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不仅有利于企业应对因不当监管、隐私泄露等问题而招致的质疑,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从企业内部来看,履责主体包括企业全体成员,基于“社会责任意识塑造—社会责任实践—社会责任意识再造”的逻辑,形成上下联动、持续迭代、螺旋上升的发展路径。其中,在自上而下的社会责任意识塑造阶段,意识的传递会经历从高管到团队再到员工的过程;在自下而上的社会责任实践阶段,需要员工将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社会责任实践,再进一步形成集体社会责任行为;在社会责任意识再造阶段,将会形成新的社会责任惯例,也将会开启下一个社会责任履行周期,在新的周期内,重新涌现出的社会责任实践不断推动社会责任惯例更新,构成社会责任履行的内部驱动机制。为了提升履责绩效,企业要积极挖掘平台化转型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并为其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平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要完善履责的治理机制;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可根据上述发展阶段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平台化转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发展路径;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4)10-0132-14
平台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动能。近些年来,传统企业纷纷踏上平台化转型的道路。作为平台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传统企业在促进生态系统创新、协同演化、价值共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实中平台经济的发展喜忧参半,伴随其发展而出现的歧视加剧[1]、隐私泄露等问题,引发了大众对平台经济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关注。如何推动平台化转型后的传统企业从内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塑造,实现价值共创,对于平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有效履行的研究多关注宏观治理机制,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微观生成机制的探讨明显不足。企业社会责任本身是一个宏观层次上的构念,但受到组织战略的影响,其实际上是借助个体行为进行塑造[2],而现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察往往仅从单一层面进行分析,且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制度和组织层面)而非微观层面(个体层面),因而有必要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分析[3]。在企业平台化转型情境下,有必要打造上下互通、内外联动的企业社会责任综合分析框架。现有研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更多聚焦于自上而下的意识塑造以及由外而内的压力应对过程[2],而对于自下而上的员工自发式的社会责任实践以及由内而外的过程关注不足。尽管有学者关注到在自下而上的意识塑造过程中员工自发开展志愿服务实践的原因[4],并对员工自发的志愿服务对其自身以及组织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但没有进一步将研究延伸至社会责任意识更迭以及社会责任惯例更新,未能形成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塑造与实践的理论闭环,缺乏将上述过程整合起来进行系统考察的意识。
本文通过明晰传统企业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厘清其与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进一步明确履责的基础要素,探索在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生成与社会责任实践的内部发展路径及驱动机制,进而夯实社会责任实践的微观基础。本文潜在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运用熵理论构建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内部发展路径,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增强企业活力的作用,为企业塑造社会责任意识、推动社会责任实践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二是从动态视角关注了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意识再造的循环过程,构造了持续迭代、螺旋式上升的内部发展路径。本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为企业进行平台化转型后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供行动指南,为企业有效把握社会责任意识的动态演进机制提供帮助和指导。
一、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一)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者
为了更加清晰地界定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首先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者进行说明。本文所关注的研究对象是传统企业在平台化转型后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驱动机制,它不同于平台型企业所打造的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指“天生”的平台型企业基于共享型的商业模式进行价值共创,践行社会责任行为,其中较为典型的企业涉及衣(如淘宝)、食(如美团、饿了么)、住(如Airbnb)、行(如滴滴平台)等各个领域。
