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之初,佛教传入中国,在北魏时最为兴盛,被奉为“国教”,支配大量的资源修建石窟、寺院及翻译佛经,大力宣扬佛教。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是石窟。在中国,公元5至8世纪的约400年间,即南北朝到隋唐朝时期是佛教美术充满活力而又得到蓬勃发展的时期。最初中国的佛教石窟还是以印度的风格为主,后来在其中加入汉民族元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艺术。随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不断深入,不同时代的佛教石窟艺术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石窟形成
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样式,开凿在山石崖壁上,供修行之用,有着佛教寺院的性质。最初的石窟仅供修行和居住,没有塑像和壁画。阿育王时期的佛教艺术对于佛陀的形象描述并不具体,采用象征的手法用佛塔、法轮、菩提树等来表现。公元1世纪以后,随大乘佛教的流行,信徒开始造像礼拜,在石窟中塑佛像,绘制壁画,描绘佛本生和佛传故事等,讲述佛从出生到涅槃的过程以及前世的经历;修建佛塔,佛塔是用来存放舍利的载体,将其视为佛的象征,这样在石窟中构成了表现佛教教义为目的的石窟艺术。中国最早的石窟寺应该在新疆地区的天山南路古代龟兹国域内,今库车、拜城两县之间多有佛寺石窟遗存。
二、石窟遗像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人们按照希腊、罗马神像的样貌来塑造佛像:长长的耳垂、直而高的鼻子、波浪式卷曲的发髻和厚重的袈裟,表情宁静,形成了沉静凝重的犍陀罗风格。北魏初期主要是印度风格,佛像的面貌和通肩袈裟、披垂在膝上的U字形的衣纹等,具有犍陀罗佛的特征,十六国时期的遗物仅限于金铜像,到北魏时期增加了石雕像。汉传佛教具有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国家佛教”的性质,对国家政治有一定辅助作用,皇帝对佛教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佛教的发展。北魏太武帝继位之初,认为佛教有助于教化民众,有利于统治,尊崇佛教,在此期间的十几年间,佛教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寺院数量大幅增长。之后,在太武帝连年的战争下,国内经济压力大,而寺院仍然在消耗物力和财力,佛教的存在开始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于是公元446年,太武帝下令全国灭佛。文成帝即位后,下令复兴佛教,云冈第一期造像昙曜五窟(第16-20窟),是文成帝拓跋浚命高僧县曜主持开凿,五尊主像对应着北魏开朝以来的五位帝王,此时已经不单单是按照外来风格塑像,右手作施无畏印的新印相,肩部胸部挺直,躯干部健硕,头部不加装饰等,表现出云冈早期样式的特征。云冈中期出现了“中国式的服制”,双领下垂的袈裟,左端搭在左肩,胸口敞开,里衣的带子从胸口垂下,如16窟的主尊像,虽然16窟也属于早期开凿的洞窟,但是主尊是在中期完成的。云冈晚期的造像基本上完成了汉化的过程,成为“瘦骨清像”的中原风格,佛像面容清瘦,脖子变长、肩部变窄下沉,受到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本土风格的影响。龙门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开凿的,与云冈相同,都是由皇家主持开凿的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造像年代主要是北魏和唐代,现存的龙门造像中,超过三分之二属于唐代,北魏时期造像约占30?0,包括古阳洞、莲花洞、宾阳中洞等。龙门北魏的造像依旧延续瘦骨清像的风格,宾阳中洞正壁主尊释迦牟尼就是如此,身着褒衣博带式的袈裟,面容清瘦,表情温和。药方洞中的五尊佛都是北齐的风格,造像多较壮硕,北周的造像多为丰满型,头顶刻水波纹。在隋代佛造像发展十分迅速,继承了北齐、北周的特点:身体较健硕,不显身段,造像整体风格比较自由,而且比较世俗化,造像往往头身比不太协调,头大身小,造像整体较厚重。唐代的造像相比于北魏的造像没有那么庄严,而是更加的生动,此时是佛教造像汉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莫高窟、龙门石窟开凿的辉煌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寺院十分发达,随之壁画艺术也较为繁荣,随着丝绸之路,长安的风格传入到了敦煌,影响了莫高窟的营建,使得造像更加的写实,生动形象。唐代的造像都较丰满,这和当时唐代的审美风尚有关,洛阳龙门的奉先寺大佛面部圆润,菩萨身材婀娜,身体丰胰,富贵华丽,天王和力士威武神勇,极具力量感,展现了大唐的强盛。佛像造像女性化、世俗化、中国化是唐代造像的特点,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无法拉进与人的距离,所以造像多选取现实中人的形象,盛唐后期的塑像更加的精致且世俗化,北魏晚期流行褒衣博带式的服装,到了唐朝贞观年间的佛像则身穿双领下垂式的大衣,在胸前不束带。
