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共同体论述理念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2024-11-09 00:00凯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1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论述理念(以下简称共同体理念)是党构建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指导。在科教强国战略与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精神的指导下,研究共同体理念是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向。共同体理念有效引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构建思政伦理、思政目标、思政内容、思政方法、思政场景“五位一体”的改革发展格局。通过加强对共同体理念的学习,高校应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复杂性,推动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思政建设发展。

关键词:共同体理念;课程思政;思政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论述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基础。共同体理念包含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两部分,这也是“习近平同志使用最为频繁的一个类型”[1]。共同体理念引导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包括思政教育体制、目标、内容、方法与场景的多要素组合,也有维护国家利益、形象与安全的重任。高校是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者,也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者。高校有必要在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对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共同体理念的内涵阐释

共同体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中国特色,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形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体的系统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2]。

从不同视角出发,共同体理念涉及不同层级。从国际、国内和社会场域差异出发,共同体理念则是“建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复兴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之上的‘全面的、系统的、开放的’共同体”[3]。此外,共同体理念还包括生态共同体、地区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等。

不同层面的共同体理念指导了不同类型的课程思政改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新文科建设至关重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价值引领”,可以“为世界高等教育变革和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智慧”[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础[5]。而“生命共同体理念”也在新时代德育教育中有所体现,成为通识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外语类高校来说,共同体理念激发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活力。共同体理念为外语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思路,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指导外语类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以语言共同体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6]。

整体看,共同体理念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教育方针,是建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通过挖掘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可以推动课程思政在不同领域中的整合,推动学科思政全要素协同发展。

共同体理念引领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

新时代高校的课程思政研究需要深入考察课程思政建设的历史基础、发展过程、话语沿革与组织变迁。以共同体理念指导课程思政改革,可以更加系统地总结归纳思政改革的演变历程,从三个方面为思政建设提供着力点。

1.以学生为中心,激发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动力。共同体理念是在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回顾的基础上,凝练提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社会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结合的产物。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发展以及社会、国家和世界相互融合的时代命题。学生既是共同体理念的学习者,也是践行者。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利用好学生在思政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改革的认知、态度与实际参与情况。通过吸收共同体理念在应对多元主体中的灵活性,为思政课程的规划与开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2.以教育者为核心,构建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认同。共同体理念强调应该以交流互鉴推动和而不同的文明包容性建设,以此构成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共同体。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主体,教育工作者不仅包括一线授课教师、教学教务人员、思政课程管理者以及思政教育评价者等不同层级的教育实践者,而且也包括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教育工作者。课程思政改革应该以教育者为中心,构建课程改革的思政共同体,以此形成课程思政的公共认同。

3.以社会互动为纽带,打造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网络。共同体理念不仅强调微观生活、宏观政策与世界格局的纵向关联,而且还强调共同体内不同主体间的横向联系,以此形成一个推动课程思政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网络。在共同体理念引导下,以社会互动为切入点的课程思政建设,意在更广泛考察课程思政改革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其中,课程思政既要构建外向型的互动进程,要与政府部门、企业等方面展开合作交流,探讨课程思政改革在促进社会共建共享、培育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同时,课程思政也要构建内向型的实践过程,关注不同参与主体的舆论转换与期待,以形成多方共识,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发展。

因此,共同体理念有助于从“大思政”的视角出发,通过共同体理念引导实践主体、实践过程与实践网络的结合,以推动传统思政课程、专业课、公共课与实践课的有效融通。

共同体理念指导下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过程

在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需要向上对接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向下对接人才培养的实践。因此,坚持共同体理念的指导,就需要注重改革实践的具体过程。

1.推动思政价值体系的整合精粹。传统思政教育在推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大而不精的问题。在“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应该重视对传统伦理价值的整合与萃取,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阶段与当代思想转变的现状。通过引入共同体理念,高校应关注课程思政改革中理论价值、伦理价值、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提炼组合。通过阐发共同体理念,来引导课程思政融入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共同体的方式,以实现教育价值的有机整合与内生重塑。

