仿真模拟
有效强化仿真模拟,是帮助学生熟悉真实考场环境,尽快适应考试氛围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重视起仿真模拟考试研究,并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借助各种信息化工具来提升仿真模拟工作的开展质量,让每个学生在高质量的仿真模拟中充分适应考试的考场环境氛围,避免考试发挥失常情况的发生,促进学生高考的最终胜利。例如,教师可以联合同行在线搜集对应的讲解资源,如微课视频资源、图片资源、音频资源等,并结合这些信息化资源全面注重对高考政策、高考考试要求的研究,了解真实的高考考试流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对应的高考仿真模拟试卷,引导学生进行在线模拟考。同时借助微课视频为学生讲解高考考试入场、考试安检、考场纪律、试卷回收、试卷判阅等高考场景,让学生逐步适应高考环境。同时,生物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学生在仿真模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建立个人复习问题电子档案,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还要为学生制订针对性较强的解决策略和方案。如学生A在模拟考试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全面,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注重对生物基础概念、基础理论的复习,并在复习中为学生挑选典型的练习题目和模拟考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进而逐步帮助学生适应高考的环境氛围,为学生高考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5]。
(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在线交流
传统的生物复习备考中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相对较少,使得学生的复习备考思路闭塞,复习备考思维得不到激发。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立足当前复习备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在复习备考中引入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搭建线上学习空间,并引导学生开展更为灵活化、高效化的在线复习交流。而教师则要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运用在线工具为学生进行集中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从而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逐步提升在线交流的质量,为学生高考的最终胜利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例如,在复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并提供多种在线复习资源,如微课实验讲解资源、基础理论讲解课件资源、高考真题解读资源等,鼓励学生在线进行学习,并鼓励学生申请微信交流群组,一起借助微信群组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分享个人的复习经验、复习心得体会,相互探索解决复习问题的具体策略。教师则可以借助微信群组视频、QQ群交流等方式,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真正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复习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总之,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生物学科复习备考的各个环节之中,是提升复习备考质量、全面落实学科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策略选择。教师要积极树立信息化复习的意识,全面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新高考政策的指引下持续开展信息化复习备考研究。同时,在后续的信息化复习备考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知识框架、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趣味讲解、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授课、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专项突破、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仿真模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在线交流等,从而合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价值来破解复习备考瓶颈,提升复习备考质量,为学生的高考胜利铺路架桥。
参考文献
[1]余娜.“互联网+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J].学周刊,2024(23):56-58.
[2]文武.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探究[J].高考,2024(20):21-23.
[3]崔礼艳.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融合实践[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4(6):7-9.
[4]陈彩娟.新课标下以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4(15):20-22.
[5]赖仁启.优化复习策略,提升备考效率: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探究[J].高考,2024(1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