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培育的课程重构:美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路径研究

2024-11-10 00:00赵丽静王贺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9期

摘要 新课标颁布以来,大单元教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超学科学习等教学方式及理念愈发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议话题。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教育改革则肩负着育人的重大责任。如今各学科都在深入研讨教学革新的问题,而艺术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点学科,更需要不断在课程研究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重构课程内容,探索教学路径,梳理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架构,推动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素养培育 美术 跨学科项目式教学 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产品的普及,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的教育领域也紧跟步伐,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复盘与革新。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其中着重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明确课程内容选什么、选多少,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可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理念融入课堂所引发的思考以及教育方式的转变,是美术学科课程重构的必要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美术跨学科项目式课程开发与重构的契机,源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第15项内容,旨在呼吁: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SDGs的颁布,正值2015年我校艺术节主题活动期间。美术学科提出了有关生态系统保护的倡议,并开展了“恐龙世界”主题艺术展示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投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来。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我校美术学科在历经十年对生态保护意识的深化与延续,以及课程变革与意识更迭研究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单学科”主题活动,更新为以“共享地球——恐龙世界”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活动。

(一)跨学科、超学科学习概念界定,为重构美育观念提供理论支撑

关于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学术界存在多种解释。美国学者艾伦·雷普克在《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较为权威的概念:跨学科学习是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进程,这些问题太宽泛、太复杂,靠单门学科不足以解决;它以学科为依托,以整合见解、构建更全面认识为目的。这一概念为美术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关键依据。以“共享地球——恐龙世界”主题活动为例,其中涉及环境学、考古学、地理学、生物学、美术学等多领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这种难以从单一学科展开学习的课程,可以被视为“跨学科学习”类课程。

超学科学习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不受单一学科背景限制的深度整合课程。超学科教学具有六个关键词:综合素养、主题导向、任务驱动、学科整合、资源聚集、跨界学习。由此可见,“共享地球——恐龙世界”这一涵盖自然、社会等复合问题且超越学科界限的主题活动,具有一定的超学科属性。

项目,指的是在时间、成本和资源等条件的约束下,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而项目式学习,则是教育领域中一种动态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借助问题驱动式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现实世界,从而增长知识,提升技能。在“共享地球——恐龙世界”主题课程的实践中,学生通过自我驱动、自我引导以及小组学习等方式加深了对知识结构的理解,提高了学习与创作的效率。

在传统的美育观念中,学生的学习意味着审美能力及创造力的提升。而在“共享地球——恐龙世界”主题下的美术学习,以“恐龙”为线索,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与灵感。在此次实践与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参与了服装设计、大型恐龙千人手绘等艺术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项目式学习的目的。除此之外,这次主题活动也是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生态意识所做出的一次积极尝试。

(二)课程形式、内涵比较,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提供路径研究素材

相比于2015年的艺术节主题活动,2024年“共享地球——恐龙世界”跨学科项目式主题的内涵,更加深刻地体现了教育的发展以及在新课标指导下学习意识的提升(图1)。

在过去的十年间,这一主题展示形式的变化及其内涵的丰富,深刻影响着每一届学生保护自然意识的形成。就课程本身而言,其形式逐渐精简,活动愈发多样,主题也愈加具体。

(三)课程实践、课程开发,展示出课程的育人内涵与价值延伸

美育课程的育人内涵不断更新,要求也更为具体。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在《意见》的指导下,全国各省、市逐渐将开展学科融合教学常态化。从课程实施进程来看,国家指导性政策的不断演变,既为课程发展指引了方向,也为美术基础教育提供了教学方式上的指导。

跨学科教育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成果的统计分析可以有力地证明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对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当代美术教育并非要将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睦指出:艺术教育与美育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这也是人们常常会将艺术等同于美育的原因,艺术可以起到美育的作用,但美育应起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艺术,而是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维度的融会贯通。可见在艺术创作以及跨学科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并塑造自己。

美术课程开发只有紧随时代发展才能实现再提质、再发展。“再提质”是教师与学生意识成长的升华;“再发展”是建立在已知课程中的重构与价值的延伸。

在生活方式逐渐数字化的冲击下,任何领域都无法回避人工智能的影响。尽管人工智能能够综合利用知识与技能进行艺术创作,但目前它仍然无法替代人类独特的思考与情感。艺术教育具有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其中情感表达尤为微妙、细腻且深入内心,难以被人工智能所复制。跨学科学习不仅能丰富学生对世界的理解,还能深化他们对“好与坏、美与丑、破坏与重塑”等关系的认知。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实践路径解析

基于核心素养研究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美育发展的必然路径。这条路径的探索亟须实践案例成果做支撑。