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更多是指传统企业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驱动下进行平台化转型,并在此过程中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传统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可能采取的方式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企业进行架构调整,将自身转型为“平台”,如海尔打造的超模块化平台组织结构[5],传统互联网服饰品牌商韩都衣舍采取的“品牌商+平台商”策略[6];二是选择直接加入现有较为成熟的平台,如蚂蚁商联起初是由来自国内6个省份的12家连锁零售企业共同发起的、专注为中小零售企业服务的联盟组织,随着更多成员企业的加入,已经逐渐发展为链接国内外供需关系的资源共享平台。两种转型方式的不同导致其履行社会责任方式的差异,第一种转型方式更多用于某个企业内部,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慈善公益活动,还涉及与供应商、消费者等开展合作创新,打造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第二种方式下,各个企业在参与平台的同时仍旧保持独立,但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可以按照上述单个平台化转型后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式来执行,也具有更大的优势开展集体社会责任实践。
(二)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与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
与传统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平台型企业的社会责任相比,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具有诸多独特性,凸显出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见表1,下页)。总体而言,可从以下五个维度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即历史缘起、实施主体、实施方式、价值创造方式、受益的广泛程度。
第一,历史缘起不同。共享经济蕴含着公平、互惠、共赢的理念[7],秉承着天生的利他主义的观点而诞生[8]。在共享经济理念影响下,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旨在促进非营利性活动的开展以及成为比现有市场交易方式更加普惠、可持续的替代方式。因此,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利他主义倾向,而社会责任履行的效果也直接决定了能否转化为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相较而言,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更多是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融合[9];传统企业社会责任则更多基于合法性的逻辑,企业需要同时做到“做好事”和“不做坏事”[10]。
第二,实施主体不同。传统企业在平台化转型后处于平台生态系统中,可能充当平台领导者的角色,也可能只是其中的参与者。若是充当平台领导者的角色,则要负责塑造平台环境,协调复杂的组织间网络,在社会责任的履行过程中充当先行者与组织者的角色;若只是参与者的角色,则应当积极响应平台领导者关于履行社会责任的号召。平台型企业主要依赖平台生态系统来履行社会责任[11],涉及平台型企业本身与外部创新者[12]。外部创新者是利用平台领导者提供的资源,开发出与平台领导者原有产品互补的产品,重点在于提升产品核心价值,跟踪并快速响应所有核心变化,二者在联合开展社会责任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如淘宝所采用的“公益宝贝”模式,带动商家与消费者共同参与爱心捐赠。传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以企业个体为主,通过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措施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活动。
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会在领导者和参与者的配合下,以具体的事xkai+hSrHuVT/IsdJdumTpDkPZdxO/FOHc8f22jcJ94=件和项目作为触发点,如在新冠疫情期间,蚂蚁商联的成员企业在资源互补、共抗疫情的同时,将抗疫物资向蚂蚁商联以外的零售企业开放,进行联合捐赠。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是在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下,通过平台领导者的自我社会责任管理以及对外部创新者社会责任履行的号召、监管与评价,基于互动合作、共享资源方式,促进社会责任实践的开展[9]。传统企业社会责任会在不同实施时机与激励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分化,嵌入型社会责任活动主要将社会责任整合到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中,而外围式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不作为企业的核心活动[2]。
第四,价值创造方式不同。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平台生态系统中主要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信息交流来实现价值共创[13],在相同价值追求的引导下完成共同的目标,在完成价值目标的前提下可能会带来经济效益。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需要在特定平台治理机制的约束下,满足不同参与者的异质性价值诉求,使价值创造在多元主体之间实现动态平衡[9]。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由企业作为单个行为主体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
第五,受益的广泛程度不同。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都旨在创造使多方受益的共享价值,受益的广泛程度较高;而传统企业社会责任针对特定的受益群体而实施,因社会责任策略所针对的人群而异,受益的广泛程度相对较低。
(三)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所面临的困境
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面临着与传统企业相同的困惑:企业究竟应该出于何种动机实施社会责任活动?怎样有效地实施才不会招致利益相关者对其动机的怀疑?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本质入手。社会责任议题是本质上存在争议的议题[14],争议的关键在于对社会性与经济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差异,即企业究竟是为了应对相关压力被动履行社会责任,还是出于创造价值的目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3]。前者主要基于企业的战略考量,将实现市场价值作为最终目的,却弱化了对伦理以及股东之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后者主要基于社会和商业伦理,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个人与社会福利[14]。
