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

2024-11-08 00:00:00霍国庆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4年5期

摘要:[目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和价值,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或引领作用。[方法/过程]主要通过历史脉络梳理、逻辑机理分析和合理合规演绎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成功因素和策略。[结果/结论]提出3方面建议:一是必须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要治标更要治本;三是要使科技成果转化真正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成果转化 生态体系 策略建议

分类号:C305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4.05.09

1 引言

2024年7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和国家“十五五”规划开始布局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题和中心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中全会公报用较多的篇幅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策略,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改革、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和平台建设、政府奖励和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等[1],几乎囊括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所有重要议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可以看出,三中全会没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孤立的事件来讨论,相反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牵引科技创新的动力以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杠杆来加以布局的。

2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赶和超越世界先进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主导的工业化过程,当时我国百废待兴、技术落后,主要通过引进和转化苏联的先进技术推进工业化。到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长期对我国进行封锁,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我国进入科技自立自强时期,通过自主研发和系统转化,我国不仅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而且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TPlRf1K0Sw6EX+Sjas4mvQ==业体系、农业体系、国防体系和科技体系。我国第一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成就在于发现了青蒿素,并创制了同名的抗疟新药,而青蒿素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的[2],这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的伟大成就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加速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主导的改革开放之后,当时我国与科技先进国家的差距非常大,为了缩小发展差距,一方面,我国加大改革力度以改变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我国通过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有计划派遣留学生、建立合资企业等方式,大规模引进和转化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300年的工业化进程,使我国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国和科技大国的行列。这个时期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基调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例如,我国所有的汽车公司都成了与国外大型汽车公司合资的公司。

中国式现代化成熟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主导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时期,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西方国家又开始对我国进行封锁和制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又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4]。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结果,创新需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回顾历史,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进程就是当时情境下的现代化进程,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进程是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并带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习近平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则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这3个进程是一脉相承的,科技成果转化在这3个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生态体系

科技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必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引进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已转化的成熟技术,少部分是科研组织或高校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成果转移后进行转化的,真正通过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发展的情况是鲜见的。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症结[5]和困境有很多研究成果,大多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老大难”的种种问题,本文不再赘述。根据笔者多年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和实践的认识与思考,科技成果转化之所以难,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至少是由以下9个关键成功因素构成的:(1)政府部门要真正地熟悉和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反五唯”,科研组织和高校,甚至国企的研发组织还是以高被引论文和专利授权作为科技激励的主导方式,这无益于科技成果转化;(2)社会要形成尊重和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氛围,科技成果转化突出的科技专家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多数企业愿意引进和应用他们的科技成果;(3)深入推进产学研多种形式的合作,更多应用型科研经费应投入产学研联盟,促进价值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4)科研机构、高校以及科技专家须有客户意识,在立项前就明白未来科技成果的客户是谁,也就是说,知道科技研发是为谁服务的;(5)科技项目除少数原创和基础性研究项目外,建议不应由科学家提出,而应该是由科技成果应用部门提出,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导向;(6)科技项目不应止于论文发表或专利授权,而应把追求科技成果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目的;(7)要改革专利评审与授权制度,一方面要把专利授予真正的发明者,另一方面要基于专利可应用性的考察来衡量专利授权;(8)科技项目结项、科技奖励和科技人才评价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优先指标,这样可以根治虚假研究并极大程度上减少科技研发经费的浪费;(9)政府部门要加大采购自主创新转化应用产品的力度,最大限度提高科技创新人员自觉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上述要素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效应(图1)。

在图1中,高质量发展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和结果,处于核心位置;处于第二圈层的是与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相关的关键成功要素,包括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客户意识、科技成果受让方作为科技项目的主要建议者(问题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评价的主要手段和专利评审的主要依据、强化政府采购的激励作用、大力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等6个要素;第三个圈层是政府管理,政府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等手段,指导、协调、督查、激励和调整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方向与成效;最外的圈层是社会氛围,一方面受政府管理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科技发展成就的影响,对科技成果转化及其绩效发挥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所有的9个关键成功因素构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体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成效及其对产业、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效应皆取决于这9个关键成功因素组成的整体。

