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的现实困境及纾困之道

2024-11-07 00:00王结春谢琴罗天辰王鹏

摘要:女排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动力。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女排精神的内涵、弘扬女排精神的现实困境及纾困之道。新时代女排精神包含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精神、永不言败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面临着错误观念盛行、学校及社会的宣传力度不足、竞技体育过度商业化、媒体“不负责”报道等现实困境。针对现实困境提出正确引领价值观,形成情感认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传播效益;保证竞赛公平,合理商业化;加强媒体道德,拓宽传播深度等应对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女排精神;弘扬;现实困境;纾困之道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43(2024)04-0363-09

引言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高度赞扬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强调“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1]。中国人青睐女排,除了因为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及获得佳绩,最重要的是中国女排在备战与比赛过程中体现的女排精神[2]。弘扬女排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树立大众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系统阐释女排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在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的困境,旨在积极探索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的突围策略,为新时代更好地弘扬女排精神奠定基础。

1 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内涵

1.1 爱国主义是立足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立足点。“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使命,我们的目标是升国旗,奏国歌”[3]。中国女排一直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每个队员都怀揣着为国争光的想法。

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人民对未来的发展缺乏信心。女排在艰苦的训练条件下,担起时代的重任,把祖国利益放在首位,1979年,中国女排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成功对外展示了中国新面貌,使得迷茫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1981年,中国女排以七连胜获得世界杯冠军,实现了为国争光,此时中国女排的爱国主义精神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女排姑娘并没有因此骄傲,而是继续书写中国奇迹,五连冠的巅峰时期以及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多次展示了“为祖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女排在巅峰期不骄傲,在低迷期不放弃,为了获得一枚枚金牌,她们将自我价值融入国家利益的实现中,为了民族的振兴,她们顽强拼搏、勤学苦练、心系祖国,不断为国添彩。

1.2 团结协作是根本点

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团队项目,崇尚的是集体主义精神,依赖的是团队的力量。女排姑娘们之所以能多次登上领奖台,是因为她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国女排是一个大家庭,包括比赛成员、替补成员、教练、队医、后勤人员等,他们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正如主教练郎平说过:“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所谓团队合作,就是赢球是大家的,输球也是大家的,要相互理解、包容,这也是中国女排一个非常好的传统。”[4]

团结协作精神,是中华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克服各种困难的利剑,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手。团结协作在竞技体育,尤其是团队项目中是不可或缺的致胜法宝,也是中国女排取得胜利的根本因素[5]。在训练和赛场上,中国女排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彼此之间充满信任,团队之间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赛场上教练、队员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迅速领会对方意图,这是她们不断磨合的结果,是她们高度默契的表现。中国女排把团队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赛场上每得一分,队员之间会互相欢呼,每丢一分,会相互鼓励,她们荣辱与共,将团队理念贯彻到比赛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女排站上领奖台那一刻,不是单个队员努力的结果,而是整个团队协同配合的胜利结果。

1.3 顽强拼搏是关键点

竞技体育的每项荣誉都是运动员艰苦奋斗得来的,顽强拼搏是每位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品质,中国女排也不例外。中国女排有过辉煌期,也有过低谷期,但是她们从未想过放弃,她们凭借无所畏惧、顽强拼搏意识始终在超越,始终在前进。“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的顽强拼搏精神是中国女排胜利的关键。郎平曾指出:“中国女排可能不是实力最强的球队,但我们一定是最不怕苦难、最顽强、最坚韧的队伍。顽强拼搏,一定是中国女排的名字。”[6]

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当时女排姑娘对战的是世界霸主日本,面对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她们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充满斗志,顽强拼搏,成功站在世界之巅,并开启一个辉煌的五连冠时代。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在主力队员受伤的不利局面下,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决赛面对俄罗斯时,每个队员都把自己的技术优点发挥到极致,在失利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夺得奥运金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连克劲敌,在小组赛两胜三负的不利局面下不断逆袭,摘得金牌[2]。没有人是天生的强者,中国女排的成绩靠的是平时训练时胜不骄、败不馁,迎难而上,赛场上一球一球地拼、一分一分地追。只要还有哨声,就没有到最后一分,就得竭尽全力拼到最后。

