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是中国疍民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地区。珠江水系和南海沿岸,到处都有疍民的身影,这些大小江河和海港海湾,既是他们的物质家园,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疍民藉此创造的疍民文化,在岭南的文化地图上占有一席之地。疍民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并延续到近代,在一些地区仍保持其原生态,被认为是水上社会的“活化石”。
“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疍也。”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极为准确地刻画出了疍家人的生活方式。
“疍家”一名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说澡于他们泛舟江海,舟楫远看犹如蛋壳漂浮在水面;一说他们经年颠沛流离,就像浮于海面的鸡蛋。
疍家人常年与大海打交道,对大海的脾性了若指掌。他们会用裹满肥皂的水砣投入水底,透过黏附上来的泥沙或贝壳来探测暗礁和渔区;他们会编制各种不同的渔网笼子,抛网、围网、流刺网、拉地网……捕获石斑九吐、龙虾濑尿、青口蚝蟹……甚至他们只需简单地看看天边的云彩,就能判断出明天适不适合出海。
历代以来,疍家人被视为“贱民”,没有田地,经常被陆上居民欺凌。“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新安县志》载:“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为疍户……粤民视疍户为卑贱之流,不容登岸居住。疍户亦不敢与平民抗衡,畏威隐忍,局踏舟中,终身不获安居之乐。”疍家人,成为被欺凌者的代名词。
浮海荡舟、随海漂泊的凄苦岁月,随着历史的前行而终结。清朝中叶,朝廷颁布《恩恤广东疍户》令,准疍民上岸陆居耕种:“通行晓谕,凡无力之疍户,听其在船自便,不必强令登岸;如有能力建造及搭棚栖身者,准其在于近水村庄居住……开垦荒地,播种力田。”
疍家人开始迈开终年踩在船板上的赤脚,蹒跚上岸,围海造田。被海水冲积而成的滩地,经过疍家人的围垦,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他们种植水稻、莲藕、甘蔗等维持生计,过起了半渔半耕的生活,疍家人也就从“水上人”变为沙田农民,有沙田就有疍家人,有疍家人就有沙田。
也正因为这些缘故,南屏、斗门一带许多地方至今仍以“围”或“沙”命名,如白蕉镇的东围、成裕围、泗喜围、新沙、灯笼沙、竹排沙等。那里的原住民,十有八九都是疍家人或他们的后裔。
从最初的浮生江海,到后来的临水而居,再到如今着履上岸,历经千余年岁月的洗礼,疍民的生活状态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其民俗文化如沙田水歌、水上婚嫁、装泥鱼等逐渐被现代文明同化,但它们依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这个族群抹不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