2.重视思政目标的协同发展。课程思政改革应聚焦教育目标的精准化、多样化与有效性,需要构建多维机制。目标建设既要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四个自信”与“五个认同”,也要依托具体教学体制,在课堂、实践与生活中展开。共同体理念依托唯物史观在不同领域中构建了对个人与社会的整体理解,个体教学中的目标设置始终与多维度的共同体建设相关联。高校应关注学习共同体、教育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等,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机制。

3.挖掘思政内容的革新路径。课程思政改革内嵌于思政内容革新,挖掘新的课程思政内容需要依托共同体理念在不同层级下提供价值引导,并汲取不同领域内共同体理念的协同效应,以在自身内容革新中形成具有包容性的实践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共同体理念成为内容革新的吸铁石与试金石。一方面,共同体理念可以作为专业知识与公共政治话语的衔接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筛选出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更相符的教育教学内容。高校既应关注共同体理念作为内容创新原则的引领效应,也应深入探究其内在协同逻辑如何推动内容创新的动力过程。

4.探索思政改革方法的新可能。当前,面临现代技术的冲击,课程思政需要探索回应时代性、全球性与社会性的新方法。共同体理念为引导多元改革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健康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等内容,为思政课程建设注入了活力,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指导。高校应关注通过多元的现代方法改革,实现教育责任、教学行动、学习情感与技术量化的融通路径,真正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贯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5.深化课程思政场景的多元扩展。思政教育改革是跨场域的知识互动、主体间的意识熏陶与实践中的融会贯通。共同体理念强调主体意识在不同共同体间的转换,以实现共同体身份的多元扩展。在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思政的在场并非国家意识的简单植入,而应具有包容性、衔接性与协商性。课程思政需要从单一教学场景向多种场景转换,从教育场景显性展现向教学场景的显隐结合发展,以实现“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结合。

共同体理念指导下课程思政改革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充分认识到其复杂性,并在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克服思政建设中的难点。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复杂性包含认知、过程与行为三个方面。认知复杂性要求高校从政策导向、价值导向与认同导向三个层面,对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路径开展全面论证,以充分理清思政改革的认知基本盘;过程复杂性要求高校进一步统筹价值、目标、内容、方法和场景等教育要素的综合作用;行为复杂性要求高校充分考虑个体的“情感—利益”关系、交流中的“价值—责任”关系与体制的“协同—实践”关系。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好共同体理念,从微观实践、中观组织与宏观价值三个部分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首先,应从教师、学生和课程设计等具体细节入手,探索改革的可行性和成效。其次,应重视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优化,确保改革能够在组织层面得到有效推进。最后,应审视宏观层面的理念,将课程思政改革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实现整体价值和意义的最大化。

共同体理念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参与,而是多维度、多领域、多形态的全面融入。高校应综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外交实践、国家治理与民族政策的重要论述,在对共同体理念的综合理解基础上提炼出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打破对单一共同体理念的依赖,主张多维度、多领域与多形态地理解共同体理念,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聚焦共同体理念中价值关怀、理论关切与实践关注的统一。共同体理念有助于超越对宏观理论体系的简单论述,注重对基层实践经验、中观组织形态和宏观体系结构的融会贯通。高校可从共同体理念切入课程思政改革,扩展对“思政+”的认识,强调共同体理念在延续新时代对不同教育要素的创新与协同方面的作用,推动教育资本的增量扩展与存量优化。

参考文献:

[1]袁吉富.习近平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J].教学与研究, 2020(8):13-22.

[2]张新.论习近平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特征和原创性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4):46-55,155-156.

[3]刘海军,王平.习近平共同体思想的场域、逻辑与价值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7(5):5-11.

[4]王丹.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高校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1):58-67,206.

[5]吴月刚,张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 2020,31(4):41-47.

[6]杨丹.以“101工程”非通用语振兴计划服务国家语言能力建设[J]. 外语界, 2022(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