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监测

2024-11-08 00:00殷涛张旭刘洁琼李杰张力李岩
新农业 2024年3期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HP-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HPPRRS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会引起生猪免疫力下降,从而继发其他疫病的感染。2018年以来通过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持续进行监测,开展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感染情况调查,有效控制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传播,通过针对性地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有效防止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8~2021年,对兵团辖区的种猪场、商品代场、散养户、屠宰场及其他共2808个场点的猪血清样品52992份,1024个场点的扁桃体16839份进行持续监测。

1.2 方法与试剂

使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ELIsA试剂盒及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荧光PCR检测试剂盒,依据说明书及GB/T 18090-200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诊断方法进行操作判定。

2 结果与分析

图1 不同场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

2.1 不同场点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018~2021年,累计监测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场点2080个,检测血清样品52992份,其中种猪场24个,血清1634份,免疫抗体阳性样品1426份,免疫合格率为87.27%;商品市场1785个,血清39056份,免疫抗体阳性样品35338份,免疫合格率为90.48%;散养户987个,血清11996份,免疫抗体阳性样品10374份,免疫合格率为86.48%;屠宰场1个,血清30份,免疫抗体阳性样品30份,免疫合格率为100%;其他场点11个,血清276份,免疫抗体阳性样品192份,免疫合格率为69.57%。

2.2 不同年份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018年累计检测9764份样品,免疫抗体阳性样品8659份,免疫合格率为88.68%;2019年累计检测8121份样品,免疫抗体阳性样品7157份,免疫合格率为88.13%;2020年累计检测15023份样品,免疫抗体阳性样品13541份,免疫合格率为90.14%;2021年累计检测20084份样品,免疫抗体阳性样品18033份,免疫合格率为89.64%。

图2 2018~2021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

2.3 不同场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检测结果

2018~2021年,累计监测毒场点1024个,检测猪扁桃体样品16839份,其中种猪场13个,猪扁桃体样品625份;商品市场693个,猪扁桃体样品12771份;散养户277个,猪扁桃体样品2349份;屠宰场4个,猪扁桃体样品150份;其他场点37个,猪扁桃体样品944份,均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阴性。

3 讨论

2018~2021年的结果分析,2018年和2019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4年抗体合格率平均值;其余年份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不大,均高于4年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值,其中2020年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高于4年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值的0.77个百分点。从不同采样场点来分析,商品市场和屠宰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在89.37%以上,种畜禽场、散养户和其他场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低于0.69、2.89和19.8个百分点。因其他场点猪的来源复杂,免疫抗体消长参差不齐,免疫抗体合格率较低。散养户的免疫意识不到位、免疫不及时也是造成散养户免疫抗体率低的主要原因。其次,散养户的免疫程序不合理,在母源抗体水平都会影响免疫效果,存在引发疫情的风险。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对生猪产业危害很大,应当受到重视。其防治主要依赖于疫苗免疫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此外还与免疫操作、免疫的密度、免疫的程序以及日常的管理息息相关。适时的免疫效果评价,不仅可以评估免疫的效果,还可以尽早掌握猪群的免疫状况,若发生免疫失败或者未达到预期免疫抗体水平,就可以施行补免措施,有效避免疫情发生,所以要重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检测。

坚持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在开展非洲猪瘟生物防控措施的同时,净化、消灭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传染源,减少病毒污染面、提高抗体保护率。在做好免疫接种和强化检疫监管的同时,加强日常监测,为净化、消灭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奠定基础。

4 结论

为了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就要强化免疫抗体抽样监测,加强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制度,严格落实检疫申报现场审核和检测报告制度,建立溯源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养殖、屠宰、运输各环节层层把关,保证免疫程序、免疫密度的合理性,确保兵团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简介:殷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高级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