1.4 永不言败是着力点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赛场上从来没有常胜冠军,永不言败是运动员不可或缺的品质。新时代女排精神的永不言败是明知不会赢,依旧竭尽全力,是面对强劲的对手依旧勇于亮剑[3]。中国女排的永不言败就是在逆境中坚持,在绝境中不放弃。

1986年世锦赛夺冠后,由于老一代队员退役,新队员入队,中国女排开始“大换血”,并且当时技战术指导思想落后于国际水平,致使中国女排陷入低谷,荣耀的光环逐渐褪去,整体实力下降。1994年世锦赛失利后,中国女排并没有一蹶不振,止步不前,她们理性接受失利事实,越挫越勇。面对压力和困难,她们擦掉汗水,不退缩逃避,依旧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中国女排可以被打败,但从未被打倒,2003年中国女排成功拿下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重返世界之巅。2013年亚锦赛中国女排首次失去亚洲霸主的位置,再次进入低谷期,但女排精神一直在。郎平带领中国女排苦练技术,通过“魔鬼训练”让新一代女排成长起来,不向困难低头,攻坚克难,奋勇前进。在郎平指导下,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9年世界杯冠军都被中国女排收入囊中,中国女排又一次重返巅峰。正是中国女排具有逆境而上、永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才能在比赛中逆风翻盘。

1.5 勇于创新是闪光点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女排精神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它是与时代与时俱进,中国女排能多次问鼎世界排坛,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勇于创新,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鲜明特征,是中国女排独树一帜的闪光点。

首先在技术训练方面,中国女排最开始学习日本先进战术理念,让女排在排坛迅速崛起。之后,袁伟民担任女排教练,邀请男排做陪练,并创造自己的独特打法,让中国女排登上世界排坛的高峰。2013年,郎平再次担任女排教练,根据中国女排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创新,提出“大国家队”理念,打破传统训练体制机制的束缚。她引进国际先进的恢复手段和理疗措施,降低女排的伤病率。此外,她还聘请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体能教练、康复师等,将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打造“中西”复合型团队,为中国女排训练提供科学的保障[7]。其次在比赛排兵布阵方面,郎平根据队员特点开辟新道路,她充分利用暂停和换人战术,让不同的队员在合适的时机出场,减少队员的疲劳程度,提高球员在球场上的表现,取得明显的效果。最后在团队管理方面,郎平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科学管理队伍,凝聚队伍张力,并建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选拔机制等,通过管理创新与人才创新,优化队伍结构,凝聚队伍张力[4]。勇于创新是中国女排的闪光点,只有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加快中国女排走向成功的步伐,增强中国女排登上世界之巅的信心。

2 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的现实困境

2.1 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阻碍女排精神的传播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女排以其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赢得了世界冠军,成为了国人心中的骄傲。这一历史时刻不仅为中国体育界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更在全社会激发了一股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北京大学的口号“扬我国威,振我中华”正是女排精神的生动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女排精神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我们民族精神的正能量有所缺失。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大肆盛行,没有远大理想、没有爱国情怀、没有刻苦奉献、功利主义盛行、荣誉当前一哄而上,这使得集体主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勤学苦练等我国优秀的道德价值观“显得过时”[8]。这些错误观念的蔓延不利于女排精神的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传统价值观。新自由主义倡导个人主义价值观,鼓吹个人利益至上,坚持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个人主义价值观有以下特征:自我为中心的专断性;个人利益为第一的自私性;群众观念的淡漠性。而女排精神不仅强调集体意识,而且坚持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自身利益。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最大的梦想是将中国的国旗飘扬在里约上空,当时她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伤病,她们个个赛前都是“伤痕累累”:惠若琪不仅曾因心脏问题进行手术,而且参加比赛时肩部还打着钢钉;杨方旭在决赛上场前打了止痛针;魏秋月常年忍受膝盖的折磨,经历长达两年的双膝手术和漫长的康复过程[7]......中国女排在比赛中都不顾身体疼痛全力以赴,只为拿下冠军为给祖国争光,中国女排真正做到了坚持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但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过度强调个人利益,它常与利己主义和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容易将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利益抛在脑后,削弱人们的集体主义思想,难以形成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7],这与女排精神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是相悖的,这会对女排精神的传播造成消极影响。

