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效果探讨

2024-11-08 00:00:00樊萍
新农业 2024年4期

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还能给种植户提供经济收入。水稻种植对于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水稻病虫害是种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病虫害种类繁多,使得防治难度增加。在传统的防治工作中,人工打药会影响农药的喷洒效果,有时还会严重污染土壤环境,造成药液浪费。因此,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势在必行。

1 植保无人机概述

植保无人机属于专门喷洒农药的机械,其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主要的优势是体积较小、飞行较低、操作较为智能,相关人员可以在地面控制无人机,并喷洒相应药物,通过借助风力和农作物的摇动,可以使植物叶片、根部以及茎叶背部等能均匀地接受农药,同传统的人工喷药形式相比,该方式能够减少喷药的时间,并保证药物喷洒的均匀性,使无人机工作的安全性和较高的喷药效率得以展现出来,最终实现病虫害的全面防治。

2 植保无人机技术应用要点

为了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植保无人机的作用,在对其进行运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以及技术要点,具体如下。

2.1 环境分析工作

在使用植保无人机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分析和勘察病虫害防治作业区域的环境情况。首先,需要明确该区域地形地貌,并详细绘制图纸;其次,需要对该处进行实地勘察,并在图纸上对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状况以及其他农作物种植状况进行标明;最后,在应用植保无人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可能OfHFscN8g4PuuPk89HQfhDJHeNyjJ+zUGsK55UbwOro=出现问题的措施方案。

2.2 病虫害监测工作

在运用植保无人机之前,需要保证监测水稻病虫害工作的有效性,从而使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首先,需要对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发展情况进行确定;其次,要对无人机喷洒药物的最佳天气和时间进行确定;最后,需要结合使用药物的实际性能,对药品使用量以及药品成本等进行科学计算。

2.3 病虫害预防工作

水稻各个部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不尽相同。水稻叶脉或者幼苗叶鞘会受到水稻象甲虫成虫的威胁,而水稻根系会受到水稻象甲虫幼虫的威胁;水稻叶鞘和叶茎位置会受到二化螟的侵害;水稻叶片会因为稻蝗的危害而使其生长受到影响。不仅如此,在水稻生长期间,还会有许多病虫害问题,如稻穗颈瘟、稻曲病、稻苞虫、稻蓟马等。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病虫害种类的不同,加大预防工作力度。

2.4 防治药物选择工作

在运用植保无人机来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合理选择防治药物。首先,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洒的药物种类主要包括水剂、乳油和悬浮剂等,不能选择其他种类的药物;其次,在选择药物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药物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较低的毒性;最后,在运用植保无人机喷洒药物以后,需要隔离相关区域一段时间。

2.5 药效评估工作

在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药物喷洒以后,需要对相关药品效果进行评估,并将其评估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归档。评估药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和观察相关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二是评估和观察使用药物以后的病虫害防治情况;三是考察最终水稻成熟的产量情况。

3 植保无人机的运用效果

3.1 提高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我国的水稻生产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多个生产阶段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如插秧、收割等。但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式依旧是人工形式。利用人力进行药物喷洒,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给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隐患。所以,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过程中运用植保无人机技术,能够实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的主要优势包括:第一,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第二,能够实现大范围的空中作业,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3.2 喷洒工作不受地形限制

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在各类地形中都能够实施机械化生产,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因为某些地形的限制,导致体积较为巨大的机械无法有效使用。植保无人机同其他机械相比,其有着较小的体积以及飞行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不受到地形限制进行长久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利用率。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过程中,利用植保无人机能够空中作业的特性,实现了在任何地形都能够对水稻种植区域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此外,植保无人机无须专门的升降平台,只需要有5平方米的空地就可以实现正常的起飞和降落。

3.3 拥有全面的植保方案

使用植保无人机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操作能力,因此,销售企业会为购买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植保方案。首先,植保企业会结合农户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一个合适的防治方案;其次,植保企业在实施作业时,会充分考虑农户协议中的防控指标;最后,植保企业有一个专业的操作队伍,可以有效提升植保无人机的工作的效率水平。

3.4 满足节约用水用药和环保等方面的规定

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可以有效节约生产资料,使作物吸收更加均匀充分,对环境也更加友好。从节约用水用药等方面分析可以发现,与传统的人工作业相比,植保无人机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能够保证喷洒的药物更均匀和细致。植保无人机在喷洒药物的过程中,其喷洒量可以结合实际的病虫害防治种类以及药物的特性来确定。例如,在对水稻纹枯病进行防治时,喷洒的药量通常为每亩水稻喷洒300~1000毫升。二是具有较高的药物喷洒效率,效果更佳。这是因为在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药物时,能够无视地形和体力限制,扩大喷洒面积,减少喷洒时间,从而有效提升药品的使用率。同传统人工作业相比,使用植保无人机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成本。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可以发现,使用植保无人机能够更好地针对目标,并在水稻茎叶上喷洒药物,从而使环境污染程度得到有效降低。

4 结束语

运用植保无人机技术防治水稻病虫害,能够使病虫害最终防治效果和水稻种植效益得到最大限度提升,从而使种植户的劳动量得到大幅度降低,使我国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和机械化方向的转变。但是,运用植保无人机对相关操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培养相关人才,从而确保植保无人机应用的有效性,最终提高水稻病虫害的整体防治效果,为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提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凤城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