图1 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体系

Figure 1 The ecosystem of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近年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加,2022年突破了3万亿元人民币大关[6],达到30782.9亿元,2023年更达到33278亿元[7],其中,企业研发经费23878.6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3814.4亿元、高等学校经费2412.4亿元、其他主体经费677.5亿元。研发投入的增加充分说明国家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高6f43bfee7a354ad8c410c7bd604dde88度重视,然而高强度的研发经费投入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可应用的科技成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研发经费占我国研发投入的绝大多数,但国家有关部门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对研发经费占比有明确要求[8],为了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不少企业研发经费数据虚高,企业的研发成果同样有相当数量无法转化;政府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转化的数量就更少了。造成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单一的策略都无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现状。为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研究机构、高校和其他研发主体,都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的建设,这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的关键。

4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策略建议

中国式现代化从来都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区别在于用别国的创新还是我国的创新来驱动。准确地说,只有创新成果的转化才能驱动发展,面向未来,立足自主创新的成果转化才能驱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此而言,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之一。

科技创新不是目的,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或引领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是目的,鉴于此,本文提出3方面建议。

(1)必须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自主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准确地说,是创新成果转化驱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化主义强国建设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不是科技创新的一个环节,相反,应该把科技创新看作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根本性改变全社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和结果。

(2)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所谓治标,是指不改变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而只是发布“修修补补”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或措施,诸如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提高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面的比例、赋予职务科技成果应用更多的自主权、改革科技激励体系等都是这样的政策或措施,这些政策或措施每一条都是正确且有实际作用的,但如果不能够作为一个体系去实施,这些政策或措施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谓治本,就是要建立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要基于完整的生态体系来研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或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的面貌。

(3)要使科技成果转化真正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的好转,以及发达国家国际战略的变化,使我国科技人员和企业经营者习惯了“拿来主义”;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及科技激励体系的“内卷”,使我国政府研究机构、高校乃至企业的研发组织内部形成了严重的积习难改的“绩效主义”;盲目跟风美国科研模式,我国海归对科研话语权垄断导致对索引论文或权威论文的迷醉和追逐,使我国科研成果出现了典型的八股文式的“本本主义”——这3种现象都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只有立足科技成果转化来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只有树立科技自信从而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只有以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激励的根本手段,只有价值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和互相促进,才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所有科技成果包括社会科学成果都需要转化,只有转化的科技成果才能驱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应该以科技成果转化来衡量科技的进步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EB/OL]. (2024-07-21) [2024-08-22].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721/cec09ea2bde840dfb99331c48ab5523a/c.html.

Xinhuanet.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further deepening reform and promot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EB/OL]. (2024-07-21) [2024-08-22].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721/cec09ea2bde840dfb99331c48ab5523a/c.html.

[2] 新华网. 屠呦呦:此生但为青蒿故[EB/OL]. (2015-10-23)[2024-08-22].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10/23/c_128351734.htm.

Xinhuanet. Tu youyou: This life is only for the sake of Artemisia annua[EB/OL]. (2015-10-23)[2024-08-22].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10/23/c_128351734.htm.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四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196-203.

XI J P.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V)[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22: 196-203.

[4] 习近平.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 2024-02-02(001).

XI J P.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solidly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N]. People’s Daily, 2024-02-02(001).

[5] 霍国庆. 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根本症结及其解决策略[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 1(2): 119-125.

HUO G Q. The fundamental crux and solution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in China[J]. Think Tank: Theory & Practice, 2016, 1(2): 119-125.

[6]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 (2023-09-18)[2024-08-22].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09/t20230918_1942920.html.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Finance. Statistical bulletin on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in 2022[EB/OL]. (2023-09-18)[2024-08-22].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09/t20230918_1942920.html.

[7]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679bTLPbnZAIkqnjkL39BQ==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4-02-29)[2024-08-22].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2/t20240228_1947915.html.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tatistical Bulletin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23[EB/OL]. (2024-02-29)[2024-08-22].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2/t20240228_1947915.html.

[8]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EB/OL]. (2016-02-04)[2024-09-18].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6/201602/t20160205_123998.html.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Financ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Management rule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high tech enterprises [EB/OL]. (2016-02-04) [2024-09-18].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6/201602/t20160205_123998.html.

(下转第72页)

(上接第47页)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Process

Huo Guoqing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of UCAS, Beijing 100086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to clarify the promoting or leading effect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process. [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uses methods such as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logical mechanism analysis, and reasonable compliance to discuss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nd strategie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process. [Result/Conclusion] Three suggestions are made: First,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must be recognized from the height of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strategy; Seco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needs a permanent solution more than temporary solutions; Thi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needs to truly become an important power in leading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ecosystem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收稿日期:2024-08-26 修回日期: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