在当今社会,享乐主义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它的出现弱化人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思想,给传播女排精神添加了不利因素。享乐主义是一种对自己欲望的贪婪,不计后果地放纵自己,扭曲个人的价值观。生活上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贪图奢华;工作上为了一时的快乐安逸,不思进取,只求索取,不求奉献;学习上自甘堕落,没有追求没有梦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这些都是享乐主义的表现,这同女排精神所倡导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思想截然相反。1981年中国女排七战七捷,首次荣获我国集体项目世界冠军,并且进入了五连冠巅峰期,但随着新老队员的交替,中国女排成绩呈现下滑趋势。如果女排姑娘们被享乐主义思想笼罩,她们不会在意比赛成绩是否下降,会一直满意于五连冠的巅峰,在现实中她们不可能这样做,她们不忘初心、狠抓作风、苦练技术、顽强拼搏,中国女排用了17年的时间再次拿到世界冠军。中国女排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思想刻在骨子里,不论时代怎样变迁,她们都会用坚韧、执着、永不言弃的心态认真训练,积极备战。享乐主义在中国女排身上是不存在的,这种消极的思想会让人们缺乏精神力量的支撑,在追求理想时安于现状、自甘堕落,从而失去人生方向[5]。享乐主义的中心思想与女排精神相悖,为女排精神的传播增添了额外的挑战。

面对汹涌的世俗化浪潮,有些人随波逐流,默默接受世俗的洗礼,屈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甚至有些人用极端的功利主义来分析事物[9]。功利主义认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追求最大幸福以及利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的功利性有利于激励人们突破自我,完成目标,激发人们坚持体育运动,保持运动的热情。然而,极端的功利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只想过分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体育运动中过分追求功利性会违背体育运动的本质,偏离参加体育运动的初衷。相应地,女排精神的传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在竞技体育中有些运动员为了一己私欲,过分追求优异的比赛成绩,他们不择手段丝毫不顾及道德底线:服用兴奋剂、冒名顶替、对抗性的比赛中故意伤害对方等,这些表现不仅违背女排精神的内涵,而且导致社会上不良风气到处蔓延,甚至损害国家的形象。中国女排精神不是争冠军,而是在困难时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敢拼敢搏,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在备战过程中,中国女排每天在进行刻苦训练,她们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勤学苦练,用成倍的技术准备与成倍的汗水付出来追求最幸福的答案。女排精神强调努力拼搏的过程,“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而是“队员努力的过程”[7]。比赛过程中全力以赴,不为过分追求赢而不择手段,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中国女排是最好的体现。总之,功利主义的蔓延导致有些人质疑女排精神的内涵,对女排精神的传播构成一定的威胁。

2.2 缺乏女排精神内核的宣传方式影响女排精神的传播

第一,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对于女排精神的学习方式较单一落后,大都是采取举行排球赛、以文件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学习、开展相关讲座或班会等方式,这些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女排精神的实际效用发挥较低,容易将女排精神的传播流于形式,导致在学校对女排精神的传播只是一种工作任务,并且此工作任务还过于关注形式而忽略其内容,例如象征性喊喊口号、组织常规的相关活动等流于形式的传播,这些方式不仅没有达到宣传女排精神的真正内涵和传播女排精神力量的效用,而且造成学生对学校传播女排精神的行为产生厌烦情绪进而不满对女排精神的学习,甚至对中国女排故事产生误解。此外,学校对于女排精神的传播也存在一种短期行为。当中国女排夺冠时,校园里会掀起一阵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然而当夺冠热潮褪去后,女排精神的传播和学习活动便销声匿迹、偃旗息鼓。短期的传播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女排精神,不利于学生将女排精神融入到工作学习中,这并不是我们传播女排精神的初心。

第二,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对于女排精神的宣传落实力度不足。在中国女排荣获“五连冠”骄人战绩时,国家和社会高度赞扬女排精神,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掀起向女排精神看齐的热潮。在里约奥运会中,中国女排勇夺金牌,女排精神再次备受关注,再次掀起热潮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典范和榜样。女排精神的传播学习屡屡被提及,但目前较少社会成员真正知道女排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公交牌附近、公司或工厂门口、社区标语栏等地方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内容,却极4392706df7fbec164ca7548534349f54b7484374d661039b69460983186f2766少看见关于“女排精神”的宣传标语[5]。这些情况表明:社会缺少对女排精神宣传的重视。此外,女排精神的传播也离不开排球文化的推广。排球是三大球类运动之一,是中国三大球项目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然而,在日常运动中排球运动的学习并没有篮球、足球两个项目受欢迎,排球运动没有很好普及给大众,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对排球这项运动不了解,进而对女排精神缺乏兴趣,这无形中给女排精神传播增加了一定难度。

