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造林总面积达到了707万顷,包括自然林修复、生态林建设、经济林营造、果树栽植等。造林面积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发展的驱动,与木材加工增加、水果消费能力提升等要素有关。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优化、环境保护、生物保护三个方面阐述生态林建设的意义,同时,给出了提升生态林建设水平的对策。
我国林业经历了粗放式管理,现已逐渐地向集约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林业建立了基本雏形。生态林业是以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地方资源禀赋为基础,在积极促进林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空间而形成的一种林业形态。生态林业可提供能源和再生资源,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来说,涉及生态理论、信息技术、环境学,理论结构相对复杂。此外,生态林业还是一种需要多方主体实现互动交流,保证各方面工作能紧密对接,保证森林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复杂的技术体系。
2.1 利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林业能促进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对于林业产业优化而言,生态林业功不可没。首先,生态林业将信息技术融入进来,实现了森林信息化管理。这些信息技术对于地块利用、空间安排等都有积极作用。信息技术的融入提高了森林安防水平,避免了森林火灾、偷猎盗伐等行为。其次,生态林业能够促进木材利用率的不断提升,改革了传统木材加工技术,提高了我国家具业的环保水平,有利于我国家具产品走向世界。再次,生态林业保证了林业档案管理进一步提质增效,档案管理科学化让我国林业可以始终向着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最后,生态林业使得林下经济、林下旅游、林下采集等得到了发展,保证了我国林业收入的多样性。在《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中明确指出,到2030年,我国林下经济将会实现营收1.3万亿元。2020年,我国林下经济已经实现9000亿元收入,从业人数达到了3400万人。生态林业的发展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这也是我国政府持续加大森林种植的根本原因。
2.2 提高人类环境保护水平
第一,从森林碳汇来看,2018年我国人工林面积达到了6933万公顷,根据每亩森林每天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来计算,我国这些人工林每日可以处理二氧化碳6.96×1010公斤,而我国在2007年时,年产生二氧化碳60亿吨,通过生态林,一日便可以消解年二氧化碳产生量的1%。
第二,从森林小气候调整来看,研究证实森林覆盖之处和裸露之处相比,前者可降温5℃左右,湿度增加7%左右。此外,防沙林、防洪林等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以阿拉善为例,自从该地区推进绿化工作之后,21世纪初沙尘暴发生次数降低至每年3~4次。生态林业的发展对该地土壤改善、防风固沙等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从城市建设来看,生态林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建设水平。以新疆为例,城市绿地率达到了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2平方米。
第四,从农村发展来看,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成为关键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林业保证了农村退耕还林的持续推进,并且通过林、田、水、路科学规划,使得农村景观得到了改善,为乡村旅游等提供了发展空间。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生态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生态林业建设对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经济发展、产业振兴等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2.3 实现生物保护的科学化
生态林业可以维持森林中兽类、鸟类、虫类、微生物等生命体的平衡状态,对保护珍稀动植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态林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的环保意识、生物保护意识有了显著提升。混交林,即多种树木混合成林,可以有效吸引各类鸟类、兽类,也可以对林中害虫形成一定的压制作用。此外,多种树木的分泌物对部分有害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3.1 积极地融入信息技术
生态林业的发展必须融入信息技术。首先,可以利用GPS、GIS、RS三种技术对区域内土壤、生态等进行观测,能够有效修补自然林、发展经济林、壮大生态林、补充特产林。林区微观监测设备具有对于土壤构成、虫害发展等情况的动态监测功能,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以往病虫害防治被动的局面。其次,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影响木材利用率的因素,方便木材采伐和利用提高技术水平。我国目前木材利用率不足60%,一棵树的40%会被浪费掉。若是采用信息技术加工树木,会使其枝叶、树皮都得到充分利用,即便产生边角余料也会成为小型产品的材料,会明显提高树木的利用率。再次,需要积极地实现林业电子商务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林业产品,扩大林业收入。最后,积极开发智能化林业机械,提高林业生产效率。每一种信息技术都需要围绕“开发利用的平衡性”展开工作。目前,我国林业信息技术还有待完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所以,本文认为各地林业高校有必要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以破解林业发展瓶颈。
3.2 加大生态林业宣传力度
生态林业不能仅依赖我国林业部门,还需要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其中。所以,各地融媒体中心需要参与进来,面对大众做好生态林业宣传工作。第一,利用生动的文章说明生态林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的重要性。第二,通过经典发展案例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三,创新主题活动,引领地方进行各类植树造林活动,有效调动民间力量,确保林业规模得到扩展。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落实林业政策,提高造林积极性。全面推行林长制,发展林业产业,大力开展绿化造林生态修复工作。
3.3 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
生态林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工期长、投入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故而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基层林业部门也需要自力更生,想方设法在保证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创收。另外,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预算水平,在项目中形成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机制,确保每一笔国家转移支付都能得到高效利用。
生态林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林业产业优化、人类环境改善、生物保护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入,这种作用也在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林业规模,就需要进一步融入创新技术,加大生态林业宣传工作力度,提升资金供给水平,保证生态林业能够对城市发展、乡村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作者单位:临沭县青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