平台化转型后的传统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面临着同样的考问,对于“共享”一词的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引致更为激烈的讨论[8]。从共享经济产生的初衷来看,平台经济中的各类行为主体究竟是为了实现互惠以及公共利益而存在,还是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平台企业是否会最终在某个领域内形成垄断优势[7]。因此,对于实现更包容、更人性icIMYTHehHVj32F09o4Z3EuBZpEQGblcTDMfV0rOpp4=化的平台商业生态发展的呼吁以及在技术演变中融入商业伦理思考的号召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8],尤其是如何在平台设计中凸显企业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社会责任气质与潜能,这显然离不开企业自发地进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能力的塑造。
二、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基础要素
(一)履责的内部主体
传统企业平台化转型后需要从个体、团队、组织等多个层面提升适应能力以促进社会责任履行,涉及高管团队、中层领导以及员工等多个行为主体,内部主体的有效履责与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权力结构密切相关。
首先,开放的治理结构为高管团队的社会责任意识传递创造条件,为社会责任履行提供战略支持。当企业的使命、价值观是社会责任导向的,并且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外部社会关系更加开放时,企业更有动机去履行社会责任[3]。同时,高管团队的个人属性特征会对社会责任履行产生显著影响。在领导特质方面,领导的价值观[15]、政治意识形态、心理特质(如自恋、贪婪、傲慢等)会直接影响其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态度;在领导行为方面,领导对道德规范和社会问题的承诺[16]以及其自身的亲环境行为[17],均有利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在领导风格方面,道德型领导、责任领导和服务型领导等具有更大的潜力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18]。
其次,灵活的组织结构为中层领导吸收转换高层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将其向员工层面传递提供便利,更有利于为社会责任履行配置资源。模块化成为平台系统架构设计的一大原则,为平台的多方参与者提供交互的界面规则,并通过松散耦合的方式实现高效协调,充分激发资源潜力[5]。此种特殊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与重组以提升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降低传统科层组织对组织灵活性的限制[19]。中层领导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传递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转化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松散耦合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其与上级和下级进行更加有效的互动与协调,为高管团队与员工之间的直接沟通创造条件,履行社会责任的资源需求得到更加快速地传达,从而提升履责的效率。
最后,扁平的权力结构有利于激发员工参与社会责任实践的积极性,为社会责任履行增添新鲜血液。传统企业在平台化转型后越来越强调员工自主性的发挥,主张员工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5],而员工的工作方式也在此过程中得以重塑,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自发开展社会责任活动,进而在集体层面以及组织层面促进新绩效结果的达成。在集体层面上,根据情绪传染理论,个人积极的道德情绪可以在团队间转移,促进更多员工参与亲社会、亲环境活动[17],同时还会激发出员工超越职责要求的积极行为[20],产生积极绩效;在组织层面上,对提升企业声誉、消费者忠诚度、品牌形象等也大有裨益[3]。
(二)履责的方式
从实施过程来看,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履行方式包括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
自下而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被视为一种内部创业或工作重塑,通过工作重塑改变员工的工作边界,将社会责任纳入其中[2],可以增强员工对工作意义与使命感的感知、减弱员工对安全和保障的担忧、提升员工的归属感[21]。
在自上而下的社会责任意识塑造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角度:在文化约束方面,组织的道德文化能够塑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激发员工的道德情感。在高层引领示范方面,公司kEpIcBMXvTl8WXVAZFK+0g==最高管理层通过对道德规范作出承诺,影响员工的道德感知;高层制定的奖惩措施有助于在组织内部定义被倡导的行为;高层同样会通过个体行为来塑造企业文化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宣扬道德规范[16]。在高管团队中设置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职位可向公司整体发出信号,即可持续发展对组织而言非常重要,组织中的个体也能够感知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组织发展中所占据的优先地位,据此调整个体行为,进而产生组织效应[22]。在正式的培训计划方面,可以通过实施企业道德计划为全体成员行事树立共同的伦理标准,形成一套组织道德的控制系统[16]。
(三)履责的保障
传统企业在平台化转型后,可以通过“软”“硬”两种手段,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前者指的是道德文化的打造,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后者是正式的制度约束,有利于形成组织成员的道德义务。除此以外,还需要将资源作为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在文化保障方面,领导者通过阐明组织的价值观以培育道德文化,在员工面临道德困境时予以支持[23],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和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作为集体意识建构的资源,由一套具有凝聚力的共享观点、价值和信念构成,有利于在实现理想状态的过程中消除模糊性,构建共同身份与使命感,促进统一行动的达成[24]。同时,组织意识形态效力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其发挥作用的环境,更受到其由谁创造、如何被创造以及如何维护和保持活力的影响[25]。显然,传统企业在平台化转型后,形成更加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形态形成与发挥的环境,在自上而下高层主导以及自下而上员工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