2.3 竞技体育过度商业化阻碍女排精神的传播

在竞技体育领域,商业利益日益凸显,女排精神的传播还面临着商业化的挑战。随着竞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中有关竞技精神的传播逐渐沦为商业利用的工具,相关的运动项目或运动员会被有些企业或公司的赞助和代言冲昏头脑,不利于相关竞技体育精神的传播。

适当的商业化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利于运动员个人或团队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提高知名度等。我国体育行业走向商业化的标志之一是1980年的美津浓公司对中国女排的赞助,此后体育商业化的发展提高了中国体育的专业水平,我国逐渐走向体育强国。2008年我国顺利举行北京奥运会,在此期间,中国金牌数首次位于全球第一;2022年我国也顺利举行北京冬季奥运会。无论对国家还是对运动员,这都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既促进运动员的发展,也增加竞技体育精神传播的实际效益。

然而,过度的商业化会对比赛原则和运动员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对传播女排精神产生相应的困扰。第一,过度商业化会挑战竞技体育公平公正原则。在巨大利益驱使下,竞赛活动执法者或管理人员违背职业道德铤而走险,收受贿赂、出现“假球”“黑哨”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阻碍女排精神的传播,影响体育比赛的公平公正。第二,过度商业化会使竞技体育的竞争性越来越强,运动员和教练员忘记初心、沦为追求金钱与名利的工具,严重影响体育赛事中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的传播。目前大多数比赛在举办过程中会根据获奖名次来设定丰厚的奖金,有些运动员和教练员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在比赛中为了得到名次和奖金不择手段,采取一些“非正当”手段获取胜利。例如运动员为取得最好成绩服用违禁用品,这种行为不仅满足了运动员的目的,也为制造兴奋剂的卖方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10],这会阻碍女排精神等相似正能量传播。女排精神是为了让更多的体育人明白: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比胜负更关键。但竞技体育过度商业化没有为女排精神的传播提供一个好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2.4 新媒体多元化的报道影响女排精神的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全球网络互联互通,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虽然在体育内容的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媒体的出现为传播信息提供“新”途径,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微信、抖音、快手、微博、今日头条等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女排精神的传播除了借助以往的报纸、期刊、电视等渠道外,也逐渐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中崭露头角。这虽然取得一定的传播效果,但是对女排精神内涵、价值和传承的传播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媒体传播内容单一。大多数自媒体对女排精神的报道大都为:勤学苦练的态度、顽强拼搏的斗志、同甘共苦的团结、勇攀高峰的决心等概括性的语言,对中国女排如何刻苦训练、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挑战逆境、如何勇攀高峰的过程报道较少,缺乏对中国女排背后故事和细节的深度挖掘。此外,新媒体呈现出“标题文化”和“快餐文化”。部分媒体只追求标题新颖,对信息内容追求简短,不能详细介绍标题表达的内容,出现女排精神传播内容碎片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女排渐渐淡入大众的视野,对女排精神的传播也逐渐沦为快餐。这些因素使媒体不能深层次地向大众传播女排精神,导致大众对女排精神的认知单一,缺乏对其内涵价值等的深入理解。

媒体具有虚拟性和自主性。新媒体背景下,“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部分自媒体为追求流量至上、获取更多的点赞和评论,不遵循传播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思想性原则,恶意剪辑中国女排的相关照片或视频,不顾大众的精神追求,提供虚假新闻,消解女排精神。他们以现代媒介为载体,通过“戏化”人物形象等方式促使人们获得“乐趣”,例如:网友恶搞前中国女排主力杨珺箐和张常宁照片、巴西媒体将中国女排朱婷的照片恶搞成男儿身......他们将体坛巨星变成“杂耍之物”,不尊重他们背后和赛场的汗水,损害我国的形象,破坏女排精神的传播。媒体本应重点宣传中国女排在赛场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传播中国女排在赛场上的竞技精神,但有些却为博眼球聚焦于一些“事件外”的报道或捏造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人们错误的观点,无法沉下心境去理解女排精神,降低了女排精神的传播效果。