在菩萨造像方面,北魏早期的菩萨像体态浑圆,充满异域特征,北魏中期以后开始不断汉化,菩萨体态消瘦,服饰也多具汉人特色。北魏晚期菩萨像胸部平坦,佩戴的璎珞在腹前交叉,北齐菩萨像璎珞贴于身体两侧,北周菩萨像的披帛自腹下绕两个圆环,身上的两条璎珞在双膝处交叉。北齐和北周的菩萨像多胸部平坦,肩膀上耸,身体呈直筒状,小腹鼓起。唐代的观音菩萨比较典型,在魏晋以前,观音是以男性为主,身材壮硕,下巴留有小胡子,是男性的典型特征,唐代以后的菩萨形象更加的柔美,有明显的女性化的特征。唐代初期的菩萨像面容和气质就已经具有女性的特征,敦煌莫高窟194窟西龛南侧的菩萨像,头梳双环髻,面部圆润,体态丰盈,身穿无袖上衣,造型精美,生动形象,身着服饰参考当时妇女的穿着,已经不是印度风格的装束;龙门万佛洞南侧的一尊菩萨像,虽然头部有所残缺,但是体态婀娜、造型优美,是龙门石窟菩萨像中的典范。
三、石窟形制
印度的石窟形制包括毗词罗窟和支提窟,供人们礼拜和修行。敦煌的禅窟(如莫高窟268窟)就是在毗诃罗窟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壁开龛造像,左右两壁上开出小的窟室,仅能容纳一个僧人在窟中打坐修行。印度的支提窟传到西域和敦煌后,变为方形的中心塔柱窟,方形平顶,在柱子的四壁开龛造像或绘制壁画,又模仿当时的佛寺建筑将洞窟前部改为中国的“人”字坡顶,被称为中心塔柱窟或塔庙窟,在莫高窟的北朝时期此形制为典型,云冈石窟中也不乏此类窟型。云冈的县曜五窟采用穹隆顶大像窟的型制,仿照鲜卑族的传统居所穹庐建造,到中后期多为双窟的形式,如5、6窟,7、8窟等。洛阳龙门石窟北魏时期主要是佛殿窟,见于敦煌的中心柱窟(塔庙窟)和僧房窟(禅定窟)在龙门不存在。龙门石窟不是僧人右绕中心柱或者在小室内进行禅定和观像等修行的场所,而是从皇帝到各个阶层的供养者各按自己的意愿开凿佛龛、进行供养的地方。隋唐以来,中心塔柱窟和禅窟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覆斗式洞窟成为流行。进入唐代以后,龛型就变得简朴很多。唐代洞窟多为覆斗顶,正面开龛,塑像集中在龛内,如莫高窟328窟,正面开龛,中央为佛像、两侧为迦叶和阿难,向外的一侧有一尊菩萨,另一侧有两尊菩萨像,还有莫高窟205窟,建于初唐,龛内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供养菩萨。
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不断地汉化,佛龛样式也呈现出汉民族风格。目前,现存最早的佛龛出现于公元1世纪犍陀罗佛塔塔基与浮雕装饰板之上,形制为楣拱龛,早期的中亚、印度是平顶柱廊式龛(楣拱龛)和券拱柱式龛(尖拱龛),佛教传入中国后,佛龛和中国的建筑样式不断结合,将庑殿顶、宝盖、佛塔融入到佛龛的修建中,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庑殿顶宫殿式龛、宝盖龛、阙形龛,用中国本土建筑的屋顶、斗拱等来装饰。隋代出现模仿佛殿内佛账的盝顶账型龛,在中晚唐盛行。在题材上云冈石窟中多表现释逝和多宝对坐的佛像,说明在此时《法华经》十分的流行,早在汉末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就受到玄学的影响,重视菩萨信仰,崇尚经典《法华经》、《华严经》等。隋唐时期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石窟题材多样,主要包括佛像、菩萨像、经变故事、佛经故事以及供养人像等。在石窟的壁面上也可以体现出来时代的不同,墙壁上雕刻人物的穿着都具有时代的特征,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内的《皇后礼佛图》中的女性身穿北魏的服装:V字型的交领长裙,在腰间系有束带,下身的裙摆长而拖地。雕凿手法上隋代的塑像一般采用高浮雕的形式,背部仍与墙壁连在一起,到了唐代,造像发展成圆雕,塑像每尊都是可以单独完整欣赏的精美塑像。
结语
佛教最初在古印度产生,后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经历了从外来文化到逐渐汉化的过程。中国佛教在与汉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具有汉文化特色的汉传佛教,本文主要在石窟造像、石窟形制方面阐述其产生的变化。北魏时期,佛教被奉为国教,大量资源被用于修建石窟、寺院和翻译佛经,早期的佛造像风格主要受印度影响,但到了北魏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汉化特征。隋唐时期,佛教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唐代,造像风格更加生动、写实,并且更加世俗化和中国化。佛像造像女性化、世俗化、中国化是其特点,观音菩萨的形象也由男性转变为女性。在石窟形制上,也将本土建筑元素运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