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的水稻种植中普遍发生,病原菌为水稻黄单胞菌。水稻染病后,叶片枯萎,影响光合作用,水稻产量降低。
病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中越冬,携带病菌的种子和病残体是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初侵染源,病菌可经风雨、灌溉和人为活动传播。湿度在90%以上、气温在17~35℃的条件下该病易发生,不同品种和生长期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差异较大,粳稻、高秆窄叶、叶面水孔少、耐肥的品种抗病性较强,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病。长期的阴雨天气不利于水稻植株生长,暴风、暴雨还会损伤植株,植株抗病性减弱,此时田间湿度过高,有利于病菌生长和繁殖,导致水稻白叶枯病的大规模发生。水稻种植中氮肥使用过量会导致植株徒长,降低田间透气性,降低植株抗性,白枯病发病率增高;灌溉时水量过深会传播病菌,导致大片水稻发病。
2.1 叶缘型
叶缘型白叶枯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病情严重时会危害叶鞘,病菌从叶缘侵入,导致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为黄白色病斑,并向两侧或沿叶片中脉扩展,变为黄色或黄褐色波纹状病斑,最后变为枯白色,病变组织界限分明。
2.2 急性凋萎型
急性凋萎型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苗期至分蘖期,病菌从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水稻维管束,使主茎或2个以上分蘖同时发病,前期表现为心叶枯死,有的病株其他叶片逐渐青枯、皱缩或卷曲,整株凋萎死亡,折断患病植株茎秆,可挤出大量黄色菌脓。部分水稻分蘖期后,剑叶或下面1~3叶的中脉生成淡黄色病斑,病斑可沿中脉扩展至叶尖和叶鞘,部分病株叶片折叠,未至抽穗期就死亡。田间湿度过大时叶片分泌乳白色小点,干燥后变为易脱落的黄色胶粒,其中含有病原菌。
2.3 黄化型
黄化型白叶枯病少见,发病早期心叶生成不规则的褪绿斑,褪绿斑逐渐发展为枯黄斑,少数发病叶片基部有不连续的、水浸状小条斑。
3.1 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抗性较强、无病的种子进行种植,种子提前使用福尔马林50倍液浸泡3小时,闷种12小时,洗净后再进行催芽。前茬收获后,将稻草彻底清出稻田,避免病残体残留,插秧时应合理密植,保障田间光照和透气性,降低田间湿度。种植前施足底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因土配方施肥,合理控制氮肥使用量,多施磷肥、钾肥和微肥,氮肥追肥应趁早。水稻灌溉不可漫灌、深灌和串灌,应浅水勤灌,并适度晒田,提升植株抗性。雨后若田间积水过多,及时排水,大风、暴雨天气后2天植株伤口未愈合,不要下田。有条件的种植区域最好进行水旱轮作,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发病程度。
3.2 化学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巡查,老病区发现患病植株及时喷施药剂防治,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减少疾病传播,最好在零星发病阶段将疾病控制住,可使用10%杀枯净可湿性粉剂、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50%叶枯青可湿性粉剂、40%噻唑锌悬浮剂等,病情严重时混入硫酸链霉素、农用链霉素或强氯精等药剂,加强防治效果。药剂喷洒最好在晴天傍晚进行,使用长杆喷雾器或弥雾机站在未发病区喷洒农药,由未发病区向发病区喷洒,严禁穿越病区。
作者单位:铁岭县新台子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