道德文化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制度的作用仍旧不容忽视。文化的沉淀最终也会固化为一种惯例,形成隐性的制度约束。在制度保障方面,个体社会责任行为在形成集体社会责任行为之后,继续经历一定时间的发酵、演变。重复参与促进了员工的“志愿者身份”内化,以减少角色冲突现象的出现[26],由此有利于实现从意识塑造到制度保障的过渡,而制度所具有的引导约束作用会使新实践中包含的新思想逐渐固化,最终融入现有的组织社会责任意识中,促进其不断地完善更新。
在物质保障方面,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需要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平台化转型为此提供了便利。一方面,通过清除获取和接触资源、信息的障碍,将各类资源相结合,以改善整体福利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清除行动动员的障碍,联结多方参与者,形成集体智慧,促进问题解决[27]。因此,在共享经济下,以平台为核心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具有天然的优势。
三、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内部发展路径
(一)建立内部发展路径的必要性
目前,自上而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塑造以及为应对由外而内的压力所实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2],但对于企业内部自下而上的员工社会责任实践的关注则有所不足,尤其是由社会责任实践推动意识再造的过程。同时,有关集体社会责任行为的相关研究也不够充分,尽管有学者关注在自下而上的社会责任实践过程中员工自发开展志愿服务实践的原因[4],并对员工自发的志愿服务对其自身以及组织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没有进一步将研究延伸至社会责任意识的更迭以及社会责任惯例的更新过程,由此导致整个“社会责任意识生成—社会责任创新实践—社会责任意识再造”的循环过程无法形成理论闭环。除此之外,平台化转型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发展路径应当是螺旋式上升的,上述循环过程只是整个发展路径中的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的结束代表着另一个周期的开始。因此,有必要在一个完整的周期内,将以上过程联合起来进行系统考察。
(二)基于熵理论构建内部发展路径
熵是热力学中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指标,在其演化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管理熵、信息熵、文化熵等多种概念,分别描述在各自领域内因有效能量减少、无效能量增加而导致系统僵化、效率降低的情况[28]。企业管理同样面临着从有序走向无序的困扰,但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与环境进行资源交换的过程中,通过吸收负熵,降低自身的熵增,可以维持系统的有序运行[28]。除技术手段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无疑是企业减少熵增的一条可选之路。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企业在与环境进行资源交换的过程中,对于环境系统而言,既存在人类通过改善资源利用方式、补偿环境而产生的负熵,又存在人类经济系统对环境的不当索取而造成的熵增;对于人类经济系统而言,环境系统的能量供给、人类自组织均会产生负熵,而环境系统引发的灾害、社会变革、社会消费都会产生熵增[29]。作为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战略设定、路径选择都会对系统熵增产生影响。若企业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秉承社会责任理念,采用亲环境、亲社会的技术手段,便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保证向人类经济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应,为经济系统提供负熵。从企业内部来看,自上而下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共识塑造机制至关重要,通过保障其有效运转,并转化为企业员工自下而上的社会责任实践,为组织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打破系统僵化,促进组织运行效率的提升,降低组织熵增。
传统企业在平台化转型后便处于平台生态系统内部,需要从外部的共生环境中获取能量和资源。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最终产生的绩效不仅会使企业自身受益,更会反馈到其所处的外部共生环境中,在其与外部共生环境以及共生体的互动中实现价值共创。自下而上的社会责任实践可以分为对内与对外两种,其中对内的社会责任实践,如针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倡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活性与运作效率,降低熵增;对外的社会责任实践(如亲环境行为)通过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式,减少对所处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再生发展,从而有利于为企业引入负熵,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见图1,下页)。
四、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内在驱动机制
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塑造与实践的内在驱动机制如图2(下页)所示。
(一)转化阶段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向员工社会责任意识的传递过程
在转化阶段1,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直接对组织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根据能力生命周期理论[30],在企业初创阶段,团队中的个体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和外部联系可能构成创始团队的重要禀赋。团队领导的特质影响着组织的塑造,团队领导的决策影响着未来的能力开发路径。高层领导者通过其社会责任导向的愿景和价值观、尽责的人格特质、对道德规范和社会问题的承诺[16]及亲社会行为[17]形成一种领导力,对追随者的价值观和行为塑造产生影响,尤其是高管团队的社会责任意识。高管团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会影响组织社会责任意识的塑造,具体的路径可能包括在高管团队中设置首席可持续发展官职位[22],在实施社会责任战略时与CEO在职能与经验方面形成互补[10]等。
