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见皮肤病诊断与治疗

2024-11-08 00:00王美玲付丽
新农业 2024年3期

牛的皮肤病有很多,在彰武地区常见的有疥癣病、霉菌病、荨麻疹、纤维状乳头瘤四种。

1 疥癣病

1.1 病原体和生活史及其流行病学

疥癣病是由疥螨引起的寄生虫病,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感染方式。直接接触感染就是健康牛和患病牛在一起趴卧、运动、饮食等过程中相互接触而感染。间接接触感染就是健康牛接触了患病牛污染的场地、墙壁、水槽和料槽等而感染。该病也可以经饲养人员的衣物、手和使用的扫帚、锹等工具传播。疥螨是不全变态的节肢类昆虫动物,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寄生在皮肤的表皮层,以角质层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为食,不断地在表皮层内挖凿隧道并在其中发育和繁殖。雌虫在隧道内产卵,卵孵化出幼虫,幼虫爬到皮肤表面蜕化为若虫,若虫钻入皮肤内蜕化为成虫。

1.2 症状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秋冬二季更易发生,往往首发于头部、颈部、肩部而后蔓延至背部、臀部。病初皮肤上有水疱或结节,摩擦后水疱破裂流出渗出液,渗出液与脱落的上皮细胞、被毛、污垢等物质干燥后形成结痂。结痂经摩擦后痂皮脱落导致出血、渗出等病变,而后又结痂,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发生。患部皮毛稀少或缺失,患部面积逐渐向周围扩展。患畜表现痒的行为,有时啃咬患部,有时在墙上、桩子上、槽子上乱蹭。气温上升后或运动后蹭痒的行为会加重。患畜寝食难安,逐渐消瘦。

1.3 防治措施

该病的防治采取外用药物结合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法,当发现部分牛患病时就要对群体牛使用这些措施了,而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外用药一般使用除癞灵、敌百虫、巴胺磷、双甲脒等对牛进行喷淋,巴胺磷一般间隔7天喷淋2次,其他的药物一般间隔3天喷淋3次。外用药不仅对动物进行喷淋而且对环境和用具等也要进行喷洒,这样才能彻底杀灭疥螨,避免环境、用具上的疥螨再次感染给牛。对患病动物在喷淋前用刷子反复刮擦患部,直至患部的痂皮被擦掉并微微见血,然后对患部和病健结合部反复喷淋。注射的药物可选择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间隔7天注射2次,也可以选择多拉菌素注射液肌肉注射1次。如果注射给药不方便可以选择口服给药,选择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合剂,有片剂和粉剂两种剂型,用哪种都行。在注射、口服两种方式以外还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浇泼剂背中线涂擦,间隔7天再用一次。浇泼剂操作较方便,但效果易受温度影响,一般温度在20℃以上时使用效果最佳。

1.4 案例

某户饲养育肥牛56头,体重300公斤左右,舍饲放养。2023年10月中旬养户发现5头牛在食槽上、墙壁上、柱子上反复蹭,有的牛还回头舔毛或呈啃咬状,越到中午越严重。牛体表被毛多处脱落或稀疏,有的牛患部皮肤表面出现红色的小结节,有的牛患部表皮脱落并有少量出血,有的牛患部皮肤增厚形成皱褶。刮取病健结合部皮屑放在10%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皮屑完全溶解后停火静置,取沉淀物放在载玻片上,滴加50%甘油2滴。100倍镜下见多个0.2~0.5毫米龟型虫体,背面隆起,腹面生有4对足。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疥癣病。建议畜主做了以下工作:及时清理圈舍粪污并加大通风量,门窗白天全部打开,晚上关上门,窗户关上五分之四。圈舍环境、用具、群体牛的体表使用40%巴胺磷溶液1∶1000倍稀释后喷淋,过7天再喷1次。群体牛肌注一次1%多拉菌素注射液,每头8毫升。畜主采取以上措施后,患畜经10~20天痊愈,而且没有新的病牛出现。

