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求,分层作业设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将以“二次函数”为例,探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旨在提供一种参考模式,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关键词】“双减” 初中数学 分层作业设计 二次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0-0148-03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分层作业设计时面临挑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做出合适的安排。针对“二次函数”这一知识点,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深入理解。本文将从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两个方面出发,介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提出实际操作建议。
一、“双减”背景下分层作业设计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优越性
(一)个性化学习
不同学生具备不同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通过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b/lrS8/q+76Fq1sk8T7VyA==同的分层组别。这样就能够给予每个学生符合其水平的作业,避免了一刀切的统一作业设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挑战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加基础和巩固性的作业,帮助他们逐步提升[1]。
(二)提高综合素质
分层作业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层次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开放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对于低层次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应用性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三)促进同伴互助
分层作业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在同一个分层组别内,学生处于相似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互帮互助。这种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同时也能够从同伴中获得不同角度和方法的启发。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针对学生分层,了解学生数学水平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可以通过课堂调查、小测验以及之前的考试成绩等方式来获取。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可以将他们分为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2]。例如,在初中阶段,二次函数对许多学生来说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为了使二次函数的教学更加有效和个性化,数学教师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分层。这种分层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水平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接下来,在每个层次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资源。例如,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二次函数的特性和应用。对于中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简单但仍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扎实的基础。而对于低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简化和直观的方式来解释和演示二次函数的概念,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思考、探索和发现新的数学规律,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对于中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机会,帮助他们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对于低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更加亲近和耐心的方式,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心,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正面反馈。
通过分层教学,数学教师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进展速度。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二次函数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和成功,分层教学还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因为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而且,分层教学方法使得二次函数教学更简单、有效,并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二)设计分层任务,引领学生探究知识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分层任务。对于高水平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对于中水平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任务,巩固他们对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的掌握[3]。对于低水平学生,可以设计一些辅助性的任务,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这部分数学知识时,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抛物线、分析图像、对称开口、顶点交点和图像象限等多方面的知识。首先,教师可以针对高水平层次的学生设计一道较复杂的预习作业,要求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一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出发,确定其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并分析该函数的图像所处的象限。这样能够激发高水平层次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力。其次,教师针对中水平层次的学生设计预习任务,要求他们通过给定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并计算出顶点坐标。这个任务相比于高水平层次的作业,难度适中,能够帮助中水平层次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渐进地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最后,针对低水平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较简单的预习活动,要求他们观察给定的二次函数图像,并判断其开口方向、顶点位置以及抛物线所在象限。这样的任务对于低水平层次的学生来说,更加直观易懂,能够培养他们对二次函数图像的感知能力。
通过以上分层设计的预习任务,教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任务中进行预习。这种针对性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减轻学生在应对新知识时的压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准备分层作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
教师可以准备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进行选择,高水平学生可以选择更有挑战性的题目,中水平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而低水平学生则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题目[4]。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适当的难度下进行学习和巩固。例如,在教授“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时,教师应该明确,虽然“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看似简单,但在难度上可以有较大的变化。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讨论等数学解题思想,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当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时,函数在顶点处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假设有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b和c是给定的常数。我们的目标是确定这个函数中的顶点,并找到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考虑一个简单情况,即当a>0时。在这种情况下,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表现出一个 U 形曲线。根据基本的二次函数特性,我们知道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小值。因此,通过研究这种情况,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当a>0时,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小值。接下来,我们来看当a<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形成一个倒置的 U 曲线。同样地,根据二次函数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a<0时,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
考虑到不同的情况,即 a >0或 a <0,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类讨论。例如,给定一个二次函数,让学生分析 a 的值,并确定函数的最值和顶点位置。对于中层次和低层次学生,教师可以提供简化的问题,只考虑 a 的正负;对于高层次学生,则可以引入更复杂的问题,通过组合a、b 和c的不同取值来推导解决函数最值的有效策略。
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教师还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同时提供挑战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机会,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四)融合学生层次,鼓励讨论数学作业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分享和讨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互相启发和理解不同思路,也有利于深入探究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二次函数相关知识。例如,在带领学生研究“二次函数平移规律”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层次融合作业的方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联合起来共同商量如何分析平移规律,并快速找到题目中的平移规律。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二次函数知识,比如函数图像和一般式等。现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理解平移规律,并在解题过程中逐步累积解题经验。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二次函数图像,比如y=x2,要求学生对该函数进行正右移。学生可以观察并记录函数图像的变化,以及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对应关系。通过绘制表格或绘图,学生可以发现当横坐标增加时,纵坐标保持不变,即整个图像整体向右平移了。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h值的正右移表示函数图像向右平移的规律。接着,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一些基于平移规律的具体问题。对于较高水平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分析其他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并且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对于较低水平学生,可以给予更为具体明确的提示和引导,如直接给出函数表达式并要求找到平移后的图像。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同一组内不同水平的学生可相互协助,共同商量并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加深对平移规律的理解,并通过提问、讨论和证明等方式来说明自己的答案,为了加强学生对平移规律的抽象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比如让学生通过推论或变化参数的方法,猜测平移规律对应于函数表达式中的哪部分,并尝试提供相关证明。这样一来,学生将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平移规律,并能够应用到更为复杂的情境中。
(五)注意及时批改,优化分层作业评价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作业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方法和理解知识,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能力[5]。
对于高层次学生,教师应该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并提供额外的拓展性问题,这样做可以给予他们挑战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鼓励高水平学生尝试更难的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中层次学生,教师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具体的指导意见。通过指出他们的错误和提供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帮助中水平学生发现并改正他们的弱点。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如解题步骤或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中水平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的知识。
对于低层次学生,教师要从正面角度看待他们的进步,并着重强调他们的正确做法和解题思路。给予低水平学生积极的反馈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教师可以鼓励低水平学生尝试一些简单的问题,并逐步引导他们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及时的批改和个性化的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这种个性化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结语
通过本文对“二次函数”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的探讨,教师会发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是设计分层作业的基础。学生在积极参与分层作业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提升,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因此,分层作业设计在“双减”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教学探索。
参考文献:
[1]孔佳蕾.基于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J].智力,2023(25):108-111.
[2]张勇.以“同题异构”设计教学评一致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3(9):34-38+51.
[3]卢裕才.“双减”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要点[J].理科爱好者,2023(5):35-37.
[4]丁颖.作业分层,推动“双减”有效落地——“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实践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35):16-18.
[5]杨峰.“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实践[J].天津教育,2023(3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