在组织整体社会责任意识向团队层次社会责任意识过渡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战略引导[31]、组织文化约束[23]、高层的示范引领[16]、企业的道德计划[16]等。从团队层次向员工层次过渡时,则需要考虑直接上司的作用,员工对直接主管诚信的感知被视为组织道德文化的一部分,相信领导正直的员工更有可能支持管理层的想法[23]。直接主管的道德观可以向员工传递,由此促进员工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二)转化阶段2:员工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员工社会责任行为
开展道德活动既可能是受到道德义务的驱使,又可能是道德情感的推动,员工社会责任行为的实施同样受到上述两股力量的影响,组织的道德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的道德文化能够塑造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给予利益相关者信心,使员工相信组织在做正确的事情[23],起到文化引导与约束的作用。
员工的志愿服务可以分为基于技能与基于情感两类。从履行道德义务的视角来看,基于技能的员工志愿服务是一项由战略驱动的行为,需要员工自发投入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与需要特定技能集的外部非营利组织进行技能交换而获取并发展其他有关技能[32]。从道德情感驱动的视角来看,基于情感的员工志愿服务是由道德情绪驱动的行为,道德情绪体现了对符合或违反道德标准行为的情绪反应[33],员工可能出于同情心而实施相关的社会责任行为,尤其是当员工感知到公司领导、直接上级以及公司整体的社会责任感时,更有利于激发出员工超越职责要求的积极行为,包括亲环境行为[20]、亲社会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慈善行为、志愿服务行为[4]等。
(三)转化阶段3:员工社会责任行为转化为集体社会责任行为
员工个体社会责任m+IvQlh2v1VPr9wp2ag7fryRuOYY/41d8AP66eSpPos=行为转变为集体社会责任行为需要基于员工之间的充分互动。个体通过在所处环境中寻找、组织、解释相关的社会线索和信息,最终形成有意义的认知结构。企业自上而下的志愿服务实践为志愿氛围的形成提供了关键的环境线索,同时员工自身对志愿服务的态度也具有启发作用[4]。企业志愿氛围的影响可以有效调动员工对社会事业的热情,激励其未来的慈善行动。根据群体间情绪理论,当个体属于某个特定群体时,通过重复互动,某种情绪线索能以语言和非语言信号的形式进行交流与传播,最终在群体层面上汇聚,形成一种群体情绪[4]。员工在互动中会学习和模仿其他同事的行为,尤其是一些成功行为[34],进而促进基于情感的社会责任行为的传播与塑造。
形成集体社会责任行为需要集体认同的支持。组织认同理论认为组织认同是个体对组织的同一性和归属感的感知,个体会根据自己所在的组织来定义个体的身份。在组织认同的过程中,涉及自我分类与自我提升两个动机,自我分类可以帮助个体从集体身份中获得安全感,减少不确定性;自我提升可以帮助个体增强集体自尊感[35]。形成对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认同,不仅能够促使员工调整其他导向的价值观以适应社会责任导向,还会激发出员工超越职责要求的积极行为,促使员工的环境价值观与社会规范转变为亲环境行为[20]。因此,平台型企业员工社会责任行为在获得成员集体认同的前提下,有利于形成集体社会责任行为。
集体社会责任行为的形成不仅需要参与者的认同,更需要获得其他组织成员的支持。在集体行动中,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衡量了其他群体成员参与集体行动的意愿,更多可以转化为行动上的支持,且主要针对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情形,有利于推动基于技能的员工社会责任行为的实施,通过投入技能以及发展新技能来解决问题;情感性支持来源于群体共享观点的达成,是个体对共同面临情境的评价,更多体现为对相关意见的支持,面向情感导向的问题[36],有利于推动基于情感的员工社会责任行为的实施。
(四)转化阶段4:集体社会责任行为促进社会责任意识再造
从集体行动视角来看,在“集体社会责任行为—社会责任意识再造”过程中,涉及企业意识形态重塑。在多元化管理实践中,为何有些意识形态能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合法性并成为主导,而有一些则被边缘化?主导意识形态如何在竞争意识形态的冲击下保持存续及更新,成为管理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企业需要解释并采取行动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时,便形成对企业存在的目的——这一主流理性主义信念的挑战,此过程与组织意识形态直接相关[37]。在企业内部开展的集体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便是对新思潮的响应,在努力改变惯例并发起相关改变惯例的集体活动时,必须同时对现有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性反思,倡导另一种更充分、更完善的意识形态[37]。新的社会责任意识被组织接纳的最直观表现便是组织原有社会责任实施惯例被更新,即当惯例执行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吸收变化的因素,适应新环境,促进新的实施机制的形成[38]。社会运动理论解释了群体行为如何改变制度,涉及三个构成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的因素,分别是由社会运动所面临的机会和制约构成的机会结构、由可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结构构成的动员结构、能够产生共享意义的框架过程[39]。
在集体社会责任行为促进社会责任意识再造的过程中,外部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责任倡议以及公司内部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塑造为集体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机会。组织行为结果与预期的不匹配会促进组织学习的发生,当组织现行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足以指导社会责任实践时,不匹配就可能出现,组织会对此进行纠错。此种由组织自发形成的主动行为就是双向循环的生成性组织学习,往往会构成某些战略转变的先决条件,反映了组织改变其观念的能力[40],进而影响组织意识形态的演变。树立具有学习承诺、共享愿景、开放心智等特征的学习导向,有利于促进个体跳出固有思维,促进双循环学习的开展[40],形成意识形态变化的一大触发点[24],而学习导向对组织惯例的更新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38],社会责任实施惯例也不例外。因此,在学习导向下,集体社会责任行为更容易引致企业社会责任惯例的更新。
高层领导在设定公司道德基调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23],若组织中的管理团队选择远离新的意识形态,则可能使自身陷入自我强化的循环而忽视信仰的本质,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可以通过领导团队的话语表达以及正反馈来维持和加强[24]。当集体社会责任行为得到领导层的关注后,领导者通过与员工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具体的行动方案,给予建设性的反馈意见,使员工感知到上级的支持,由此促进社会责任惯例的更新。
