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是在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基础上逐步融合而成的,并形成了“礼乐文化”“礼仪文化”的根本特征。
一 尚功利、求革新的齐文化
齐文化由姜太公开创。《吕氏春秋》云:“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尚)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可见,两者治国的基本理念不同,而太公望“尊贤尚功”的文化思想路线确定了齐文化的发展方向。
齐文化传统内涵的核心是追求霸业,也正因为此,齐文化讲究富国强兵、发展经济、因俗简礼,讲究招揽人才、开放言论、不拘一格,特点十分鲜明。
二 重仁义、尚伦理的鲁文化
与姜太公同时受封的周公旦是鲁文化的开创者。周公旦立国的文化思想路线是“亲亲上恩”。“亲亲上恩”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文化思想路线,因而不会鼓励解放思想,更难以人才辈出。直到春秋晚期才由孔子将其提升为儒学。孔子对鲁文化的形成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构架的文化理论思想体系。概言之,就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纲,统摄起了以“忠信”“孝悌”“礼义”“智勇”“廉耻”等为主要范畴的一系列道德规定。
三 齐鲁文化的形成
齐鲁文化不是两种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融会贯通。
战国时期,以孟子二度游学于齐为契机,齐文化与鲁文化开始融合。孟子在齐国居住长达十几年,他的学术思想受到了齐学的熏陶。荀子在齐、鲁文化合流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荀子精研儒学的同时兼顾齐学,既用齐学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儒学思想,又通过学术交流,把他的儒学思想在齐国文士阶层传播开来。在此背景下,齐文化和鲁文化走向融合,共同构筑了齐鲁文化。
成语典故
◆齐纨鲁缟
【释义】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谢敕赍纳袈裟启》:“荀针秦缕,因制缉而成文;鲁缟齐纨,藉馨浆而受彩。”
◆一鸣惊人
【释义】比喻平时不被人注意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