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疫病防控措施和常用技术要点分析

2024-11-08 00:00:00赵彬丞李亮亮
新农业 2024年4期

羊养殖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其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几年养殖羊的农户越来越多,且羊养殖已经向规模化发展。虽然羊养殖的方式逐渐专业化,但对羊疫病的控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殖损失,养殖人员应当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对羊疫病进行合理防控。

1 防疫常用技术

1.1 体温测量

羊是恒温动物,因此,根据其体温便可以了解其身体状态,体温也是确认其发病的重要手段。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定期为羊测量体温,其正常体温应保持在38.5~39.5℃。在监测体温时,应观察羊的状态及外界温度,避免在羊过度饮水时以及羊剧烈运动之后测量,此外,养殖人员还需注意,羊在外暴晒后,也不宜测量体温。羊在圈内休息大约30分钟后,测量体温得出的结果较为准确,外界温度以及羊的活动量等因素会导致其体温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其误差通常在1℃左右,羊的体温通常上午高,下午低,因此,养殖人员应根据羊的体温变化规定检测时间。相关数据表明,上午9:30~10:30和下午15:30~16:30是检测羊体温的最佳时间段。

1.2 牲畜保定

牲畜保定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相关保定设备对羊进行固定处理。通常,一些羊在接受疫病治疗或者预防的过程中,会较为剧烈反抗,很可能导致养殖人员或者羊本身受伤,也会影响到治疗或预防的效果,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对于这类情况,养殖人员可以通过保定架对羊进行强制固定,进而顺利完成后续的治疗或预防工作。牲畜保定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徒手保定、环抱保定、器材保定、倒卧保定等,对于小羊,通常采用环抱保定的方式,成年羊的力气较大,需要设备进行辅助。

2 羊疫病防控措施

2.1 强化饲养管理

羊在养殖的过程中,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在其饲养过程中,有着较为复杂的流程及各种饲养内容,养殖人员应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饲养工作,使羊可以健康成长,有效避免因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出现羊疫病。在开展羊场饲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严格把控饲养密度,保证羊群的生长环境符合科学标准,满足羊群的生长需求,并且,在饲养过程中,应对羊圈定期清洁,按时通风,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采取封闭式羊群管理,避免羊随意出入。

此外,应将圈舍建立在远离城区的位置,保证水电供应的同时,建设合理的排污装置,避免环境污染。饲养时,应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选择正规的饲料进行喂养,保证羊营养均衡,并在饲料中增加必要的营养素,有效提高羊的免疫力。

2.2 做好全面消毒

消毒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羊群疫病防控的整体效果,养殖人员应定期定量地开展羊圈消毒工作,提高自身对消毒的重视程度,根据养殖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消毒工作安排,提高对羊圈消毒的整体要求,务必做到有效消毒。消毒工作不仅针对羊圈,还需对羊及其养殖工具定期消毒,对养殖场的地面进行清扫后,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消毒,该种消毒方式可以有效对地面及地下2厘米的土地有效消毒。在羊出栏后,养殖人员需要对羊圈进行整体消毒,并且,在消毒后,严禁羊群立即进入,需要将羊圈空置6天以上,避免消毒液体对羊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养殖人员应对运输工具的消毒工作采取一定措施,例如,在养殖场的入口设置专门的消毒通道,场内的运输工具定期进行消毒。有效防止一些病毒被携带进入养殖场。当羊群中出现有疫病的羊时,应将其立刻隔离,并对羊圈进行全方位彻底地消毒,及时消灭病菌,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在选择消毒液时,应仔细检查其成分,择优选择,避免劣质消毒剂对羊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2.3 按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羊出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染病的概率,有效地提高羊对病毒的免疫力,提高养殖场疫病防控的整体效率。由于传染病通常是不定期暴发,并且与季节有着一定的联系,疫苗的生效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养殖人员应通过调查或者询问专业人员,合理科学地制定疫苗接种计划,使疫苗可以发挥最大的防控作用。疫苗的选择也极为重要,养殖人员在购买疫苗时,应着重筛选疫苗厂家,选择正规生产的疫苗,并且要仔细检查疫苗的质量,核实疫苗有效期,查看疫苗的包装是否完整。在接种前,应仔细阅读疫苗的接种说明,正确接种疫苗,有效防止羊群出现大规模的疫病,使羊可以健康生长,提高羊自身的免疫能力。

2.4 定期驱虫

寄生虫属于动物身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大部分动物都会经受寄生虫的折磨,羊也是如此,羊身上很容易出现寄生虫,养殖人员应重视这一问题。寄生虫长时间在羊身上,会导致羊出现消瘦、营养不良、掉毛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羊直接死亡。因此,养殖人员应定期为羊进行驱虫工作,尤其是在春季。养殖人员应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并多方面进行对比,根据养殖场出现的寄生虫类型,针对性地选择驱虫药物,有效消灭羊身上存在的寄生虫。在驱虫时,养殖人员务必根据羊的真实体重使用药物,药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使用效果。使用药物后的3天内,应发酵羊的粪便,或者进行全方位的消毒,保证有效驱虫。

羊体外的寄生虫可以通过药浴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药浴之前,应先利用几只羊进行试验,防止药物对羊产生过大的不良影响。药浴一般选择1%的敌百虫,在羊剃毛后的15天进行药浴效果最佳,在药浴驱虫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实时关注羊的身体情况,当羊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停止,并检查其身体,及时解决问题,当出现中毒情况,务必将其隔离抢救。

2.5 落实检疫制度

检疫工作主要针对羊场的羊,对其进行健康监测,保证羊的健康,并有检疫合格证明,养殖人员应查明其疫苗注射情况,如果发现羊存在疫病,应及时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将其立即隔离,避免传染给健康的羊,导致大规模疫病爆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6 开展体检工作

养殖人员需要定时给羊群做体检工作,检查羊群的身体状况,保证羊群健康生长,对有异常情况的羊及时治疗,一旦发现有羊存在传染性的病症,需将其进行隔离诊治,避免在羊群内传播。如果发现羊存在无法治疗的病症,应做无害化处理。在对有病症的羊进行治疗时,应选择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造成羊群恐慌,对反抗较为激烈的病羊,应及时采取保定手段,避免影响治疗进度或误伤养殖人员。在对病羊的治疗过程中,需合理选择药物,养殖人员应科学控制药物用量,检查药物有效期,避免乱用抗生素,使病羊可以快速痊愈。

作者单位:

1.陕西省米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陕西省米脂县杜家石沟区域农牧业综合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