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球虫病在鸭群中经常发生,是一种由球虫寄生于鸭肠道或肾脏所引起的寄生虫病。鸭球虫的种类较多,主要分属于艾美耳科的艾美耳属、泰泽属、温扬属和等孢属,其中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是两种主要的致病球虫。鸭球虫病在我国的河北地区尤为严重,发病率高达30%~90%,致死率可达20%~70%。即使鸭子能够耐过疾病,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阻碍,增重缓慢,对养鸭业造成极大的危害。鸭球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精神萎靡、缩颈、食欲减少、腹泻(尤其是血便)、喜卧以及饮水量增加等。急性病例通常在感染后第四天出现症状,并在当天或第二天、第三天内发生急性死亡。慢性病例可能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但鸭子可能成为球虫携带者和传染源。
鸭球虫病是一种由单细胞寄生虫——球虫引起的肠道疾病,对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在雏鸭中更为常见。因此,深入了解鸭球虫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对于控制该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1.1 病原学
鸭球虫的种类繁多,主要寄生于鸭的肠道和肾脏。毁灭泰泽球虫以其强大的致病力成为主要的病原,其卵囊呈短椭圆形,浅绿色,大小适中。卵囊在适宜的温度(20~28℃)下可迅速孢子化,当健康鸭摄入这种被卵囊污染的饲料或水后,就可能引起发病。此外,菲莱氏温扬球虫虽致病力较弱,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与毁灭泰泽球虫混合感染,加重病情,会发育成孢子化卵囊。
1.2 临床症状
鸭球虫病的症状因感染剂量、感染时期、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而异。急性型鸭球虫病通常多发生于2~3周龄的雏鸭,在感染后的2~7天,病鸭表现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粪便中常含有血液和黏液,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和昏迷等症状,死亡率较高。耐过的病鸭逐渐恢复食欲,但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慢性型鸭球虫病则多发生在感染后的7~14天,病鸭表现出腹泻、粪便中含有血液和黏液等症状,但死亡率相对较低。然而,慢性病例的鸭子存活时间较长,但生长发育不良,生产力下降。
1.3 病理变化
毁灭泰泽球虫对鸭的肠道危害严重,肉眼观察病变为整个小肠呈出血性肠炎,尤以卵黄蒂前后范围的病变严重。盲肠严重肿大,内容物干燥、暗红色。小肠黏膜上可看到许多红色出血点,有的黏膜表面有一层淡红或鲜红的胶冻状黏液覆盖。此外,肝脏、脾脏等器官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菲莱氏温扬球虫则主要寄生于卵黄蒂前后肠段、回肠、盲肠和直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内及固有层中,引起三代裂殖增殖。
1.4 诊断方法
鸭球虫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在病死鸭的肠道黏膜病变处刮取少许黏液涂片,自然干后瑞氏染色,放置高倍镜下观察,可见许多圆形的裂殖体和香蕉形的裂殖子。同时,采用粪便漂浮法检查患鸭粪便,可见大量卵圆形卵囊。结合雏鸭的发病日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以确诊是否为鸭球虫病。
2.1 鸭球虫病的预防措施
一是优化饲养环境。鸭球虫病的发生与季节、饲养管理、鸭群密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春、秋两季是鸭球虫病的高发期,应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改善鸭舍的环境卫生,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清除粪便,防止其污染饲料和饮水。同时应加强对鸭舍的消毒工作,保持鸭舍的通风良好,合理控制鸭群密度,以减少鸭球虫病的发生。
二是改善饮食定期消杀。药物干预手段是指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疾病高发期,可以在饲料或饮用水中加入托曲珠利或地克珠利等药物进行预防。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球虫药易产生耐药性,应轮换使用。此外,还可以在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生态制剂,以增强鸭群的抗病能力。对粪便采取生物发酵方法,利用粪便发酵后产生的生物热杀死球虫卵囊和病原体。对鸭舍内消毒杀菌要及时,定期使用3%~5%热氢氧化钠溶液对鸭舍、用具进行消毒,保持舍内地面干燥。消毒剂要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
三是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鸭球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使用的鸭球虫病疫苗主要分为两类,即强毒球虫苗和弱毒球虫苗。强毒株的球虫苗主要用于种鸭和后备鸭,而弱毒株的球虫苗则多用于肉鸭。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激发鸭子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球虫感染的能力。球虫苗的接种方式有多种,包括滴口、混饲、混饮(悬浮剂)或粗粒气雾接种。在饲养场,通常在鸭1日龄时将疫苗喷洒于饲料上饲喂,或在4~14日龄(通常7日龄)时经饮水投服。而在孵化场,则可能采用气雾或滴口(用自动化机器逐只滴口)接种。
四是及时隔离。一旦发现病鸭,应立即将其隔离治疗,并对同群鸭进行检疫。对于病情严重或无法治愈的病鸭,应及时淘汰,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2 鸭球虫病的抗病治疗
一是药物治疗。选用抗球虫药物:对于发病的鸭群,要及时选用抗球虫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兽医指导下,幼雏和育成雏鸭可用二硝托胺预混剂按12克/公斤体重拌料混饲,连用5~7天;盐酸氨丙啉—磺胺喹恶啉钠粉按0.5克/升拌水混饮,连用3天,停2天后,再用3天。产蛋鸭可用球虫肠氨饮水或拌料3~5天。复方磺胺六甲氧嘧啶和三甲苄氨胺嘧啶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饲料中,让病鸭连续使用7天,然后停药3天,再继续使用7天。但需要注意的是,产蛋鸭应慎用磺胺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产蛋量下降。
二是对症治疗。鸭球虫感染后,寄生虫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其炎症和损伤,进而引发腹泻和腹痛。对于腹泻症状,可以给予止泻药物,如活性炭、蒙脱石散等,帮助鸭子缓解腹泻症状。同时,对于腹痛症状,可以给予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由于球虫侵袭肠道黏膜,造成局部出血,血液随着粪便排出形成血便。此时,需要给予止血药物,如止血敏、维生素K等,帮助鸭子止血。同时,为了预防贫血的发生,可以给予补铁药物或食物,如铁剂、红枣等。对于呼吸困难的病鸭,可以给予氧气吸入等支持治疗。
三是免疫增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确保鸭子获得均衡且充足的营养,以增强其免疫力。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生态制剂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鸭子保持健康状态,促进康复。例如黄芪多糖是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制剂,可以在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以提高鸭子的免疫力。其他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作者单位:兴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