随着集体社会责任行为所产生的意识流被制度化与合法化,具有共享意义的新框架也会随之产生。上述过程需要实现两种合法性:一是认知合法性,要促进共享意义与话语合法性的产生。认知合法性体现了一个实体的可理解性[41],由话语过程驱动,主要包括制定框架、意义建构、明确定位和获得外部认可。二是规范合法性,要对适应性和实施合法性进行证明。规范合法性是指一个实体的行为、特征、形式与其所处广泛社会环境中的信仰、文化、价值观相一致[41]。合法性的实现确保了集体型社会责任实践的合理性,为其存在与发展提供依据。随着创新元素被融入现有的组织社会责任意识,会形成一种规范性的逻辑、未来社会责任行动的规则和指导方针,以更新现有的社会责任惯例,并且具有强化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作用,最终形成全新社会责任意识形态。这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将成为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而非有意识的顺从[42]。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相较于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和传统企业社会责任,传统企业平台化转型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历史缘起、实施主体、实施方式、价值创造方式、受益的广泛程度等方面呈现不同的特征。传统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在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同时因其在发展中所暴露出的隐私泄露、歧视加剧等问题而饱受质疑和诟病。社会责任理念的有效融入成为破解上述困境的可行路径,因此,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驱动机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明确了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基础要素,主要包括履责主体(高管团队、中层领导、员工)、履责方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与履责保障(文化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生成与社会责任实践的内部发展路径。在单个周期内,主要涉及“社会责任意识:组织→员工”“员工社会责任:意识→实践”“社会责任实践:个体→集体”“集体社会责任:实践→意识”四个阶段,进而通过明确各个阶段的特征和属性,打造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上下联动机制,并识别出相应的制度保障因素,构造完整的内在驱动机制,为应对变化的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企业、平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推动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要积极挖掘影响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并为其履行提供制度保障。企业要明确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主体包括中高层管理者与员工。中高层管理者在自上而下的社会责任意识塑造过程中要发挥引领作用,以身作则,将自身社会责任理念向下传递。员工则要在自下而上的社会责任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并主动实施亲社会、亲环境行为。企业要从文化塑造与制度完善两方面激活履责主体的积极性,包括树立可持续的战略发展导向,采用开放的治理结构、灵活的组织结构、扁平的权力结构塑造道德文化和氛围,将社会责任纳入员工的考评体系与培训计划等。
平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要完善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治理机制。传统企业在平台化转型后便处于特定的平台生态系统中,整个平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会影响其社会责任履行的效果。因此,平台领导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构建良好的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有效协调多方参与者,推动群体社会责任行为的实施以应对并解决社会问题。二是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平台生态系统中的多方参与者可以通过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实现资源互补,以提升整体的社会责任绩效,尤其是以特定的社会事件作为契机进行资源协作。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权力分配与价值捕获机制,促进平台的可持续发展[43]。其中,权力分配机制应说明社会责任履行中的权责关系,明确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履行效率;价值捕获机制应明确社会责任履行的价值与潜在收益,以期激励更多的平台参与者加入社会责任实践。
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阶段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在“社会责任意识:组织→员工”阶段,社会责任意识的传递会经历从高管到团队再到员工的过程,是意识初步塑造的阶段。相关监管机构可以出台指引性政策,帮助企业结合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传递有关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与地区共同发展;在“员工社会责任:意识→实践”与“社会责任实践:个体→集体”阶段,存在基于技能与基于情感两类社会责任行为,相关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应与整个平台生态系统联合,在平台内部开展技能培训,塑造道德氛围,提升社会责任的履行绩效,进而推动平台整体良性发展;在“集体社会责任:实践→意识”阶段,新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合法化,新的社会责任惯例形成,相关监管机构可以将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将好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使其不仅固化为单个企业内部的社会责任惯例,还能够在整个平台生态系统内部乃至全社会范围内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Reform]
参考文献
