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邓小平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问题来对待,对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理论。通过梳理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成果,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创立的实践探索,提出创办大学分校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大学分校;邓小平教育理论;北京联合大学
46年前,在那个百废待兴、急流勇进的时代,邓小平同志以整顿为突破口,打破长期的禁锢,推进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在此背景下,人才的需求、知识的供给、技术的短缺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瓶颈。在邓小平和中共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天津、上海、北京以最快的速度依托原有高校和地方财政支持创办了大学分校,这在1978年是破天荒的大事。创办大学分校正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伟大实践,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首都的大学分校孕育诞生了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北京联合大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代呼唤大学分校
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邓小平以伟大政治家的气魄扛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旗,高考的恢复带给万千学子们希望,凝聚起亿万人心的力量。
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1977年11月3日至5日召开了全市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举行了已经停止多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当年,北京地区有近9.4万人报名,按国家招生名额只能录取1万余人。尚有总分300分以上的考生1.6万余名。这种情况在天津、上海都存在,考生和家长反映非常强烈,广大市民迫切要求扩大招生。
另一方面,是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迅猛的改革开放催生了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各行各业都要大干快上。然而,北京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北京市经济建设所需科技人才的几何级增长需求。解放思想、千方百计加快首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大课题。
加之当时北京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依靠地方财政和北京地区高校办学资源,利用部分中小学校址和企业厂房创办一批大学分校。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标志
邓小平同志把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航向,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需要培养大批的专家和劳动后备军,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提出的巨大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技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已经到了影响各地发展的程度。时任天津市委第一书记林乎加建议:天津市由地方出资扩大高校招生。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给邓小平写信,反映该情况。1978年8月13日,邓小平当即批示:“我看可以让天津办,创点经验。”[2]邓小平批示迅速传达后,天津市依靠已有的大学,自筹资金创办8所大学分校,秋季扩招6,600余人。
受天津市做法启发,北京市派出专人赴天津市、上海市调研学习举办大学分校的做法,并最终决定按照天津模式创办北京地区大学分校。1978年9月,北京市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大学扩大招生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实行大学办分校,扩大招生名额。1978年10月6日至1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座谈会,研究天津市扩大高校招生的做法,确定高校在完成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后,再扩大招收一部分新生。1978年10月26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扩大招生问题的意见》,对天津市举办大学分校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其他各地方学习天津市经验,挖掘地方力量发展教育事业。
1978年10月,林乎加从天津调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同年11月,他在北京市委会议上介绍了天津创办大学分校的做法。同年11月15日,北京市委召开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就大学分校扩大招生问题做动员和布置。同年11月22日到25日复会,讨论落实具体问题:办大学分校36所,共安排16,210人,校舍由各区腾出中小学15所,各工业局腾出企业、事业用房16所,另有3所在本校招走读生;确定分校领导干部配备;商定大学分校领导体制——实行双重领导等。同年11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向北京市委提交《关于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报告附上了《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教育优先战略登上中国快速发展列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才培养要先行、人口素质要提高,知识改变人生、技术改变生活深入人心,大学分校应运而生。
深化改革发展教育,才能多培养、快培养“四有新人”
邓小平同志认为,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只有大胆地试,办学才能大发展;只有大胆地闯,教育才能大提高。关键是要快培养、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创办大学分校进入紧张的筹建阶段,更凸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北京市委汇集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县政府、各高校以及一些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一起投入到创办大学分校工作中。6个城区和近郊区腾出了15所中小学,有关业务局腾出了工厂、企业10处,作为分校校舍。为了腾房,各区、局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其中,4个城区为了腾出12所中、小学校舍,要把270多个班的学生分散到其他学校,共涉及40多所学校1.3万多名学生和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困难很大。各区委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亲自到学校动员、组织、督促,向师生和家长反复说明办大学分校的重大意义,克服困难如期完成腾校舍、腾厂房任务。同时,从各高校、各委办局等单位中,抽调教师和管理干部1,600余人,聘请兼职教师1,200余人。前后仅用了3个月时间,建起36所大学分校,首届招收300分以上考生1.6万余人。
1979年2月3日,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林乎加在首都体育馆隆重召开的开学典礼上讲话。1.6万余名新生和500余名教师代表参加北京市高校分校开学典礼。同年2月8日,36所大学分校正式开始上课。
当时,大学分校主要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依托原有高校的力量,学生走读、教师走教,发挥制度优势扩大办学,既瞄准社会需求又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高校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按领导体制不同分为三类:由市高教局直接管理的16所;市属各业务局主管的15所;中央部门或中央院校主管的5所。办学的业务和行政工作由市高等教育局负责,党的日常工作由市委教育工作部管理,教学业务工作由大学本校负责,包括确定专业设置、制订教学计划、提供教材、调配教学领导干部、派出教师、向分校提供和开放图书资料及办学设备和实验条件等。北京市专门筹建了电化教育中心,为各分校教学服务。有的学校还提供了接送教师的交通工具。有些委办局还承担了选派部分领导和业务干部、调配部分教师、提供部分仪器设备、安排学生实习和实践等任务。大学分校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快速运转起来。