3 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的纾困之道

3.1 正确引领价值观,形成情感认同

当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观念盛行,弱化人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能力,新时代传播女排精神必然受到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连续性的角度出发,尊重历史,强化文化认同。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播,让新一代了解女排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使之成为一种跨越时代的共同记忆和文化纽带。

女排精神如一盏长明灯,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朝目标前进。传播女排精神,引领正确的价值观,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大众对女排精神的认同感,更好地传播女排精神。

第一,将女排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引领正确价值观。中国女排为国家荣誉顽强拼搏、团结战斗,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坚定地站出来,她们彰显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爱国敬业高度契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作为国家公民,我们肩上背负的不仅是自己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祖国至上是每位公民坚定的信仰。因此,将女排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促进女排精神的传播,而且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开设中国女排纪念馆,留下辉煌历史足迹。开设有关中国女排纪念馆对传承和保护我国排球的发展或女排精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中国女排是一支书写奇迹、创造辉煌的球队,发展至今,留下众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奖杯、奖牌、训练日记、战术记录等实物以及图片、音像等各种载体形式的材料,将它们进行收集整理,开设中国女排纪念馆,让人们重温中国女排的辉煌历程,深入学习女排精神。

第三,发挥女排“明星效应”,加强女排精神认同感。中国女排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带给人们震撼的力量,合理运用中国女排在大众心里的英雄形象,通过记者访谈女排姑娘、打造围绕中国女排事迹的纪录片或综艺等渠道,提高女排在新时代的“出镜率”,发挥中国女排的“明星效应”,促进女排精神的传播,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

3.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传播效益

3.2.1 学校多方面传播女排精神

一方面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是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是传播女排精神的重要站点,学校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新兴力量,拥有继承女排精神的担当和责任,学生所处的环境氛围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1]。女排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国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鼓励中国女排勇攀高峰,而且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勇往直前,这正是培养人才所需要的。因此,学校应从多方面传播女排精神,扩宽传播的渠道,让学生被女排精神包围[12]。另一方面学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学习站点,也是一个社会的小型缩影,在此学生将要学会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独自面对一些困难,而女排精神的内核就是迎难而上,这正是处于迷茫中的青年学子所缺乏的,所需要的。

一是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环境。根据每个学校不同的传统特色,在校徽、校训里可增加女排精神的相关内容,在教室和走廊悬挂有关女排精神的标语,在操场的围墙上张贴中国女排赛场上精彩表现的照片并附上女排精神内容,在学校的宣传栏中专设中国女排的专题,在校园广播中穿插中国女排的精彩故事内容等。合理运用学校的各种传播渠道,让推崇女排精神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二是广泛开展以传播女排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文化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参与活动过程中不断感悟、认同、践行女排精神[13]。学校可以开展以女排精神为主题的师生演讲活动或知识竞赛,让全体师生既能全方位了解中国女排励志故事,也能深刻认识女排精神的内涵,围绕女排精神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优美的语言加深对女排文化的理解。学校还可以以传播女排精神为目标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女排精神不仅体现在取得胜利果实,更体现在比赛过程中顽强拼搏以及赛场背后刻苦努力的过程,组织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到女排精神的力量和魅力。

三是将女排精神教育纳入学习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环节传播和践行女排精神,促进女排精神在校园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组织教师团队研发女排精神深层含义,将其纳入体育教材或者编写相关书籍,丰富教学资源,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做到同“女排精神”同频共振,发挥女排精神的价值导向作用,提高学校的实际传播效益。

四是将女排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将精神内核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不能就“融入”谈“融入”,而应该抓住平时课程的思政改革核心内容,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教学育人中的主旋律作用,将女排精神贯穿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全过程,将教学育人落实到课堂教学全方位,深入发掘各类课程之中女排精神的体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

五是在数字媒体信息化的时代,女排精神如何融入到新的媒体环境中去,拥有更多广泛传播的可能性。在混合式教学中,不单单局限于线下课程,而是将女排精神融入课程信息化,将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更多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多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广度与深度,用不同的方式传播女排精神,主要目的不是生硬地将精神刻入学生的思想,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传播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