[1]BONINA C, KOSKINEN K, EATON B, et al.Digital platforms for development: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agenda[J].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2021, 31(6): 869-902.
[2]AGUINIS H, GLAVAS A.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nsemaking,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fulness through work[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9, 45(3): 1057-1086.
[3]AGUINIS H, GLAVAS A. 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38(4): 932-968.
[4]RODELL J B, BOOTH J E, LYNCH J W, et al.CorTsSTNLdtyvxPN7qlBXqtow==porate volunteering climate: Mobilizing employee passion for societal causes and inspiring future charitable ac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60(5): 1662-1681.
[5]王凤彬,王骁鹏,张驰.超模块平台组织结构与客制化创业支持——基于海尔向平台组织转型的嵌入式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9(2):121-150.
[6]朱良杰,何佳讯,黄海洋.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演化机制——基于韩都衣舍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8(2):163-180.
[7]FRENKEN K, SCHOR J. Putting the sharing economy into perspective[J].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 2017, 23: 3-10.
[8]ETTER M, FIESELER C, WHELAN G. Sharing economy, sharing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digital ag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9, 159(4): 935-942.
[9]肖红军,阳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与实践范式[J].经济管理,2020(4):37-53.
[10]REIMER M, VAN DOORN S, HEYDEN M L M. Unpacking functional experience complementarities in senior leaders' influences on CSR strategy: A CEO-top management team approach[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8, 151(4): 977-995.
[11]RONG K, LI B, PENG W, et al. Sharing economy platforms: Creating shared value at a business ecosystem level[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21, 169: 120804.
[12]KAPOOR K, ZIAEE BIGDELI A, DWIVEDI Y K, et al. A socio-technical view of platform ecosystems: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1, 128: 94-108.
[13]MUBUSHAR M, RASOOL S, HAIDER M I, et al.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tivities on stakeholders' value co-creation behaviour[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1, 28(6): 1906-1920.
[14]MITNICK B M, WINDSOR D, WOOD D J.CSR: Undertheorized or essentially conteste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21, 46(3): 623-629.
[15]WALDMAN D A, SULLY DE LUQUE M, WASHBURN N, et al. Cultural and leadership predictor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values of top management: A GLOBE study of 15 countr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6, 37(6): 823-837.
[16]WEAVER G R, TREVINO L K, COCHRAN P L. Integrated and decoupled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ommitments, external pressures, and corporate ethics practi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42(5): 539-552.
[17]ROBERTSON J L, BARLING J. Greening organizations through leaders' influence on employees'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3, 34(2): 176-194.
[18]SILVESTRI A, VELTRI 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leadership, and sustainable entre-
preneurship theori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0, 27(2): 585-594.
[19]宋锴业.中国平台组织发展与政府组织转型——基于政务平台运作的分析[J].管理世界, 2020(11):172-194.
[20]AFSAR B, CHEEMA S, JAVED F. Activating employee's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 The role of CSR, organizationalcWtL8b2gxPnsHBEvsJaSOrGxeNVu8xSPQ7+ISO/XLOA= iden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ly specific servant leadership[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8, 25(5): 904-911.
