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和高校自身发展需求下,北京多所高校在京郊和津冀地区建设新校区,实施多校区办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选取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典型案例,梳理首都高校在统筹推进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服务实现高水平育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科学探索。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新校区;多校区办学
首都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新区建设等战略任务的实施推进,在京高校布局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挑战[1]。从本质上来讲,多校区办学是新形势下高校针对新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新校区建设承担了解决现有矛盾,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
自1999年起,北京市委市政府主导了以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和房山区良乡大学城为代表的高教园区建设项目。目前,沙河高教园已入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良乡大学城已入驻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后续,中央有关部委及北京市积极推动在京高校的疏解工作,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相继在郊区或津冀地区建立新校区。截至2024年8月,包括已在建的首批4所高校在内,共有10所高校计划进驻雄安新区。至此,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市33所本科层次高校在京郊或津冀地区建立新校区(含在建),占比近50%,其中部委所属高校24所,北京市属高校9所。
本文选取学校隶属关系、办学特色,新校区位置、定位、学生规模不同的两所高校: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研究,为不同类型高校建设新校区提供实践参考。
首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1.坚持高标准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硬件环境。首都高校在规划建设新校区过程中,始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要求,坚持育人为先、争创一流、创新发展、绿色低碳,打造“百年工程”和“社会榜样”。
第一,坚持育人为先。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高质量建设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各类设施,创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社会乐见”的育人环境,生均教学、实验、图书馆用房面积较原校区分别提高1.21倍、5.20倍、4.88倍,学生日常在图书馆停留时长中位数提高1.5个小时。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打破模式化校园规划中用大轴线组织功能区的套路,结合分期建设时序,提出高度集约化的校园综合体模式,将部分教学、实践、生活等全部功能集合成一个超级建筑,为师生创造独一无二的校园空间。不同体量聚集连接形成的丰富建筑空间,适合艺术空间气质的营造,深受师生喜爱。因此,新校区建设规划首要突出育人特性,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才能得到师生广泛认可。
第二,坚持争创一流。从各项高校排名的评价指标上看,世界一流大学对学校建设有着较高要求[2]。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两所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地标性建筑由国内外建筑领域专家大师主持设计,师生对新校区校园环境的满意度高。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还被评选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学校各项排名均较新校区启用前有较大幅度提升,以ESI全球综合排名为例,2017年9月为全球第765名,2024年7月已经提升到415名。因此,新校区的建设要坚持一流标准,才能真正发挥新校区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引擎作用。
第三,坚持创新发展。首都高校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新基建。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升级打造高校领先水平的“物联网+智慧能源运控平台”,实现精准用能监控、全局态势感知和云端操控,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校园运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集约化。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搭建的北影智慧融媒平台采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私有云等技术,形成了微博直播、微信推送、新闻网刊登、视频播放的全方位报道格局。由此可见,新校区为前沿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沃土和试验场,有助于塑造未来人才培育新生态。
第四,坚持绿色低碳。“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绿色生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以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建筑高雅、低碳节能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为建设目标,并广泛应用各类节能技术,如地源热泵、导光筒等。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的设计理念强调打造集约、开放、共享、生态、智慧的校园,并与怀山柔水融合。两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形成“绿色低碳”的共识。因此,高校作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规划建设新校区时要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其中,自觉树立“社会榜样”。
2.坚持高质量管理服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软件环境。目前,新校区大多建设在远离城市中心的远郊区域,文化底蕴薄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这是目前分校区办学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首都高校从运行模式、管理机制、服务形式上创新,积极破解多校区办学带来的治理难题,加快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第一,运行模式创新。在管理模式上,主要有条式、块式以及条块结合式。首都高校在运行模式上往往不是采用单一的管理模式。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和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未来将逐步过渡成为学校主校区,现阶段都采用条块结合、强化各部处职能延伸的管理模式。条块结合,有利于发挥校区管委会的纽带作用,强化各单位横向互联互通;强化各部处的职能延伸,有利于各单位熟悉工作、发挥作用,推动新校区向办学主体顺利过渡。此外,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强调以条为主,以便于资源进一步向校区倾斜。新校区运行模式并非千篇一律,主要根据校区定位来选择。
第二,管理机制创新。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和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均成立了管委会,代表学校对校区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协调和监督。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建立了校发文、管委会制度和部门内部制度三层次的“1+8”网格化制度体系,即一套综合制度和8类专项制度,确保校区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服务形式创新。目前,高校后勤服务主要采取全包给第三方物业公司、自营物业和混合三种形式。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推进全域化物业管理,将楼宇管理、校园绿化、环境卫生等全部纳入物业管理范畴,在保留部分自营服务基础上引入三家行业内标杆性企业,优化公平竞争环境,不断满足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师生对物业公司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同样引入多家物业公司为师生提供专业化、品质化的校园物业服务,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广泛引入社会化物业管理服务是新校区提升服务育人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郭志恒.优化在京高校布局服务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规划建设探索与实践[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4):33-38.
[2]林建荣,王春,施文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新校区规划与建设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8(4):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