高等教育要迅速提高,才能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北京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效率的基础上,不论是从大学分校办学自身内在要求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对办起来的大学分校数量、专业设置、学生规模、学制安排等方面都在边干边审视,为长远办学做全面规划,使大学分校的规模数量更符合实际需求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3]因此,要有战略考量和长期办学的准备,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深入,更要适应高等教育周期长、投入大,人才链、产业链、就业链交叉的特点。1979年3月,为了保证大学分校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北京市在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呈报《关于举办大学分校招生情况的报告》提出,在分校建设上需要全面规划、适当调整、大力充实、逐步提高,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稳步发展。这是北京地区大学分校调整提高的最早动议。1981年初,北京地区大学分校的第一次调整开始酝酿。北京市相关单位和部门着手调查研究,了解北京经济建设的发展情况和各条战线的调整情况,了解各方面对人才需要的情况和北京可能提供的财力、物力的情况,同时研究协调中央院校和市属大学的发展规划,以便在综合这些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分校的设置、布局、专业和规模。1982年11月12日,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呈报《关于大学分校调整和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从三个方面对大学分校的调整和建设作出安排:大学分校设置、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问题;保留发展的分校的建设问题;停办分校的各方面安排问题。同年12月2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各大学分校批转《关于大学分校调整和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要求各主管部门、各大学和分校都要从首都建设的全局出发,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做好分校的调整工作。
好事办实,需要不断调整步伐;实事办好,需要体制机制完善。自1982年12月开始,历经两年大学分校的调整合并,36所大学分校:停办8所分校,其余28所合并为18所继续发展。大学分校的调整既包括各分校设置和布局的调整、规模的调整、专业设置的调整、领导体制的调整,又包括各分校教学工作的调整、教职工队伍的调整及办学条件的调整等。调整的原则是大学分校的专业和规模要适应首都各条战线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设置和布局要便于学生走读,要与现有的市属大学统一规划。专业设置调整是大学分校调整的重点内容之一。立足北京经济建设需要,对大学分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统一规划和统筹考虑,各分校专业设置明确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校内专业互有联系,结合渗透。立足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对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注重发挥专业对口的委、办、局的作用,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前景,加强了应用学科和短缺专业的建设,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师范人才的培养。对不适宜北京经济发展趋势和分校定位的专业进行了调整。北京地区大学分校的这一次调整为1984年至1985年的第二次调整奠定了思想和物质等各方面基础。
ynGdSyou41YYXIJIpvPJGA== “三个面向”丰富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指引教育强国建设方向
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教育对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技术技能的贡献力。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教育要“三个面向”,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必须是开放的,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学校必须是世界一流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理论指引下,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北京地区大学分校开始酝酿新一轮发展。这次发展强调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顺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大潮,大学分校要在现代化面前不落后、在世界面前不落后、在未来发展面前不落后,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发展多科性综合性大学的意见》精神,按照高素质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师资队伍建设规律和教学科研特点,北京地区大学分校既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高度分化的特征,又要符合国家首都发展的高地特色,选择了一条综合性发展道路,组建诞生了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北京联合大学。
1984年5月,谭元堃在北京市大学分校工作会议上作题为《坚持“三个面向” 开创大学分校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阐明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对整个教育战线讲的,是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角度讲的,是对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发展讲的。这个报告既是对1982年至1984年北京地区大学分校调整的总结,也是1984年至1985年大学分校第二次调整的开始。1984年8月,北京市政府向教育部呈报《关于在大学分校的基础上成立北京联合大学的函》,提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大学分校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解决数量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等问题,把星罗棋布在北京的大学分校集中起来,组建北京联合大学的方案。1985年1月,北京市政府呈报的函获得教育部批准。同年2月11日至12日,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和市高等教育局联合召开各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参加的工作会议,宣布了教育部《关于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的批复》和市委关于联合大学领导成员的任命,12所原大学分校改为北京联合大学的学院,谭元堃任第一任校长。
邓小平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经验指出:“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5]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和教育关系密不可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科技和教育要不断地创新发展,适应经济社会更高的科技和人才需求,形成你呼我应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为了适应首都的发展,《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北京联合大学的通知》提出,在12所大学分校的基础上建立一所市属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定名为“北京联合大学”,设12所学院。1985年5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铁道部主办的北方交通大学分校、市化工局主办的北京化工学院分院以及航天部主办的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先后并入北京联合大学,分别更名为电气化铁道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航天工程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建立后,原各分校即与本校脱离隶属关系。初期联大各学院仍为相对独立的实体执行原计划,但各学院的新发展新专业新学科设置由联大统一规划,强调互有分工、各有特色、避免重复,实行多层次办学,既办四年制本科,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二、三年制专科。当年,谭元堃校长向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同志汇报工作时,热情邀请彭真委员长为新生的北京联合大学题写校名。彭真同志既在中共中央担任要职,又长期担任北京市党政的主要领导,对北京感情非常深,又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彭真委员长欣然题写了“北京联合大学”校名,助力大学分校的高等教育试验开始迈向崭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4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35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1112.
[4][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