[21]BAUMAN C W, SKITKA L 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 source of employee satisfaction[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2, 32: 63-86.
[22]STRAND R. Strategic leadership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4, 123(4): 687-706.
[23]KOTTKE J L, PELLETIER K L. Measuring and differentiating perceptions of supervisor and top leader eth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3, 113(3): 415-428.
[24]MEES-BUSS J, WELCH C. Managerial ideologies dividing the corporate elite: A process stud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a counter-ideology[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19, 40(4): 563-592.
[25]PETTIGREW A M. O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9, 24(4): 570-581.
[26]GRANT A M. Giving time, time after time: Work design and sustained employee 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volunteer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2, 37(4): 589-615.
[27]HELLEMANS I, PORTER A J, DIRIKER D. Harnessing digitaliz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how interactions on sustainability-oriented digital platforms manage tensions and paradoxes[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22, 31(2): 668-683.
[28]任佩瑜,张莉,宋勇.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6):142-147.
[29]苗艳青,严立冬.论熵增最小化经济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6): 40-43.
[30]HELFAT C E, PETERAF M A. 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 Capability lifecycl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0): 997-1010.
[31]YUAN Y, LU L Y, TIAN G L, et al. Business strateg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20, 162(2): 359-377.
[32]DEMPSEY-BRENCH K, SHANTZ A. Skills-based volunteer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intersection of skills and employee volunteering[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22, 32(4): 100874.
[33]LEFEBVRE J P, KRETTENAUER T. Linking moral identity with moral emotions: A meta-analysi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19, 23(4): 444-457.
[34]BAKKER A B, RODRíGUEZ-MUNOZ A, SANZ VERGEL A I. Modelling job crafting behaviours: Implications for work engagement[J]. Human RelationsbUQOhgoMqlNbaZhUY9UhcQ==, 2016, 69(1): 169-189.
[35]ASHFORTH B E, HARRISON S H, CORLEY K G. Identification in organizations: An examination of four fundamental ques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8, 34(3): 325-374.
[36]VAN ZOMEREN M, SPEARS R, FISCHER A H, et al. 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mouth is!Explaining collective action tendencies through group-based anger and group efficac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5): 649-664.
[37]HAASE M, RAUFFLET E. Ideologies in markets, organizations, and business ethics: Drafting a map: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7, 142(4): 629-639.
[38]王永伟,马洁,吴湘繁,等.变革型领导行为、组织学习倾向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2(9):110-119.
[39]DAVIS G F, MCADAM D. Corporations, cla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fter managerialism[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0, 22: 193-236.
[40]BAKER W E, SINKULA J M.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orientation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9, 27(4): 411-427.
[41]SUCHMAN M C.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3): 571–610.
[42]SEECK H, STURDY A, BONCORI A L, et al. Ideology in management stud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20, 22(1): 53-74.
[43]CHEN L, TONG T W, TANG S Q, et al. Governance and design of digital platforms: A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n a meta-organiz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22, 48(1): 147-184.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Platformization: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Model and Driving Mechanism
HUANG Su-ping MA Shan-zi LIU Jun
Abstract: Promoting the perfor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ffectively in the context of enterprises' platformization, not only helps platforms resolve the questions that they confronted in the development, which includes supervise incorrectly, privacy breaches, etc., but also is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From tvgbG6qZTE7aP2oy8KRfKIw==he internal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the main personnel who fulfill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cludes all the staff. Based OEms/B06b960Q/sTYXKW8g==on the logic of "shap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reconstruction", the upward and downward linkage, continuous iteration and spiraling upward development path is formed. In the top-down stage of shap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will be transmitted from managers to teams and employees. In the bottom-up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 stage, it is necessary for employees to transform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nto specific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 and then form collectiv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In the stag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reconstruction, new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ventions will be formed, and the next cycl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ll also be opened. In the new cycle, new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s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updat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outines, constituting an internal driving mechanism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key factor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platformization and form an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its implementation. Platform leaders need to improve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regulator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s can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based on the above development stages.
Key words: platformizati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nal development path; internal driving mechanis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内在驱动机制研究”(722021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组织平台化转型适应理论构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72132009)。
作者简介:黄苏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姗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军(通信作者),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