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来

2024-11-11 00:00:00李贝宁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一 2024年12期

“阿米尔等到了自己的风,并在深秋的某一天放飞了风筝。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当拉辛汗真诚地告诉他时,他便想起了那个兔唇男孩和那个蓝色的风筝,那是他“拼命想忘记却又自行爬上来的往事”。他作出了艰难的抉择——回到那战乱的故乡,完成人性的救赎。而在结尾,当索拉博“斜斜地”微笑的时候,当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当他们像童年一样追逐风筝的时候,我便深知,他已经等到了风。

即使丈夫已驾鹤西去,女儿也撒手人寰,杨绛却依然以超脱、以释然的阳光的心态面对人世间一切的悲喜欢痛,重拾昨日的记忆,找寻明日的去路。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当她写下这人生真谛的时候,我便深知,她已经等到了风。

芸芸众生,我们都是等风人。纵使我明白未来我将深谙社会生存法则,纵然我明白理想高楼是多么的摇摇欲坠,我也从不放弃对风的守候。因为我深信,有一天我也能等到自己的风。

我在这儿,悄悄地等待着从孩童口中吹来的风,映5des0bdriAdXh0VA2vmUgg==着那纯真的眉眼和光洁的皮肤。家乡的野草,夜晚的泥土,飘落的风筝,清晨的露珠,晌午的炙热,都含在风中,偶尔吹向我和我脚下的土地,温暖我此时彼时湿透的心。我从孩童身上学善良、真诚;我从故乡身上学谦卑、自由;我从天空身上学宽容、勇敢。我秉持着心头上的坚定,静静地等待着风的到来。

我在这儿,默默地等待着从青春海洋上吹来的风,饱含着激情与火热,虚妄与叫嚷。但青春有时也如一扇时开时合的窗,而里面是无法放肆的欲望;青春有时也如隧道中昏黄的灯,无法洞明前方的路。我们凝望着青春,正如青春凝视着我们一样;我们等待着青春,正如青春等待着风一样。

时光如酒,你我仰头狂饮;世事如棋,每一局都光怪陆离。我深知我拥有的一切,都是幸运,我拥抱的所有都是成长的祝福,我追寻的一切都是需要奋斗才能抵达的远方。但我也从不愿放弃做一名执着的等风者,身披理想的风衣,手执现实的拐杖,踏在荒凉贫瘠的土地上,永恒地等着风来。

点评

这篇文章富有青春的哲思。“风”,在这里被作者赋予了象征意义。阿米尔的“风”是救赎,杨绛的“风”是超脱,而我等待的“风”则有着孩童的纯真与美好,有着青春的激情与火热,同时还有着青春的迷茫与探索。流利的文字和细腻的感思,容易拉进与读者的距离。

(指导教师 黄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