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费尔斯:贝多芬为其谱曲的法学家

2024-11-07 00:00:00马岚熙
检察风云 2024年19期

约瑟夫·冯·索南费尔斯
1733-1817
索南费尔斯不仅在法学和经济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在艺术领域,尤其是戏剧和音乐方面,也展现了独特的才华和影响力。

在维也纳这座历史与文化交织的城市中,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约瑟夫·冯·索南费尔斯的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着18世纪奥地利的法学和经济学领域。索南费尔斯不但对于《约瑟夫法典》和《奥地利民法典》有着重要的贡献,而且在国民经济学方面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著作《警察学、商业学和国民经济学原理》成为当时维也纳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领域学生们人手一册的教科书。

辍学的哲学生成了法学教授

在维也纳的第一区,索南费尔斯曾经居住过的小楼静静伫立,它不仅是一幢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走进建筑内部,不难想象索南费尔斯当年在此居住的情景。宽敞的客厅、精致的壁炉,以及那些可能摆放着他个人藏书的书架,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这位法学家的生活品位和学术氛围。这里不仅是他生活和思考的地方,更是他许多法学和经济学思想的发源地。据说,直到他去世后,这个地方还经常举行有关法学与经济学的研讨会。

约瑟夫·冯·索南费尔斯,这位18世纪奥地利著名的法学家、经济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于1733年出生于尼科斯堡。索南费尔斯曾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但因经济问题中断了学业。之后,他曾在军队中服役,并在政府部门担任翻译等职。1763年,三十岁的索南费尔斯结识了枢密顾问冯·博里,并在后者的推荐下进入维也纳大学任教。此后,索南费尔斯获得了警察学和国民经济学的教职。他的教学和著作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他的《警察学、商业学和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成为广泛传播的教科书。

值得一提的是,索南费尔斯不仅在法学和经济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在艺术领域,尤其是戏剧和音乐方面,也展现了独特的才华和影响力。自1767年起,他陆续发表了《维也纳戏剧舞台信札》,这些信札不仅对当时的戏剧作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评,也推动了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公众教育的提高。此外,他在音乐方面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1802年,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为他创作了作品第28号D大调奏鸣曲。今日说来,让人分外羡慕那个时代的维也纳,顶尖的启蒙思想家与艺术家们彼此理解,互相致敬。

维也纳拥有了欧洲第一套固定街灯照明系统

索南费尔斯的学术生涯始于维也纳,这座城市不仅是他成长的摇篮,更是他智慧的发源地。索南费尔斯的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最初在尼科斯堡的人文中学接受教育,后因经济问题被迫中断了在维也纳大学的哲学学习。然而,正是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追求。在1749年至1754年间,他师从著名的法学家马丁尼,深入学习法律知识,为他日后的法学家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758年,索南费尔斯的命运迎来了转折点。他获得了维也纳大学新开设的警察学和国民经济学教席。这一职位不仅为索南费尔斯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更使他有机会将自己的思想传播给更广泛的听众。

在维也纳大学的讲堂上,索南费尔斯的教学不仅限于理论的传授,更注重实践的指导和思想的启迪。他的课程内容涵盖了警察学、商业学以及国民经济学等多个领域,这些学科在当时的奥地利乃至整个欧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索南费尔斯的代表作《警察学、商业学和国民经济学原理》于1765年出版,这部作品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这部作品中,索南费尔斯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国家内部安全、商业活动以及国家收入的理论,这些理论在当时是对传统警察学和国民经济学的一次重大创新。

然而,索南费尔斯的学术生涯并非没有争议。他在1764年提出废除死刑和拷打讯问的要求,这与当时的《特蕾西娅法典》相抵触。当局一度限制其宣传自己的主张,然而他并未因此退缩。更可贵的是,索南费尔斯的这一主张不仅限于理论层面,他还积极参与到法律的实施和监督中。索南费尔斯四处演说,提出拷问不仅侵犯了人的基本权利,而且也不能有效地达到发现真相的目的。终于,1776年,各世袭领地全面废除拷打讯问,这与索南费尔斯的长期努力不无关系。他明确反对沿用巴黎的警察模式。他认为该模式中的侦探制度妨害市民自由。相反,他提出把用于事后追凶的钱用在街道照明,因为“光亮之下,凶徒也畏缩几分”。在他的推动下,维也纳拥有了欧洲第一套固定街灯照明系统,他本人也因此项功绩于1779年获得宫廷顾问的称号。

从国家的角度思考法律的价值并推动立法

索南费尔斯在经济法方面也相当有研究。他特别强调了法律等外部规制对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控作用。他认识到,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集中会导致食品供需紧张,进而影响物价稳定。对此,索南费尔斯提出:“食品均衡原理决定其经济政策。”他认为城市不可避免的扩大倾向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因此,法律应当介入以平衡市场,通过政策手段来调节食品供应,防止价格异常波动。他主张通过立法确保食品供给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比如通过规范农业生产、储存和分配的法律来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倡政府通过经济法来引导和稳定市场经济。这种思想在当时颇具前瞻性,因为它不仅关注经济效率,还关注社会公平和消费者权益。

索南费尔斯还是一位领先于时代的反垄断法专家。他对垄断持明确的反对态度,倡导通过经济法规制打破垄断。在《警察学、商业学和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明确表示:“垄断、行会强制组合……都会妨碍自由流通,必须加以排除。”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为后来的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索南费尔斯认为,市场经济的活力来源于竞争,而垄断和行会制度则通过限制竞争削弱了市场的活力。这种思想对后来的反垄断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现代经济法中关于市场竞争的法律规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国际贸易法方面,索南费尔斯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识到,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交换的简单过程,更是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显然,与其说索南费尔斯是一个书斋学者,不如说他确实“心系天下”。直到晚年,索南费尔斯仍在持续为法律体系的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1803年,70岁的索南费尔斯还亲自动笔,对其弟子冯·克斯《约瑟夫法典》的第二部分“犯罪与严重袭警罪”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回顾索南费尔斯的学术旅程,他不仅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法律改革的深刻见解影响了奥地利乃至欧洲的法律发展,更以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成为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1817年4月25日,这位伟大的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维也纳的家中安详离世,享年84岁。他的纪念碑至今仍然屹立在维也纳伊丽莎白大桥畔,而他的故居至今仍然是法学后辈们到维也纳时,应当拜访和缅怀的一处“法律史上的遗迹”。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