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破与忍得过

2024-11-07 00:00陈思炳
检察风云 2024年19期

《醒世恒言》中有个薛录事,在高烧昏迷后的梦幻中化为鲤鱼跃入湖中。这时,恰巧遇上一渔翁垂钓,他明知饵在钩上,但是耐不住饵香扑鼻,张口便咬,结果就被渔翁钓了上来。冯梦龙点评曰:“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识”与“忍”对比,识是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忍”是自我控制的能力。“识得破”是指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忍得过”是指有足够的自制能力。这两种能力的重心在“忍得过”上。想想现实中那些腐败分子,哪个对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后果不心知肚明呢?可是面对金钱、美色、权位的诱惑却往往忍不过。面对真金白银,财欲忍不过;面对娇艳粉黛,色欲忍不过;面对奇珍异宝,物欲忍不过;面对高官显位,权欲忍不过。于是伸手就拿,贪得无厌。最终就像那贪食的鱼,被心怀叵测者所“钓”。

一般来说,从“忍得过”到“忍不过”有个过程,往往是循序渐进的。有的人走上领导岗位的初期,还能严格自律,洁身自好,但时间一长,便放松要求,挡不住诱惑了。有的人对小名小利“忍得过”,但在重利贿赂面前“忍不过”了。据史料载,唐朝节度使张延赏便是这样一个角色。他在过问一个案子时,因有人背后左右,便非常生气,命手下十日内判决。可是第二天有人送了帖子,上写“送钱三万贯,请莫查此案”。张延赏看后更加生气,要求手下尽快结案。第三天,又有人送来“送钱五万贯”的帖子,张依然不为之动心,叫手下两天内宣判。不想第四天送来的帖子上的价码变成了“钱十万贯”,张延赏这回目瞪口呆了,再也做不到“心如止水”了,便叫手下人停止追查。这位张大人曾是不敢“咬饵”的,但随着价码涨到“钱十万贯”,便再也“忍不过”,“耐不住饵香扑鼻”,终于“张口咬饵”了。

有的人“忍得过”金钱,但“忍不过”美色。最典型的莫过于湖南那个蒋艳萍了。初中文化的蒋艳萍从仓库保管员到商店经理,从建筑分公司经理到湖南省建筑公司副总经理,每步台阶都有几个官员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至案发时,被蒋艳萍“击倒”的官员达几十人。

有的人“忍得过”金钱、美色,却“忍不过”爱好。清末杭州知府陈鲁,不贪钱财,不嗜烟酒,不好美色,为百姓拥戴。但他爱好收藏古字画,一次,别人送来一幅唐伯虎的真迹,陈鲁爱不释手,高兴地接受了,并终因此画与行贿者妥协,酿成大错。案发后,陈鲁愧疚难当,上吊自尽。当今因“爱好”而落马者亦屡有披露:爱玉成瘾的倪发科,痴于摄影的秦如海,迷于兰花的周华清,爱藏紫砂壶的宋铜,这些领导干部年龄、学历、资历、职位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通病”——沉迷于自己的“爱好”,最终由廉及贪,沦为党纪国法所不容的腐败分子。

一些贪官的悲剧提醒人们,面对种种诱惑,不仅要“识得破”,更须“忍得过”。作为人民公仆,要能做到任何情况下都能“忍得过”,最关键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念,坚守信仰,多补“精神”之钙,多壮“正气”之骨,不为利所诱,不为色所迷,不为权所惑。其次,把党规党纪刻在心上,悬在头顶,警钟长鸣,自觉守纪,讲规矩,强定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线,面对诱惑,既“识得破”,又“忍得过”。

图:陆小弟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