2 皮肤霉菌病

又称皮肤真菌病,俗称“钱癣”或“秃毛癣,是由多种皮肤霉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皮肤病。该类霉菌生存能力较强,能在环境中存活数月。该病接触传播,健康牛接触了病牛或接触了病牛污染的饲槽、场地、用具、颈枷等感染,但传播缓慢,常发生于头部,特别是眼睛周围,颈部、胸部也多发生。患部无毛近圆形或卵圆形,白色或灰白色,形成略高于周围健康皮肤的痂(见下面2幅图)。患部由少到多,少的2~3处,多的几十处。患畜饮食正常,精神状态好,无明显的瘙痒感。

诊断时刮取痂皮浸泡在10%氢氧化钠溶液中,40℃加热5分钟后将病料放于载玻片上,滴1滴蒸馏水后加盖玻片镜检。镜检见到孢子和菌丝并结合临床症状就可以确诊。

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以下三种方法任选其一。3%来苏水反复刮擦患部后涂上10%碘酊,3天重复1次,共3次。硫酸铜和凡士林按1:3的比例做成软膏后患部涂擦,1次/天,连用7~10天。复合酚溶液原液喷涂,1次/天,连用7~10天。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用药前一定要用合适的消毒剂处理患部,如用刷子蘸取1∶200倍的过硫酸氢钾溶液将患部痂皮彻底清除干净,然后再用药。场地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雾消毒,用具等用1∶200倍的过硫酸氢钾溶液消毒,每日都需要进行消毒工作且持续15天。该病是人畜共患病,为避免人员感染,操作人员在处置患病牛前一定要戴好手套和口罩。

3 荨麻疹

又称风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以体表皮肤突然起疙瘩并伴有瘙痒为特征。引起该病的因素较多,如药物、疫苗、饲料、昆虫叮咬、冷风湿气等,这些因素导致皮肤真皮和黏膜发生局限性水肿。疙瘩多起于颈部、胸腹侧,也可起于黏膜,尤其是皮肤、黏膜交界处,如眼睑、口唇等处。多数情况下皮肤上的疙瘩突然出现并经几个小时后消退。但有些时候疙瘩消退得较慢,经3~5天才能完全消退。疙瘩大小不一,大的如核桃,小的似黄豆大。疙瘩扁平或近圆形、坚实,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时只看到被毛竖立触摸后才感知到坚实的疙瘩。多数患牛患病后精神状态、食欲无变化,但部分由药物、疫苗引起的伴有发热等症状的牛食欲下降、精神不振。

发病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和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进行治疗,成年牛地塞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25毫克,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肌肉注射500毫克。孕畜可将地塞米松换为肾上腺素,成牛5毫克。如果发热可注射氟尼新葡甲胺,如果呼吸困难可注射氨茶碱和呋塞米。

4 纤维乳头状瘤病

又称乳头状瘤病,俗称“疣”,由牛乳头状瘤病毒(BPV)引起皮肤、黏膜上生长的良性肿瘤。该病毒可存在于牛的体表以及颈枷、饲槽、围栏等物品表面,还可存在于兽医器具、输精器具以及各种工具表面,具有传染性,属于接触传播。往往经牛体表的伤口接触感染,或者被该病毒污染的物品、工具等刮伤或刺伤而感染,也可经注射器具、输精器具传播感染。6~24月龄牛最易感。多发生在头部、颈部和胸部皮肤,也可发生在黏膜。瘤体突出皮肤表面,形状多样,有的似干的“香菇样”,有的似“菜花样”。瘤体颜色或灰或黑或接近体色,大小不一,数量不等(见下面2幅图)。有些瘤体有较宽的基部与皮肤紧密相连,有些瘤体有蒂和皮肤有点间隙。有的母牛乳头也可发生,扁平“米粒样”或者呈细长的圆柱样。有的育肥公牛的阴茎上会发生,不能回缩于包皮的阴茎经刮擦后出血、感染。有的母牛的阴道黏膜也可以发生。一部分瘤体经1~12个月自行脱落,一部分瘤体存在数年,不断增大、增多。

该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瘤体生长的部位、大小、蒂的粗细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蒂部较细的而且容易提起的瘤体可在蒂部贴近皮肤处用细线环绕后勒紧并打结,一般10~20天脱落。对于蒂部较宽且不易提起的瘤体可在其表面涂去角膏,5~7天涂抹一次,一般经10天以上逐渐变小、脱落。对于乳头上的瘤体可以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去除。手术割除瘤体是解决该病很好的方法且适合于所有瘤体。

作者单位:

1.彰武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2.彰武县双庙镇人民政府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