3.2.2 扩宽社会传播女排精神视角

女排精神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追求的精神目标,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中传播女排精神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因此,从社会层面多角度的传播女排精神意义重大。

一是政府积极参与并重视女排精神的传播工作。首先,政府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地方设置女排精神的宣传标语和海报,促使大众在耳濡目染下了解女排精神。其次,政府开展一系列传播女排精神的讲座或研讨会,并且邀请女排队员和教练一同参加,让她们亲自分享女排的经验和故事[13],增添现场的信服力和感染力。最后,政府鼓励各级文化局制定关于女排精神的文化宣传手册,推动教育部门将女排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的课程教学中。

二是有效运用媒体多方面传播中国女排背后的故事。当中国女排高举奖杯、赛场上飘扬起五星红旗时,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自豪,然而她们拥有光环背后的的励志故事更让我们敬佩。2020年上映的电影《夺冠》讲述两代女排团结奋斗的故事,电影没有过分关注比赛的胜利,而是强调女排队员们在排球运动中的成长,通过影片我们了解中国女排永不言弃的夺冠历程,为传播女排精神注入不懈动力。因此,挖掘女排背后的故事对传播女排精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分地强调竞技的结果,挖掘女排在备战和赛场上的精彩表现,并采取专题报道、纪录片、电影等制作方式传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达女排精神,对观众起到教化作用。同时也可通过专题访谈、报道采访等制作女排精神相关的短视频,短视频传播能力强、速度快、时效性强、受众群体覆盖面广,已经成为如今新闻传播的主力军。

三是社区开展多种活动传播女排精神。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活动都在社区内进行,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居民在参与和体验活动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女排精神的熏陶,进而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永不放弃的精神。首先,社区内制作以女排精神为主题的标语。例如:在社区公告栏里张贴有关照片或标语、社区工作人员制作并发放有关女排精神的宣传页,营造学习氛围,让女排精神深入人心。其次,社区可开展中国女排的小型展览。用图片、摄影资料并配上文字记述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让社会居民可以身临其境体验女排精神在逆境中不放弃、在低谷中坚持拼搏的态度。再次,社区可开展小型排球赛。传播女排精神最有效的方式是让人们在运动中亲自体验,让居民亲身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感受女排精神的品质。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可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女排精神。将中国女排比赛的精彩瞬间和拼搏精神剪辑在一起,分享到微信社区群聊、社区公众号、社区抖音等媒体,居民通过分享、转发等功能激励更多人学习女排精神。

3.3 保证竞赛公平,合理商业化

商业化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竞技体育商业化的高强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体育走向商业化,经济利益成为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要目标,如果缺乏约束管理,体育的发展将影响严重。我们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合理商业化,既有效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为女排精神的传播提供良好环境。

第一,提高体育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助力传播女排精神。在竞技体育商业化的过程中,竞赛执法者或管理人员要顺应商业化的规律,严格按照体育规则合理追求自己的根本利益,找到自己利益与道德的最佳契合点。通过在赛前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严格规范竞赛相关人员行为,降低道德失范行为,并设立严厉的惩罚制度。运动员和教练员不忘初心,做到在训练时全身心的投入,在比赛时力求发挥最好水平。定期开展各级教练员的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坚守职业操守,不将竞赛结果和利益作为刺激因子,在确保比赛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励运动员在赛场上勇争第一,不被利益蒙蔽双眼,理性看待竞赛与利益的关系。

第二,加强完善体育法规和制度,促进传播女排精神。法律手段是解决竞技体育公平要义的关键手段,建立健全体育赛事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大对竞技体育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于存在的黑哨、使用兴奋剂、故意伤害等恶劣行为给出明确规定,保证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调动参赛人员等广大民众的监督力量,建立“扬善除恶”的道德回报机制[14],鼓励更多的人对违背体育精神现象勇于批评、纠正。

第三,建立女排精神相关法律体系。竞技体育的过度商业化影响女排精神的传播,女排精神传播能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改善其风气。中国女排一路走来脚踏实地、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书写辉煌的传奇,为女排精神提供了特定的法律支持,竞技体育应严格遵守女排精神相关法律,对坚守女排精神行为给予表扬,对违背女排精神行为给予惩罚。这不仅能纠正竞技体育过度商业化的不良风气,而且能增强女排精神的权威性。

