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受到了高度重视。利用学习任务群的模式能够使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在学习任务群中融合情境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性讨论与分析,阐述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希望针对有关内容的探讨,能够使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实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创新思维
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使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教育要求,而且这些教学方式也相对枯燥,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必须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合理利用学习任务群方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情境教学中,学习任务群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教师要创造出创新教育方法,使这一模式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怎样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就成为当前讨论的重点。
一、借助情境使任务更生动直观
语文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学科之一,语文知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1]。然而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没有重视新课改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必须借助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情境,使教学更加生动,让学生能够融入直观的学习情境之中,提高其知识理解水平。教师要打造创新的教学情境,使教育任务更加生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学习任务学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并利用任务群模式,在课堂中利用教师所讲解的方式开展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情节,而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感悟,通过阅读来感受文章创作者的思想。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使任务更加形象与生动,简化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水平。例如,在讲解《窦娥冤》这一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创建不同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融入课文场景中。如为学生播放《窦娥冤》这一戏剧作品,让学生进行内容复述,阐述其中的情感,使其对课文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这一单元所提供的课文都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戏剧,借助戏剧作品视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教师要合理改编课文,帮助学生融入课文场景。此外,还可以优化活动类型,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剧本,参与戏剧表演,并设计任务群组。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剧本分享,让学生阐述在表演中形成了哪些感悟。在这一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创设会更加真实,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而教师则可以帮助学生开展任务分析理解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创新思维,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可以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
二、整合阅读资源营造外部条件
高中语文教育改革是语文教学的最新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模式必须做出适当改变。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其实现思维的创新发展,提高学习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阅读效率,就要拓宽学生视野,使其获取更多文化知识。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多元化的资源利用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教师要合理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完善的知识体系,创建任务群,借此使任务群能够有效落实。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某项任务为基础设置不同的学习群,然后进行资源整合,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任务。例如,教师在讲解《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过程中,就可以打造诗词专题,并进行资源整合,整理高中阶段其他有关唐朝时期的诗词,如《登高》《桂枝香·金陵怀古》,针对这些诗词的作者、经历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这一角度来讲,以学习任务群为重点的任务群能够将原本细碎的阅读内容整合在一起,并找到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优化教育资源的编辑、整理与利用,能够使教学更简单,实现资源的综合性利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其实现创新发展。
三、以单元为中心实施主题阅读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讲,很多内容都是从单元组合的角度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体现出人文性,还可以让学生基于单元整体来表达观点。此外,也能让学生在相同主题下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语文任务群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基于新课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合理探讨,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系统化设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创新发展路径,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综合性设计,帮助学生提高整体学习质量。这一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加深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此外,教师还要从语文阅读教学和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分析,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阅读中,要让学生集中在某一时间段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而形成感知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发展,使阅读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在讲解必修2第1单元的过程中,主要是基于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名著节选进行讲解,如《论语》《孟子》《庄子》《墨子》等。教师在讲解这一单元时,通过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这些著作的创作背景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让学生开展学习任务探究,以此带动学生成长,帮助其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形成创新思维。
四、创设实践内容开展语文教学
借助实践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优化活动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创新发展要求[2]。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其对教师的依赖,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阐述自身的观点。学生分析文章时,一般都是基于教师思路进行探索。然而这样的学习模式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教学时,就要使学生拥有更强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一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发挥想象,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并让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资料提高阅读质量,基于不同的学习任务帮助其寻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使其能够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不断拓展思维,为其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借助这一方式能够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进而带动学生发展。
