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l《人民日报》评价路遥——路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文学创作融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用心用情抒写改革开放故事。
l导演贾樟柯评价《人生》——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内容导读
人生是一道选择题
——《人生》导读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是他的成名作。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通过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经历,深刻描绘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该作品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于201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高加林是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农村青年。他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成为村里的民办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个阶段的高加林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然而,命运并不如他所愿。由于各种原因,高加林的教师职位被撤,他被迫回到土地,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这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内心充满了挣扎,既不想辜负自己的才华和梦想,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高加林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他有机会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但是,这也意味着他需要放弃与刘巧珍之间真挚的感情。最终,在事业和爱情之间,他选择了前者,牺牲了与刘巧珍的爱情。进入城市后,高加林的事业并没有一帆风顺。他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逐渐认识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意识到自己曾经为了所谓的事业和成功而放弃了太多珍贵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理性的人。
高加林的人生,代表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青年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奈。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磨难,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和社会,逐渐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高加林的人生轨迹,虽然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也充满了希望和梦想。他的人生故事,激励着无数读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
精彩展示
对于高玉德老两口子来说,今晚上这不幸的消息就像谁在他们的头上敲了一棍。他们首先心疼自己的独生子:他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苦,嫩皮嫩肉的,往后漫长的艰苦劳动怎能熬下去呀!再说,加林这几年教书,挣的全劳力工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并不紧巴。要是儿子不教书了,又急忙不习惯劳动,他们往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们老两口都老了,再不像往年,只靠四只手在地里刨挖,也能供养儿子上学“求功名”,想到所有这些可怕的后果,他们又难受,又恐慌。加林他妈在无声地啜泣;他爸虽然没哭,但看起来比哭还难受。老汉手把赤脚片摸了半天,开始自言自语叫起苦来:“明楼啊,你精过分了!你能过分了!你强过分了!仗你当个大队书记,什么不讲理的事你都敢做嘛!我加林好好地教了三年书,你三星今年才高中毕业嘛!你怎好意思整造我的娃娃哩?你不要理了,连脸也不要了?明楼!你做这事伤天理哩!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睁眼呀!可怜我那苦命的娃娃!啊嘿嘿嘿嘿嘿……”
高玉德老汉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两行浑浊的老泪在皱纹脸上淌下来,流进了下巴上那一撮白胡子中间。
写作借鉴
《人生》使用了大量的陕北方言,这些方言不仅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域色彩,还使得人物对话更加生动真实。具有陕北特色的土语,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陕北农村的生活气息。这种方言的运用不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生活状态,还深刻揭示了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路遥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他用最直接的语言描绘了陕北农村的生活和人物性格。这种朴实化的语言风格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读者,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并接受。在《人生》中,路遥没有过多地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式,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可信。此外,路遥运用了大量的俗语和谚语,这些语言不仅具有地方特色,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例如,“人是铁饭是钢” “哪个猫都沾腥”等俗语,都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精彩展示
高加林现在之所以高兴得如狂似醉,是他认识到,这次进县城,再不是一个匆匆过客了;他已经成了县城的一员,当然,他一旦到了这样的境地,就不会满足一生都待在这里。不过,眼下他能在这个城市占据一个位置,已经完全心满意足了。何况,他现在的这个位置在这个城市是多么瞩目啊!通讯干事,就是县上的“记者”;到处采访,又写文章又照相,名字还可以上报纸。县上开个大会,照相机一挎,敢在庄严神圣的主席台上平出平进!他知道他今天这一切全仰仗马占胜同志。他叔父诚心诚意不给他办事!但是,他不办,有人替他办。他从自己人间天上一般的变化中,才具体地体验到了什么叫“后门”。
但他很快又想:查出来的是少数!占胜说,哪个猫都沾腥哩!他让他放心,说出了事有他哩!于是他就尽量不往这方面想了。他觉得他既然已经成了国家干部,就要好好工作,搞出成绩来。这种心情也是真实的。他有时还把他的变化归到了党的关怀上,下决心努力为党工作——并且还庄严地想:干脆,明年就写入党申请书!
写作借鉴
小说中的叙事不仅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还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和情感的表达。路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波动和成长变化。在《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面临着诸多内心冲突。他既渴望走出农村,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又深受家乡和传统的束缚,难以割舍。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冲突贯穿整个故事,使得高加林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通过对高加林内心冲突的细腻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进而对他的人生产生共鸣。
阅读探究
高加林式人生
高加林式的人生,是指路遥在《人生》这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高加林所经历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高加林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和抉择,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青年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高加林式的人生,那么在梦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我们该如何看待高加林式的人生?
指点迷津
《人生》的主题聚焦于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织,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如何坚守自己的初心,追求自己的梦想。小说通过主人公高加林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陕北高原上,如何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选择,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作者通过《人生》传递了一种深刻的思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选择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需要像高加林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高加林式的人生还告诉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高加林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挫折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而是选择了坦然面对和坚持努力。这种平和的心态和坚韧的精神是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
高加林式的人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织,更让我们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坚守初心、追求梦想的重要性。它给予更多的人以启示和力量,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