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路径研究

2024-11-07 00:00谢印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路径。首先,分析了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接着阐述了高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劳动教育不仅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策略,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关注社会议题以及融入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等,通过这些策略,旨在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发实践探究的兴趣,并深刻感悟劳动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劳动教育 高中生物 教学融合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东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145JGYB2304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0-0121-03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劳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教育方式,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内容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教学不仅承载着传授生物学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所以探索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融合路径,对于提升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科的关系

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而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劳动教育为生物学科提供了实践应用的平台,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和操作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生物实践活动的机会,如植物栽培、动物观察、生态调查等,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还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其次,生物学科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生物学科涵盖了众多与劳动相关的知识,如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行为与习性、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等,这些知识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劳动教育更加具体、生动,并且生物学科中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也是劳动教育所重视的,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再次,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劳动教育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生物学科则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在参与生物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生物现象,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科的相互促进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劳动教育为生物学科提供了实践应用和检验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而生物学科则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劳动教育更加具体、生动,两者的相互促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三、高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分析

(一)劳动教育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这也说明了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培养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通过参与劳动实践,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且劳动教育还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劳动教育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这些都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高中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使命感,通过参与社会劳动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使命,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动手操作,还需要动脑思考,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劳动教育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知识、能力、品德、体魄等多个方面,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从而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此外,劳动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劳动实践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并且通过参与社会劳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状以及发展需求,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2]。

四、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策略

(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劳动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增值”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细胞的增值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涉及细胞分裂、生长和繁殖等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细胞的增值过程,让学生了解细胞是如何通过分裂来增加数量的,以及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设计了一些与细胞增值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记录并描述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这一活动需要学生耐心细致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数据,从而加深对细胞增值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将细胞增值的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带领学生讨论如何通过优化作物种植条件来促进细胞增值,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这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还能激发他们探索更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通过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自身勤劳、认真的劳动习惯,以及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劳动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3]。

(二)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推动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深化对劳动教育的理解。生物课外活动是生物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它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物课外活动通常涉及一些与劳动相关的任务,如实验操作、植物栽培、动物观察等,这些任务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劳动努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以“酶的特性”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项生物课外活动来融合劳动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其催化作用、专一性以及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的特点,接着教师安排一项实验任务,让学生亲手操作,探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准备实验材料、设置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这些步骤都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劳动努力,通过亲身参与实验过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酶的特性,并深刻体会到劳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验成果与实际生产应用联系起来,如讨论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条件来提高酶的活性和产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这种融合劳动教育的生物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4]。

(三)关注社会议题,激发实践探究

在推动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关注社会议题并激发实践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关注社会议题意味着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例如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并思考这一过程如何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往往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能量的正常流动,通过将这些社会议题引入课堂,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劳动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为了激发实践探究,教师设计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的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围绕社会议题展开,让学生亲身参与并探究解决方案,如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调查,观察当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情况,并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提出改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措施,如推广节能技术、优化资源利用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绿化”这一社会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和能量流动受阻,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城市绿地的调查和规划,学生需分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绿地的分布和状况,并提出增加绿地面积、优化植物配置的建议,在规划过程中,学生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地利用、植物生长条件等,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四)融入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感悟劳动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更能引导学生站在科学前沿,感悟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例如,在“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学中,教师引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细胞生活的环境”主要探讨细胞外液对细胞生存和功能的影响,以及细胞如何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交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最新的生物学研究成果,如细胞微环境调控、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机制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教师可以搜集与“细胞生活的环境”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如介绍科学家如何通过实验手段改变细胞外液的成分或条件,观察细胞对此作出的反应,从而揭示细胞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研究不仅展示了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通过融入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融入最新研究成果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科学研究的成果往往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得来的,这背后离不开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通过学习这些成果,学生可以认识到劳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从而更加珍视和尊重劳动。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路径的探讨,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融合,这一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做出努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继续探索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融合路径,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庄松辉.高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12):27-29.

[2]朱丽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A]//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三)[C].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2023:3.

[3]韩建德.劳动教育与高中化学教学融合的实践路径[J].考试周刊,2023(10):141-144.

[4]刘友城.高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2(35):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