3.4 加强媒体道德,拓宽传播深度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女排精神的传播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因此,丰富媒体传播内容,加强媒体平台监管力度,提高相关人员职业道德刻不容缓。

第一,改善媒体传播的内容,提高其传播质量。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向大众提供优质且真实的内容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传播女排精神,媒体要做到:首先,加强女排精神的内涵解读。避免从有关总结性励志词语单一角度描写中国女排,忽视对其过程的深度解析。媒体可以从中国女排训练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教练如何处理团队问题等角度剖析、细化创造女排精神的过程,让大众结合事迹提高认同感。其次,传播内容满足大众需求,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和受益者是大众,故传播效果应被大众评判。女排精神的传播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考虑大众的需求、动机、偏好等因素,以更好地发挥连续性传播和积累性传播的作用,提高传播效果。

第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媒体人员的职业道德。媒体工作者是传播信息的主体,在传播过程中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职业原则,明确责任和义务,对传播女排精神相关内容保证真实性,不能恶意揣测或故意诋毁中国女排形象,更不能为了博取眼球断章取义、剪辑或捏造虚假故事。加强媒体人员的道德素养、业务素养和文化素养,严格把关获得的信息,合理分析材料的真实有效性。

第三,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维护女排精神传播环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人都有麦克风,因此对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审核十分重要。加强对媒体传播平台的监管力度,杜绝不良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对于违规内容应及时不予上传或删除,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此外,鼓励大众积极举报违规内容,建立便捷的举报渠道和处理机制,并对举报属实的用户,给与一定的表扬或奖励。

4 结语

女排精神是中国体育史中闪耀的辉煌,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更是全国人民的精神标杆。新时代要高举女排精神的旗帜,传播女排精神的内涵,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要冲破传播困境,扩大中国女排的影响力,让每代中国人在女排精神的熏陶下长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光芒,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本报评论员.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N].人民日报,2021-09-05(001)

[2] 赵麑.符号和记忆:女排精神的内涵、特征及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7(8):8-12.

[3] 赵岑,郑国华.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内涵与价值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20(9):29-35.

[4]王军伟,张岚,余丁友.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价值及文化效力构建[J].体育学刊,2017,24(3):35-39.

[5] 成晓晴.新时代大学生弘扬“女排精神”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3:23.

[6]李慧,李红霞,杜雅,等.女排精神的演进逻辑与价值意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48(5):53-58.

[7] 蒋旻.论中国女排精神的新内涵及其时代意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6):20-26.

[8] 王结春,蔡志鹏,聂逸超.传承与发展:新时代“女排精神”的逻辑演进和价值传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6):582-587.

[9] 董娜,陈士葆.面对功利主义之风的教育思考[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3(2):78.

[10] 韩嵩岳.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的负效应及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2(35):110-112.

[11]王明辉,张常宁,李江,等.论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6):25-28.

[12] 蔡志鹏,王结春.女排精神与“曼巴精神”的比较研究——兼论时代新人的体育精神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7):63-67.

[13] 孔年欣,柳鸣毅,但艳芳,等.中国“女排精神”的发展历程、基本内涵与传承路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48(5):59-64+96.

[14] 周石其,王逊.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致因探析及其道德治理策略[J].体育科技,2023,44(6):76-78.

The Realistic Dilemmas of Promoting the Fighting Spirit of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in the New Era and Ways to Bail-Out

WANG Jie-chun1, XIE Qin1, LUO Tian-chen1 ,WANG Pe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2. China Basketball Academy,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 fighting spirit of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injects inexhaustible pow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nation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promotion of the spirit in the new era has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ighting spirt of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the realistic of the dilemma of promoting it and ways to bail-ou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data method. The fight spirit of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in the new era includes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the spirit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the spirit of tenacity and hard work, the spirit of never giving up an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The promotion of the spirit in the new era is faced with such practical dilemmas as the prevalence of misconceptions, insufficient publicity in schools and society, excessive commercialis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rresponsible" media reports.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se dilemmas, First of all, it is proposed to correctly lead the values and form the emotional identity. Secondly, we need to increase the publicit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Thirdly, we should ensure the fairness of the competition and reasonable commercialisation. Finally,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media morality and broaden the depth of communication and etc.

Key words: new era; the fighting spirit of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promotion; realistic dilemmas; ways to bail-out

(责任编辑:叶松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