五、基于情境设计群文阅读课题
群文阅读和小组合作探究有非常紧密的联
系[3]。群文阅读的方式能够突出学科教学的重点目标,而小组合作能够开展广泛教学。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基于群文阅读设置实践目标,则可以采取模拟对比课题的方式,使目标设计更加准确。在利用群文阅读模式时,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设计针对性的阅读目标。例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习课文之前,收集符合高中阶段要求的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作为群文阅读材料,基于自然景观特色打造系统化的学习思路,重点查找与赤壁有关的内容,特别是其他描写赤壁的文言文。二是结合《赤壁赋》这一文章进行主题探索。第3点是在课堂中,教师要利用视听交流小组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这一文章的理解,进行文章内容总结。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趣味阅读整体任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阅读材料收集,在课堂上也要带领学生进行话题探讨与课堂讨论。此外,还要发挥出小组协作价值,优化课堂教育质量。从这一角度来讲,群文阅读教学法的深入探索能够使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优化,可以利用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保证教学实践的整体质量。
六、引入多媒体来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教育工作中,常见的活动资源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大类[4]。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教学的目标,情感则是发展的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打造不同的课堂展现知识形成规律,以此优化教育手段,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教师还要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要掌握哪些内容、要理解哪些知识,使其能够在情境的带动下,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探索,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整体角度让学生融入语文学习之中。例如在讲解《祝福》这一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作品背景,进而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文章所创造的场景中。在后续则可以播放课文朗读材料,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教师则提出后续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总共描述了哪些场景?如果要为文章配图要设计几幅?每幅图是怎样的?”并让学生找到设计插图的文字依据,加深思考。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表现能够作出及时反馈,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优化,帮助学生实现整体化建设,使学习任务群能够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七、明确任务群的层次开展实践
在高中语文任务群中,要以任务为导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基于理论、实践等方面进行层次设计,做好分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活动成为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利用这一模式时,要按照高中生阅读习惯进行积极指导,使实践能够成为任务群的体现方式,保证任务群能够有效落实,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发展提供动力[5]。例如在讲解《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从任务群设置的角度出发,基于课文内容使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人生和时空变化的态度,帮助学生从自然角度理解文章内涵,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写作,在创作中不断形成创新思维,让同学间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相互交流,提高课文理解能力,按照阅读、感悟、写作、表达等步骤不断加强语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保障。
八、突出精细教学实现素质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设计拥有整体性和系统性[6]。然而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教师更倾向于使用引导的方式。因此教师就需要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深入到课堂之中,利用精细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进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例如在讲解《长征胜利万岁》的过程中,教师就要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基于文章提高学习质量,学习红军的民族精神和长征精神,培育核心素养,使其加深对红军战斗历程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演讲或辩论等活动,提高对理论的认识,为语文教学提供进行深入探索的空间,借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阅读过程针对主题开展讨论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任务群的基础上实现思维的创新发展,教师就要强化学生思维认知,使其在拥有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在这一教育要求下,教师需要在阅读中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故都的秋》的过程中,文章描绘了主人公故乡的场景,作者通过散文化的方式描写了不同的场景。而散文写法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于情境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思想。部分学生能够心生向往,并在大脑中描绘课文中提到的场景。而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进行任务群讨论,如在这一课文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的?学生则可以基于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开展情境讨论。通过让学生发言阐述讨论结果,能够使教师更了解其学习情况,分析其创新思维发展水平,并制定出更加完善有效的优化策略,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7]。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就需要基于情境教学创新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整体学习质量,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体角度有效优化教育体系,按照学生的发展情况设计不同的教育策略,以此带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素养,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晓茹.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统编本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浅探:以探究中国古诗文中“悲秋”的文学现象为例[J].高考,2023(36):150-152.
[2]陈硕.纸墨与光影中的历史现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实践案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9):63-67.
[3]郑国,刘飞.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创新思维训练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5):68-69.
[4]刘雯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索: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为例[J].汉字文化,2023(23):123-125.
[5]杨米娅.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究:以重庆高中语文第九届中青年优质写作课决赛为例[J].中学语文,2023(33):53-54.
[6]吴丹宁.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任务的情境化设计现状与优化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3.
[7]吕珊娜.基于核心素养提升高中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本文系镇江市2022年教育教学研究“研学课堂”专项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读写微项目‘研学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yxkt09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