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舞蹈在当代中国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2024-11-10 00:00:00雷霁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10期

[ 摘要] 传统民族舞蹈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当代舞蹈创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了探讨传统民族舞蹈对现代舞蹈创作的影响及其创新机制,文章分析了传统舞蹈元素如何在现代创作中得到继承与再造。对传统舞蹈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和文化象征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传统舞蹈在当代舞蹈作品中的融合与转化。研究发现,传统民族舞蹈不仅丰富了现代舞蹈的表现语言,还推动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国际化进程。结果表明,传统民族舞蹈在现代创作中不仅促进了文化传承,还增加了舞蹈作品的艺术深度和文化价值。

[ 关键词] 传统民族舞蹈;当代舞蹈创作;文化传承;艺术创新;舞蹈语言

传统民族舞蹈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舞蹈形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逐渐演变,融入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社会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族舞蹈不仅在国内保持着重要的文化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也受到关注。在当代中国,舞蹈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代舞蹈创作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舞蹈,成为舞蹈艺术家和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舞蹈元素的融入不仅可以为现代作品注入文化深度,还可以拓展艺术表现的边界。然而,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复刻,而是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艺术发展的趋势。

一、传统民族舞蹈的核心要素

(一)传统舞蹈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舞蹈的历史渊源悠久,源远流长,涵盖了从先秦时期至现代的各个阶段。最早的舞蹈形式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舞蹈形式不仅与音乐和诗歌密不可分,还体现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特征。古代的女乐舞蹈在礼仪和祭祀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具有高度的仪式性和象征性。雅舞作为当时宫廷和贵族的舞蹈形式,则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礼教规范和审美取向。进入汉代,更多的道具和舞象元素开始融入舞蹈,如舞龙、舞狮等,这些形式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手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节庆文化。唐代的燕乐舞蹈以其宏大的阵容和豪华的服饰著称,展示了唐朝盛世的繁荣和开放。宋代的“队舞”则强调舞蹈的整齐划一和群体协作,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戏曲舞蹈的兴起为传统舞蹈注入了新的活力。戏曲舞蹈融合了唱、念、做、打的多种表现形式,形成了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舞蹈艺术。进入现代,专业舞蹈和舞蹈教育成为主流,传统舞蹈在现代舞蹈创作和教育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现代舞蹈艺术家不仅保留了传统舞蹈的核心元素,还在形式和表现上进行了创新,使传统舞蹈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对传统舞蹈历史渊源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现代舞蹈创作的影响及其文化价值。

(二)传统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与技法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传统舞蹈的基本形态与技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首先,中国古代舞蹈是由祭祀舞蹈、宫廷舞蹈及民间舞蹈组成的。祭祀舞蹈多用于祭祀、祈雨等宗教活动,舞者多身着盛装,动作庄重、有韵律,表现出对神灵的崇敬与祈祷。宫廷舞蹈盛行于宫廷及贵族阶层,其注重技艺的展示与舞姿的优美,常伴有精致的服装和精巧的道具。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富有地方特色,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1]。就技术而言,传统舞蹈注重身体协调、动作规范。例如:古典舞中的“八股步”,讲究稳准;而“扇子舞”则以扇开合的方式,表现出柔滑的线条与韵律。在技术方面,还包含了“手到、眼到、身到、步到”的思维表现,这就要求舞者的每个动作都要达到形神合一的状态。此外,在传统舞蹈中,还存在着“转圈”和“跳跃”等特殊的身体运动,其舞蹈语法与表达意义也各不相同。

(三)传统舞蹈的文化象征与情感表达

传统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符号与情感表达。舞蹈的每一种形式、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象征与情感寄托。例如舞龙、舞狮,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象征意义十分深刻。龙与狮是力量与吉祥的象征,舞蹈的过程有驱邪避灾、迎福之意。舞蹈演员以精湛的技艺和热情的演绎,将这些文化符号“具象化”,带给观众一种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此外,在传统舞蹈中,有很多动作、姿态都蕴含着特定的情绪。例如:“礼仪舞”以稳重、高雅的姿态表现出恭敬与谦卑;“战舞”则以激烈的动作、高昂的节奏,传达出战斗的决心与勇气。舞蹈中的音乐、服装、道具等要素,更是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并与舞蹈动作相结合,传达出舞者内在的情感与文化价值观。