(一)学科大观念梳理能有效为课程增值——出发点

1. 要加深对基础教育的理解,深入研究学科的核心知识和理论,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核心概念。运用结构化思维,厘清课程思路,以大观念为思想内核,构建课程体系(表1)。课程基本结构的建立不是“一锤定音”,而是“大浪淘沙”,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2.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及能力水平,以便确认他们能否理解课程设置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能力随着认知而变化,且每位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起点各异。因此,教师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不能以单一标准来确定作业难度与评价尺度。相反,教师应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前测,如课前学习单,依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课程作业等。

3.将大观念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紧密结合,以增加其实际应用价值。在课标研究中,“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技”“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课程观念,都将成为课程培养与应用的核心价值。例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我的小天地”,以“我”为起点,通过创造来源于生活的“小天地”来增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其实际应用价值。再如,“共享地球——恐龙世界”这一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从生物灭绝的角度出发,反推社会责任感,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意识。

4.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观念。例如,在实践案例中,学生发现“纸箱恐龙”被乱涂乱画甚至人为破坏后,发起了一系列救助行动:先用颜色覆盖受损部分,再设置提示标牌,最后“认养”新的“纸箱恐龙”并定时加以保护。这些实践成功帮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社会责任”。

(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凸显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特质——目标点

1.选择与美术相关的跨学科主题,如环保、历史、文化等。例如,笔者所在的实验团队曾开展过的“创造绿色生活”“厨房里的秘密”“蒸蒸日上品年味”“二十世纪艺术评论”“与经典相遇——皮影戏”“月亮娃娃闹中秋”等多个跨学科主题项目。这些项目在人文、自然和社会领域中汲取丰富的课程营养,充分发挥美术创作的实践性和情感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课程设计整合多个涵盖不同学科知识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美术核心素养。例如,在“扎染的秘密”中,提出“怎样购置材料最省钱?”“如何染色能够呈现不同的几何变化”等问题,将数学、劳动等学科知识串联。

3.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其中团队合作是课程实践中的难点之一。由于每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创作目标都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思维模式和所需材料的相似性进行分组,也可采取自然组合的方式。此外,教师还需观察、培养有责任心的小组组长。小组组长既是精神的引领者,又是小组合作的协调人,对合作效果起主导作用。

4.提供丰富的美术资源和工具,支持学生的创作与实践。这种支持既可以是物质性的材料与资源的支持,也可以是创作的指导。教师需做好材料整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卫生、环保,注重材料可循环利用的价值。

(三)将跨学科学习模型与美术课程学习内涵相融合——兴趣点

学习模型的选择有以下几个基本策略。

1. 确定美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明确跨学科学习的切入点。

2. 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学习模型,如5E模型、PBL模型,甚至可以借用电商应用的AISd6ZbxN6rdoPHvCg2Vpg3po8BdFBcwMQbIo8jNotY/8M=AS模型。

3.在美术课程中融入跨学科元素和方法,如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技术应用等。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四)设计实施跨学科学习框架的步骤——行动点

以“共享地球——恐龙世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为例,通过图表清晰展示学习框架设计与行动流程,帮助理解和实施(图2)。

不同课程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跨学科架构。其中基本架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明确跨学科学习的目标和意义,确定基本问题和学习任务。

2.分析各学科的特点和优势,确定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和内容,确定课程用时和学科权重,为课程顺利实施做好准备。

3.依据学习任务,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计划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学习问题,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4. 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支持,如网络、场地、器材等,确保学习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

5. 明确展示方法及成果发布的形式,建立多元化跨学科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班级、年级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以评价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增值和可持续迁移,为更多、更丰富的项目提供参考。

(五)通过有效展示,推进社会责任意识形成

1.在选题初期,已明确具有社会意义的展示主题和内容,评价时需关注学生对“公益性”“宣传性”意识的体现,以实现立德树人,以美润心的教育目标。

2.通过演讲、辩论、表演等形式,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持续行动,以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3.引导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描述作品的创作构思。在学生分享之后,教师应将美术创造、社会意识和思想培育相结合进行评价。

4.增强活动带来的校园和社会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方案。

5.通过反思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美术跨学科项目式课程研究的意义在于建立综合性学习课程体系,运用跨学科、超学科、项目式学习方式重构课程,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灵活处理问题,促进审美意识、情感和创造的多样性表达,不再将学习与生活割裂,不再用碎片化的知识片面性地理解世界。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实施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GH2308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联合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EB/ OL].(2015-09-25)[2024-04-12]. https://china.un.org/zh/sdgs/15.

[3]艾伦·雷普克.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4-04-12].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5]柳洲,古瑶,马莉莉.强化我国研究生跨学科教育的对策分析——美、英、法等国跨学科教育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6(6).

[6]李睦.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