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教育部共批复成立了49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旨在通过各改革实验区在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课外活动、竞赛体系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先行先试,形成有效的成果和经验,从而带动全国校园足球的整体发展,并进一步引领学校体育的改革创新和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近期,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坚定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如何更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成为各个改革试验区在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
武汉市自获批成立校园足球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始终秉持体教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基本理念,牢牢抓住“竞赛常态化”的生命线,由点及面推进区域内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在融合机制改革、竞赛体系优化、人才通道畅通、教学训练提升、本土文化培育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一、明确价值定位,形成目标共识,理顺融合机制
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存在体育和教育部门之间缺乏融合或融合程度不足的问题,武汉市提出的根本对策是推进体育和教育部门双方的深入合作和资源共享,将青少年的受益作为统一的目标定位。市委、市政府要求体育和教育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均需要提高站位,放远眼光,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终极使命,明确双方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定位,做到“同谱一首曲,共唱一首歌”。
在此基础上,武汉市从顶层设计、竞赛体系、人才培养、优势资源等维度进行整体规划并共同推进,实现高效的合作对话,不仅就规划制订、执行标准、绩效评价等顶层设计问题展开长期的对话沟通,还对球员注册、竞赛组织、球员选拔、组队参赛等具体问题深度交换意见,实现了“年终大总结,平时多反馈”的合作常态化。
二、锚定竞赛价值,完善竞赛体系,强调价值递送
面向人人的竞赛常态化既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更是在校园足球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出发点。体教融合后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要统筹后备人才培养和学生体育参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使其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着力点。因此,抓住竞赛这条主线就是抓住了校园足球工作发展的生命线。武汉市把校园足球竞赛工作的核心价值牢牢锚定在竞赛的育人功能,努力将足球比赛中体现出的公平竞赛、顽强拼搏、团队合作、永不言弃的精神传递给每一名青少年,真正让学生们在足球比赛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
武汉市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改革完善中,努力实现注册、认证的制度融合,教练员、裁判员的人员融合,经费、场地的资源融合,搭建包括幼儿园(U3~U5)、小学一至三年级(U6~U9)、小学四至六年级(U9~U12)、初中(U13~U15)和高中(U16~U18),以及以校内班级联赛、行政区级联赛、片区级精英挑战赛、市级赛事、“武汉杯”国际邀请赛为主体的“5纵5横”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并全力打造属于广大青少年的本土精品赛事,其中已经成功举办29届的武汉晚报中小学生足球赛入选了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名单。这些赛事的推出是将足球竞赛活动视为一项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社会公共体育服务,并在服务递送过程中全面实现了青少年足球竞赛活动的核心价值。
三、发挥竞赛功能,优化教学改革,提升训练质量
武汉市各级各类校园足球竞赛的参赛队伍超过5000支,球队年均正式比赛场次超过20场,并且通过分层分级保证不同水平队伍间的切磋与交流,确保比赛质量,杜绝“无意义的比赛”,以此引领校园足球教学和训练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提升。武汉市教育局每年定期组织落实校园足球质量发展提升计划,邀请体育专业及师范类院校专家,依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编撰中小学校各年级足球教材,自2017年起在全市试点并逐步推广。大力开展体育教学改革,要求每周开设足球课程不少于1节,每月选择1个主题开展1次“足球启蒙进校园”“足球明星进校园”“精英教练进校园”“足球器材进课堂”“江城足球小将评选”等系列活动,提升校园足球课程质量。武汉市教育局与武汉市体育局联合主办全市校园足球联赛、校园精英足球俱乐部联赛,市年度青少年足球赛等相互衔接,逐步提高青少年比赛水平,逐步实现学练赛一体化的整体高质量提升。此外,在中小学体育教师招录工作中,对足球专业人才给予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市教育局出资并统筹安排足球学校教师轮岗接受足球培训,持续增大E级、D级培训班开班力度,确保年培训校园足球教师不少于500人,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各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四、彰显地域文化,布局宣传矩阵,社会反响强烈
积极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并将其作为武汉市LcRrIbPU0MUfDDpuqL/Qjg==校园足球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标志。为了做好武汉市校园足球活动的长效宣传,武汉市校足办与武汉电视台、武汉晚报等市级宣传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武汉电视台合作创办《校园足球集结号》电视专栏节目,开办《武汉足球》杂志,还通过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宣传窗口拓宽互联网传播渠道。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的全媒体传播,并结合年轻人特点量身定制宣传推广内容,通过教师、教练员、学生等多视角、多维度深入报道校园足球日常教学、训练、竞赛和生活点滴,分享校园足球的苦与乐,积极打造充满浓郁“汉味”的校园足球宣传机制,着力打造“价值认同、手段多元、参与主动、特色凸显”的校园足球文化。在校园足球多元主体中形成对足球运动功能价值的广泛认同,将足球文化渗透到学生成长的各个层面,并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目前,武汉市布局市级校园足球试点学校437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77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覆盖了全市所有区域和学段,占全市中小学校总数的近40%。出台了对省、市级示范校布局校园足球学校的鼓励支持政策,在招生上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利用假期开展免费足球培训活动,按照全市范围内的适龄学生均可便利接受培训的原则建立足球培训点,真正使足球运动成为惠及广大青少年的公共服务。正是通过不懈努力形成的足球普及态势,才能不断发掘具备足球天赋的专业人才,在刚刚结束的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武汉女子足球队荣获学生组冠军奖杯,男子足球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多名优秀足球队员进入国家集训队,成为未来国家足球项目的战略储备人才。
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是我国校园足球事业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各试验区在先行先试的创新发展道路上都可能面临着资源不均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一系列共性问题,但如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全面落实改革试验区的历史使命,是需要每个改革试验区需要给出的答案。武汉市在青少年校园足球普及程度较高的基础上,推出以竞赛活动为引领的学练赛一体化模式,在武汉市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新时代改革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仍需在加大资金投入、畅通成才通道、教练员职称评定等方面形成政策突破。