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家乡话,正在变“时髦”?

2024-11-11 00:00:00风凌度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一 2024年12期

近年来,从《繁花》“侬好”的上海音,到《乡村爱情》“麻溜滴”的东北味,再到《山海情》“美滴很”的陕西腔……作为局部地区的传统通用语言,难登“大雅之堂”的方言在不少影视作品中频频出现,甚至成为主打卖点。“土味”的方言,怎么就成了“时髦”的表达了?

有人说,“越贴近一个地方的口音,你就离这片土地越近。”的确,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些塑造品性、滋养生活、影响人一生的,往往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存在。日用而不觉的方言,就是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的集中体现。拿河南方言里最为频繁的“中”字来说,既是地理概念上的“问鼎中原”,也有文化意义上的“大中至正”,更有精神追求上的“执中求和”。

四海八方,南腔北调。方言里,也能一睹文明的璀璨、多元和精深。一句“喜欢”,在广东话里变成了“中意”,是河南话里的“相中”,也是上海话里的“欢喜”,还是东北话里的“稀罕”。更遑论,很多方言里保存了许多古音、古词、古韵,延续了文化特质和历史脉络。比如客家话里,“早晨”叫“朝”,“中午”叫“昼”,“晚上”叫“暗”,“慢慢走”叫“款款行”。方言的重新唤醒,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基因的激活、文化自信的外露。“重拾”的家乡话正在焕发出强大的感染力、传播力,在互联网羽翼的加持下打破地域之分、人群之别。

“有故乡就有方言”,原汁原味的言语里有绕不开的心灵原乡。在方言之美衍化出童年之趣、生活之姿、人生之况,独特的认知、经历和生命体验中,满满都是浓烈的桑梓情。只不过,对于乡愁,绝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含蓄和复杂。当熟悉的乡音响起,往往就意味着拥有了通往彼此心灵的通行证。在《鸡毛飞上天》里有这么一个桥段,面对货物积压的困境,主人公陈江河一通电话联系各地买家,义乌话、四川话、北京话无缝切换,瞬间拉近的距离,成了厂子起死回生的契机。语言是心灵的桥梁,也是情感的纽带。所谓“老乡见老乡”,大抵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了,即使方言梗、方言影视作品再怎么流行,也要认识到方言在传情达意上的局限性。地域化和小众化、晦涩难懂的语义和平仄难分的音调,事实上影响了更大范围、更多群体的沟通效率。一组词汇乃至一种语言能否进入主流语境,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和规范性并不是一对矛盾。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使用是实现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一种方式。在乐见方言流变、新生的同时,也要注意普通话的普及。

说到底,语言最终还是要服务生活的。一口流利的家乡话,和标准的普通话一样,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歌谣,讲述着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往,也指引着我们寻找更大世界的入口。

(摘编自2024年05月23日“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账号)

写作借鉴

文章层次分明,论证清楚。开头以热播方言剧为切入点,指出方言与影视剧的结合,改变了方言的传播形式,从而实现了方言从“土味”到“时髦”的转变。然而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乡愁。之后又以同样的语词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表达为例,突出了方言文化的多元、精深。最后点出方言的局限性,提出在保护方言的同时,还应该兼顾普通话的普及,升华了主题。同时文章多处引用,使论证充分有力,增强了文章说服力,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读来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