二、传统民族舞蹈在当代创作中的影响

(一)传统舞蹈元素的继承与创新

在现代舞蹈创作中,对传统舞蹈元素的继承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舞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记忆。对其进行传承,既可使其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又可使观者感受到其所蕴含的文化韵味。例如,中国的扇子舞、印度的卡塔克舞等现代舞蹈,只要稍加模仿与调整,就能传达出传统的审美与文化内涵。但是,仅仅依靠传统元素是无法满足当代观众新的需要的[2]。因此,“创新”就成了当代舞蹈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新不只是传统元素在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在内涵上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再创造。当代编舞家在对传统舞步进行重新解构与重组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新的现代舞技法与传统技法相结合的新形式。例如,将现代舞的自由流动与传统舞蹈的标准动作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舞蹈作品,既突破了传统舞蹈固有的形态,又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这样,传统元素通过创新获得新的活力,既能保留自身的文化特征,又能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语言的融合

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语言相融合,是当代舞蹈创作的一种重要趋向。它在保持传统舞蹈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蹈的创新元素,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与艺术语言。中国的藏族舞、西班牙的弗拉门戈等舞蹈,都有固定的动作规范,有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传统舞蹈中的一种。现代舞蹈更加注重身体的自由表现、即兴创作、个性表达,在语言上则更加注重身体的流动和对空间的探索。在融合的过程中,编舞者会把传统舞蹈形式、象征符号与现代舞的自由表现结合起来。例如,将传统舞蹈的结构性动作和现代舞的即兴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风格的舞蹈。另外,现代编舞者往往将传统舞蹈的节奏感与空间利用相结合、与现代舞的创新编排和舞台设计相结合,使传统舞蹈元素在当代语境中得以再现。这种融合不仅使传统舞蹈在当代舞台上获得新生,而且使当代舞蹈作品更多样化、更丰富,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与演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传统舞蹈对当代舞蹈表现形式的丰富

传统舞蹈对当代舞蹈的丰富,主要表现在肢体语言、情感表达及视觉效果三个方面。传统舞蹈因其独特的动作规范与文化背景,为当代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古典舞蹈中优美的舞姿等给现代舞蹈增添了新的表现力,使现代舞蹈更能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同时,传统舞蹈中所蕴含的故事情节与文化象征,也为当代舞蹈创作提供了深厚的题材与叙事背景,使得舞蹈作品在表现时具有更深层的文化意蕴。另外,传统舞蹈的形式与结构,如对称编排、群舞等,也为现代编舞家所借鉴与重新诠释[3]。比如,将传统舞蹈的群舞、队形与现代舞相结合,创新出新的编排方法,既丰富了现代舞蹈的表达方式,又增强了舞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的有机结合,不仅拓展了舞蹈的表达空间,而且使舞蹈作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传统民族舞蹈对舞蹈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当代舞蹈创作中,对传统舞蹈元素进行传承与创新,既是艺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现。传统舞蹈既是历史文化的符号,又是当代舞蹈创作的重要素材。从传承的角度看,它保留了传统舞蹈的动作、音乐、服装和舞蹈的编排结构,为现代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昆曲舞”这类中国古典舞,其舞姿优美,对现代舞蹈的编排提出了独特的审美标准。保留这些传统元素,不但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也可以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但是,继承不同于复制,创新是舞蹈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编舞者必须对传统舞蹈要素进行重新审视与改造。编舞者可将传统舞种进行解构,并结合现代舞蹈的自由表现手法,创造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比如,将传统舞蹈的固定步法和现代舞蹈的即兴表演相结合,就能创造出一种新的舞蹈语言[4]。与此同时,数字舞台效果、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又给传统舞蹈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这一创新不只是动作形式上的变革,更是一种对舞蹈叙事与情感表达方式的重新审视,使传统舞蹈在当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艺术价值。

(二)推动中国舞蹈的国际化进程

推动中国舞蹈的国际化进程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进国际交流与理解的重要策略。这一进程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舞蹈作品的国际传播、艺术教育的全球布局、跨文化合作,以及国际舞蹈节和比赛的参与。中国舞蹈的国际传播是其全球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将中国舞蹈作品带到国际舞台,全球观众能够欣赏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例如,中国的民族舞蹈和现代舞蹈在国际巡演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美与现代创作的创新。这种传播可以通过舞蹈节、国际舞蹈比赛和艺术交流活动等渠道实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加速了中国舞蹈作品的全球传播,推动了其国际化进程。艺术教育的全球布局是中国舞蹈国际化的关键因素。通过设立国际艺术学院、开展跨国合作项目及培养国际化舞蹈人才,中国舞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教育和交流网络。中国的艺术学院和舞蹈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开设了中国舞蹈课程和培训项目,这不仅提升了中国舞蹈的国际影响力,也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舞蹈人才。这些人才未来将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中国舞蹈,促进中外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跨文化合作是推动中国舞蹈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际艺术团体、舞蹈公司及艺术家合作,不仅促成了技术和创意的交流,也加深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舞蹈艺术的理解。例如,中国舞蹈团体与国际编导和舞蹈公司合作,共同创作新作品,融合中西方舞蹈技法和艺术理念,创造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作品。此外,中外舞蹈交流活动和工作坊为中国舞蹈艺术家提供了与国际同行直接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舞蹈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5]。

(三)提升舞蹈作品的文化深度与艺术价值

在推进中国舞蹈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提升舞蹈作品的文化深度与艺术价值。首先,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创作结合起来是非e4e48617d5ec6f720893ed0690123c80e4e9587e5ec333ce92b18ce3b8aa613f常重要的。中国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元素,既有民族舞蹈、古典舞蹈,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既能保持传统精神,又能满足现代审美要求的舞蹈。如对传统舞蹈进行重新编排,将现代音乐与舞台技巧相结合,就能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舞蹈表达方式。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中国艺术独特魅力的一种展现。其次,文化背景的深度研究与表达,也是提升舞蹈作品文化内涵的关键。每一部舞蹈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故事背景,而这些背景与故事构成了它的艺术价值。舞蹈创作者要深入研究作品的主题,理解它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在创作过程中真正体现这种文化内涵。借由与历史学者、文化学者及民间学者的合作,让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与灵感,进而提升作品的文化原真性与艺术魅力。另外,在舞蹈作品中引入多元文化元素,也是提高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可以把不同文化的艺术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之中。二者的融合,不仅赋予了舞蹈新的艺术视野,也丰富了舞蹈的表达方式。如将西方现代舞技法与中国传统舞蹈动作、节奏相结合,就能创造出一部具有国际风格的舞剧。这一多元文化的交融,不但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交流,而且也使得中国舞蹈在国际艺术大环境中有了更大的影响。

四、结语

传统民族舞蹈在当代中国舞蹈创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继承与创新,传统舞蹈元素为当代舞蹈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表达的多样性。这种结合不仅保留了传统技法和表现形式,还推动了舞蹈语言与现代创作的融合,使作品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其次,传统民族舞蹈的融入显著丰富了当代舞蹈的表现形式,提升了舞蹈作品的文化深度与艺术价值。通过这些方式,传统舞蹈不仅促进了中国舞蹈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还推动了其国际化进程,使全球观众对中国舞蹈更加认同和欣赏。最终,传统民族舞蹈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融合,展示了其在全球艺术环境中的独特魅力和持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张晓蕾.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美学追求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42(01):123-126.

[2] 张婷婷.传统建筑与民族舞蹈的审美比较[J].建筑结构,2023,53(15):160-161.

[3] 路明.现代民族音乐在传统民族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3(04):148.

[4] 朱璐.新时代传统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及文化传承探索[J].明日风尚,2022(19):66-69.

[5] 闫映东,缪思薇.多元创新型传统民族舞蹈文化体系构建研究[J].戏剧之家,2022(0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